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许大坤 |
主人公身份:许大坤,中国石油国际工程公司原总经理。
工作业绩:在物探局期间,带领物探队伍最早进入苏丹;任中国石油国际工程公司总经理期间,带领相关企业在国际市场叫响中国石油品牌。
1996年年底,作为中国石油进入苏丹市场的先遣队,物探局副局长、总工程师许大坤带着几名员工到苏丹进行施工前的踏勘。
他请了两名加拿大顾问,开车在现场狂奔三天,列在本子上的几十个项目基本都看完了。这让一向严谨认真的老外也不耐烦了,累得坐在地上不肯再多走。许大坤坚持“掘地三尺”看个究竟。“工区土壤太干,少水;胶泥地,难钻……”随后,他顺手在本子上写下“麻花钻”。
1997年1月,物探局为项目准备的物资要在农历大年初三出港。天津港规定,物探局这批物资只准在装船当天15时以后进入港区,并以最快速度装船离港。
经过连续奋战,这批物资全部按时装船出港,两个多月后抵达苏丹。
从港口到营地,还有上千公里。运这批物资的铁路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人修的窄轨道,列车不仅行驶速度慢,而且经常出故障。这批物资计划用9列车300多个车皮,结果用了两个月、30多列车才运完。
那些日子里,许大坤的主要工作就是一个人开着车沿铁路线找车皮,到铁路控制室查货车到站情况。
物资好不容易完好无损地运到营地。所谓的营地其实就是一片野地。许大坤和大伙儿住在临时搭起的帐蓬里,干裂的地缝深达数米,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从中爬出一条蛇来。没有菜,他们几个人和着豆豉吃米饭。
好不容易挨到能钻井了,第一天的试钻很是“壮观”。工区内大部分是胶泥,越搅越硬,干了就像石头。用水钻,钻机使出浑身劲儿,发动机的水箱一会儿就开了锅,水蒸汽“嘭”地把水箱盖抛到十几米高。用气钻,十几分钟过去了,胶泥地上只留下一道白印。大伙儿傻眼了——国内最管用的两种装备,到了这里全无用武之地。
许大坤让员工把麻花钻抬出来,结果设备功率和转速都可以,就是钻头使不上劲儿。如果在钻头上再焊一道铁丝,就可以钻下去。但当时在当地想找个螺丝钉都难。许大坤赶紧回国,夜里到北京,第二天一大早就到物探局机械厂安排新型麻花钻头焊制工作。
4月30日,机械厂做出一个试验品,在一块胶泥地试验。原来,在这块地上最快一口井也得打1小时40分钟。麻花钻头上阵,打完第一根钻杆8秒钟,第二根20多秒,第三根也就一分多钟。
成了!大伙儿疯一样的加班一晚上赶制新型麻花钻头。大伙儿说:“得让苏丹项目的每台钻机至少有3个钻头。”5月3日一大早,许大坤带着一大箱子钻头出发,赶到北京首都机场时,钻头个个还热乎着呢。
到苏丹1/2/4区项目现场,拿着新型麻花钻头去试验的队员喜出望外。
在国内,物探队一天能放几十个炮点就算高效率;在苏丹1/2/4区项目现场,凭借新型麻花钻头,一天能打出几百口井,施工效率大大提高。
苏丹1/2/4区的三维地震项目当年全部完工。两年后,原油运到苏丹港,中国石油第一个海外大型油田正式投产。
(记者 孙秀娟)
![]() |
杨桂荣 |
主人公身份:杨桂荣,中油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总会计师。
工作业绩: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积极采取措施,把财务风险降到最低,助力公司成为2009年中国石油海外增收节支成效显著的项目公司之一。
“请别告诉我妈妈。她的工作很重要,不能影响她。”发着高烧,5岁的小何苗用俄语对哈萨克斯坦籍医生说。“玛依达拉郭依(俄语:我亲爱的)!”医生被她的懂事感动了,不停地轻轻拍着她的肩膀。
小何苗的妈妈是中油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总会计师杨桂荣,此时正在中国参加年终决算会议。这样的情况对于小何苗来说不是第一次。
杨桂荣1999年结束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的留学生活后,和爱人被派到在哈萨克斯坦的中油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工作。他俩在海外一干就是10年。
由于两个人工作都忙,杨桂荣36岁才怀上小何苗,怀孕期间一直坚持工作。刚休完产假,她就抱着还在哺乳期的女儿奔赴阿克纠宾。因此,小何苗的年龄就是她的“海龄”。
当时,阿克纠宾公司财务工作处在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关键时期,杨桂荣经常加班到22时以后。丈夫又被调往中国石油在其他国家的项目工作,她只好请一个当地保姆照顾小何苗。杨桂荣每天上班出门时女儿还在睡觉,晚上下班回来时,女儿又已睡熟。她不忍心叫醒女儿。时间一长,她发现女儿两岁多了只会说俄语。作为母亲,她很内疚。
于是,杨桂荣挤出时间,教女儿说汉语。一段时间后,聪明乖巧的小何苗成为既会说汉语和俄语、又能歌善舞的“小外交家”。每逢阿克纠宾公司举行中哈员工联欢活动时,小何苗就成了中哈员工眼中的小天使。小何苗精心准备的双语诗朗诵等节目,拉近了中哈员工之间的感情。
女儿支持妈妈,妈妈工作干得更加出色。2009年哈国新税法出台,增大企业税负。杨桂荣积极与哈国财政部沟通,为公司争取到政府返还的大量增值税。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油价同比下降60%。为保证公司资金安全和正常运营,她积极采取措施,把财务风险降到最低,避免了金融危机可能带来的重大损失。她与哈萨克斯坦人民银行谈判,使外汇付款手续费大幅下降,并促使银行降低当地货币支付费用。
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在杨桂荣和同事的带动下,公司全体中哈员工共同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和一分钱做起,有效地降低了成本费用,成功避开了全球金融海啸的冲击,助力公司成为2009年中国石油海外增收节支成效显著的项目公司之一,受到集团公司的表彰。 (张毅)
![]() |
胡全明 |
主人公身份:胡全明,大庆钻探钻技一公司鲁迈拉固井项目部经理。
工作业绩:2006年,踏上拓展海外市场的征程,先后在阿曼和伊拉克等项目工作,海龄6年,曾多次荣获大庆油田杰出员工和市场开发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0年,胡全明受命从阿曼前往鲁迈拉油田担任固井项目经理。项目区块地质情况异常复杂,参与固井竞争的队伍有几十家,而且甲方要求必须严格执行国际标准。胡全明心里明白:这将又是一场硬仗。
为固好决定命运的第一口井,没有中文版API标准,胡全明就找来英文原版,白天与大家一起在野外做准备工作,晚上边翻译外文资料边学习消化,每天只睡3个小时。甲方来驻地验收,胡全明全程用流利的英语介绍项目组的技术、装备、队伍及施工前的准备情况。经过上百次试验,项目组终于确定采用高强低密防漏水泥浆。第一口固井成功。之后的固井质量越来越好,甲方非常满意。在接下来的施工中,他建议使用的水泥浆方案被甲方固定下来,作为施工监督和检查的标准。
胡全明用成功证明,在与西方大公司的竞争中大庆钻探毫不逊色,受到西方大公司的关注。他多次婉言谢绝西方大公司的加盟邀请,带领队友在伊拉克这个全球石油市场的中心站稳了脚跟。
在异国他乡,胡全明与队友吃了不少苦,都挺过来了,从来没有为工作上的事流过一次泪。然而,这位硬汉在生活中也有柔情的一面。
胡全明出征阿曼时,得知妻子肾病加重的消息。病情严重时,妻子连起床翻身都需要别人抱着才能完成,挪动只能靠轮椅。得知要60多岁的父母带着妻子去北京治疗,这位驰骋海外多年的硬汉一个人偷偷躲在角落里掉泪。妻子病重,胡全明安排好工作赶回北京。看到被疾病折磨得变了模样的妻子,这位历经市场风雨、无论再苦再难也从未流过一滴眼泪的硬汉,再也抑制不住,眼泪夺眶而出。
胡全明带着妻子在北京先后辗转多家医院。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妻子的病情逐渐好转。为方便他照顾妻子,公司建议他留在国内工作。看着躺在病床上的爱人,想着耗费了大量心血运作起来的海外项目,胡全明彻夜难眠。“阿曼项目来之不易,寄托了公司和项目组员工太多的期望和付出,我不能在这个时候撒手不管。”胡全明说。
妻子的一句:“快回去吧,公司和你的那些兄弟们更需要你。”再次让这位压不垮、打不败的硬汉流下热泪。
“在强者生存的国际市场中站稳脚跟不容易,胡经理凭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儿,凝聚起我们项目组员工的力量,让大庆钻探的红旗在海外市场高高飘扬。”同事谭洪说。
(记者 张云普 通讯员 余虹娜)
![]() |
喻著成 |
一分希望百倍努力
主人公身份:喻著成,西部钻探国际钻井公司经理。
工作业绩:带领公司钻探队伍最早跨出国门,并用时16年让公司队伍进入中亚和非洲8个国家20多个市场;历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副经理和经理。
西部钻探国际钻井公司提前98天完成2011年度工作量考核指标。作为公司16年国际化经营历程的见证人,喻著成品尝过太多的酸甜苦辣,也收获了多彩人生。
1995年,听到马来西亚一个公司在乌兹别克斯坦打井想寻求合作伙伴的消息时,公司决心抓住这个机遇走出去。10月,4566钻井队跨出国门,成为公司第一支走出去的队伍。喻著成时任公司副总工程师,负责设备配套改造工作。
1999年,时任公司副经理的喻著成肩负责任,踏上开拓国际市场的征程。在巩固哈萨克斯坦市场的基础上,喻著成努力寻求更多市场商机,终于在第九次投标中如愿以偿,中标OPI石油公司项目。
在执行巴基斯坦第一个钻井合同期间,第三方运输公司在拉运钻机途中,把SCR房掉入18米深的印度河。SCR房是钻机的大脑,没有它将不能按期开钻,将会丢掉市场。喻著成果断决策,把另一台在4400多公里外等停的SCR房调过来。7月下旬,所有设备安装调试完毕,经验丰富、一向严谨的西班牙工程师赞不绝口:“OK!OK!”第一口井提前8天开钻,9月中旬完钻。甲方紧接着向公司下达了第二口井的钻探任务,并请公司再派一支钻井队过来,主动承诺给足动员费。
喻著成和同事不断总结多年征战海外的经验,积极迎接挑战,市场开发高歌猛进,公司队伍进入中亚和非洲8个国家20多个市场。公司被中国石油树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模范和排头兵。
成功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2009年,集团公司对海外市场进行业务划分,公司目标市场被定位在中亚。时任公司经理的喻著成和公司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一道审时度势,提出“安全、稳定、市场、执行”的工作思路,靠前组织生产运行,努力培育适应海外项目特点的人才队伍,着力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员工素质和执行力不断提升。即使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下,公司2009年国际业务业绩还是出现不降反增的大喜局面,多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
2010年,国际钻井公司不断强化精细化管理和钻井提速工作,不但巩固原有市场,而且夺得咸海1井的大包合同,仅用164天就完成施工任务,油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乌国副总理亲临作业现场表彰钻井队,竖起大拇指称赞:“中国钻井队了不起!”
2011年,喻著成和他的团队抓住市场转暖的有利时机,提出“钢铁意志、纵横国际”的发展理念,用对标管理推动队伍建设持续前进,公司的工程服务能力、发展创效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管理控制能力和人力资源开发能力进一步增强,海外市场开发捷报频传。
哈国克孜洛尔达项目总进尺突破16万米,突破10万米进尺,较2010年纪录提前87天。喻著成联手合作伙伴成功打入吉尔吉斯斯坦市场。
喻著成多次被授予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和开拓市场先锋等荣誉称号。面对荣誉,喻著成总是说:“这是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努力的结果。”
(特约记者 吕晶 通讯员 马廷彦)
![]() |
刘洋 |
主人公身份:刘洋,中亚天然气管道公司员工家属。
工作业绩:支持丈夫获得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和海外优秀信息工作者荣誉称号;个人获得中国石油“海外员工家属特别奉献奖”。
“妈妈,今天放学后还能见到你吗?”8岁的新新眼巴巴地望着妈妈说,“妈妈,你能请一天假陪陪我吗?”妈妈听到这句话,抱着新新再也说不出话来。
这位妈妈叫刘洋,是中国石油海外员工家属这个大群体里的普通一员。她的爱人林鼎明一直在中亚天然气管道驻哈萨克斯坦项目部工作。刘洋是一名小学班主任,家在大庆。林鼎明从大庆调往中国石油海外项目后,在海外项目公司的帮助下,女儿新新考入北京市西师附小。当时中亚管道一期工程正在紧张建设,林鼎明没有时间回国。刘洋连夜赶到北京,四处找房子。一天里,刘洋跑了10多处地方,累得小腿都肿了起来,在学校附近找到一间30平方米的房子。随后,刘洋又连夜坐火车赶回大庆接家人。就这样,一家三口过上了三地分居的生活。
新新来到北京后,刘洋听到手机响就会一哆嗦,害怕电话是新新姥姥打来的。新新上学比较早,不到7岁已念到小学三年级。担心新新年龄太小适应不了紧张的教学,刘洋每周末都要到北京为女儿辅导功课。两年里,周周如此。看着她满眼的红血丝,同事心疼地问:“累吗?”刘洋说:“我愿做他的后盾,累点儿值。”
“我要妈妈,我要妈妈。”新新病了,发着烧。刘洋多想留下来照顾女儿,可是她今年给毕业班学生上课。班里的60多名学生还在等着她,她不能请假。
刘洋回大庆后,姥姥整夜整夜地守着新新。在姥姥的悉心照顾下,新新病好了。姥姥却血压高了、脚肿了。
这些年来,无论是老人、孩子还是刘洋生病,林鼎明都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为让他在国外安心工作,刘洋和他通电话都是报喜不报忧。
在刘洋支持下,林鼎明获得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和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记者 周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