图为丁学强(右)在进行模型演示。 |
这不是发生在作业现场,而是发生在12月13日的辽河油田欢喜岭采油厂作业一大队办公室。正在进行“冲砂作业”的是一个井下小修作业演示模型。
模型的主人名叫丁学强,今年36岁,是作业一大队X06265队党支部书记。他1994年毕业于辽河石油勘探局技工学校,2003年调到欢喜岭采油厂作业一大队。丁学强没事就爱“鼓捣”东西,设计制作的拉力表超负荷报警器、多功能抽油杆防喷器、旋转桥座等应用于生产后,产生了良好效果。其中,多功能抽油杆防喷器和小管替油施工方案获得辽河石油勘探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他还是计算机软件高手,开发的班组工时计算机软件在一大队广泛应用。
这个井下小修作业演示模型,是丁学强今年7月至10月制作完成的。模型按1:100的比例制作,除了能够演示注灰、冲砂、挂抽等小修作业基本工序外,一些不常用技术和工序及新工艺也可以轻松展示。“在实际操作中,井下情况看不见,通过模拟冲砂作业,能帮助大家熟悉井下结构和作业工序。”作业一大队队长董晓彬赞不绝口。“用模型教学更直观形象,可以帮助新入厂员工迅速提高操作技能。”丁学强表达了做模型的初衷。
这个模型制作精巧,抽油机游梁的护栏严丝合缝,铜钱大小的井口由7根螺丝固定,车载机绷绳末端的绳卡和花兰螺丝清晰可见。鞋盒大小的值班房,不仅风向标、队旗、顶灯一应俱全,而且里面还有微型空调、饮水机和餐桌。值班车车身上写着“新欢采、新形象、新业绩”的标语。如此精致的模型,所需材料大多来自废旧用品和边角料。值班车车灯用的是跳棋、用过的纸涂了黑漆就成了油管,洗洁精瓶身成了水套炉……“不怕你们笑话,车载机的轮胎还是我儿子玩具车上的,没了轮胎,玩具车只能推着玩了。”丁学强不好意思地笑着说。
为了把模型做得逼真,丁学强下足了工夫,好几次都忘了时间,半夜才回家。他在现场量好设备尺寸,并拍了近500张照片,画出各个部件制作工艺图后,再进行制作。
最难的还是找冲砂装置的材料,最初他用输液管做水龙带,后来觉得太细,比例不合适,就改成了硬质塑料胶管。如果说水龙带是冲砂装置的“血管”,水族箱中的加氧泵就是冲砂装置的“心脏”。最初,丁学强采用的是汽车雨刮泵,安装后发现太小,只得忍痛割爱,把自己家里的鱼缸加氧泵拿了过来。他还特意从井场带回从几千米的地下冲出来的地层砂作为示范材料。针对施工井所处不同区块的油层状态,他收集了不同颜色、颗粒大小不一的沙砾,以便更直观地反映油层构造和冲砂工序进行时井筒内的情况。
虽然制作过程很辛苦,但是看着“宝贝”一天天成型,丁学强心里很有成就感。
让丁学强欣慰的是,这个教学模型投入使用后,深受员工欢迎。今年的新入厂员工邱天说:“通过观看模型演示,我们不仅能看到井场全貌,了解井下作业施工流程,而且对在生产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更加心中有数。”下一步,丁学强计划不断改进模型,让“宝贝”更贴近教学需求。截至12月中旬,这个模型已参与了四次新员工培训和两次关键岗位操作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