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类人,他们不是声名显赫的成功人士,他们没有跌宕的人生故事,他们和我们一样只是庸常人世的普通一员,像粒微尘般渺小。每天,面对的是繁琐的工作任务和生活的柴米油盐,但在内心世界里,他们有着超出常人的激情和热忱,即若一粒微尘,也在反射太阳的光辉;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也能飞扬激情,使生命旅程从此与众不同。比如,刘小文——
背景骤暗,音乐渐起。
聚光灯下,一身“五四”青年装束的刘小文白衣红巾,缓缓地走向舞台中央。稍作调整,他丹田气运胸腔,浑厚的男中音便在剧场回荡:“用茫茫的夜色作墨,用疮痍的土地作纸,在鸦片战争的硝烟之后,是谁?写下的两个字——中国”。
霎时,全场寂静,《青春中国》激昂的诗句,伴着抑扬顿挫的节奏和他的深情演绎,如海浪般地撞击着观众的心。
“不错,很有感觉!”评委的眼里满是欣赏的神情。
“一个充满才气、富有激情的人。”台下有人在啧啧私语。而台上的刘小文什么也没听见,他眼前的一切都已模糊,只感觉自己整个人都随着那激情的喷涌而燃烧。
其实,在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里,刘小文就是生活在这种状态里。无论工作、生活,他热情似火,纯真如始。如果你是块冰,他就是那团化冰的火。如果你满心沧桑,只要和他在一起,你会觉得那沧桑是如此的苍白和矫情。
乌黑的浓发,洋溢着朝气的笑脸,一双不大而明亮的眼睛在镜片后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这位已过知天命之年的男人身上没有丝毫暮气。岁月在刘小文身上似乎没留下多少痕迹,在言谈举止中,就像邻家的一个大男孩,很容易就把热度传递给身边的人。如果用一句话勾勒生活中的刘小文,“才气、热忱、激情”六个字足够。他给人的印象一如他朗诵的那首《青春中国》中的诗句:“那是一首激情澎湃的诗篇,那是一片开满鲜花的风景”。
一
认识刘小文的人,会不由自主地拿自己和他比较,尤其是自心底油然外溢的朝气和激情,但结果往往是自愧不如的一声叹息。说不清楚是家庭的遗传还是幼年的环境影响,刘小文的激情是镌刻在骨子里的。从朝鲜战场回来的父亲,遗传给了刘小文乐观豁达、热情善良的良好基因。作为九江市最早的电影放映人之一,他不仅给了刘小文“才能立世、追求完美”的教诲,也给了刘小文比别人更多展开梦幻的翅膀,在电影艺术的世界里遨游的机会。在“红旗电影院”的放映厅里,幼年刘小文无数次沉浸在光与影构成的梦幻世界里,忽喜忽悲,如痴如醉;在文化局工作的母亲每周为他借回来一捆书的习惯,又给少年刘小文以良好的文化熏陶,积淀了丰厚的文学底蕴。由此,成年后的刘小文内心深处充满着对人生的美好理解。看他的文章,洋溢的才情外,始终张扬的是对生活的爱恋和赞美的浓郁情感。
1975年,18岁的刘小文跨入九江石化的大门。青春的激情和创业的热土一旦碰撞,飞扬的必定是激昂的诗篇。1976年6月,九江炼油厂举行盛大的开工典礼,远在南京培训的刘小文按捺不住澎湃的心潮,在简陋的宿舍里,挥就了一首长诗寄给了《人民文学》出版社。虽然文学青年的作家梦想并未实现,但对人生充满梦想和向往的那股激情已经融进了他的血脉。
从18岁到54岁,无数次,他会傻傻地站在厂门口,只为感受那上班时人流滚滚的壮观场面而给自己带来的感动,聆听那塔罐轰鸣而在心中陡升的自豪。九江石化庆祝投产三十周年的厂庆系列活动,刘小文全部搬上了九江的网站,并特地注明这是“我们的厂”。一篇“那一年,我十八岁”的文章,写得情思动人。
刘小文戏称自己一直与“名人”为伍,却始终成不了“名人”。在仪表车间工作的8年,他曾经和李和平、柴燕等文学青年一起做过作家梦,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为感动而记载生活和工作的点滴。他并不计较写得好不好,只用文字去记载生活,留下心中最美好的情感,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内心的嘹亮。
“不放弃对生活的热忱,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生活的美好芳香,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奖赏”。
二
“我是个追求完美的人,每件事都想尽力把它做得更完美一些”。
进入九江石化后,刘小文从仪表修理工,到运销科、联营公司的调度、业务员,再到三鑫公司的综合管理干部,虽然一直在“非主流”的单位工作,但刘小文始终兢兢业业,家里一摞摞的优秀称号的证书证明了他的业绩。30多年来,与他同批进厂的人,很多都走上了领导岗位,但刘小文并未羡慕嫉妒恨,他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把工作尽心尽力做好后,他的业余时间,除了读书,大多花在各种爱好上,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让他忙且快乐着。
刘小文兴趣多样,爱好广泛,而且追求完美的性格,使他喜欢把各种爱好发挥到自己的极致。写作、登山、摄影、画画,业余婚庆主持,每件事情他都干得有滋有味,那份享受的愉悦有时真的让人嫉妒。刘小文说,人生如品茶,品的是那份清冽和甘美。多彩的世界,每天值得让自己开心的事太多了。
在九江石化,刘小文或许算不上是一个“名人”,认识的人只知道他是三鑫公司的一个普通员工;但在九江市,尤其是庐山户外的驴友圈子里,才情四溢、为人热忱的刘小文绝对是个振臂一呼的领军人物。
2008年,他迷上了登山后,与同属九江石化员工的“浔阳布衣”、“山峰呼啸”并称为“三剑客”,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流连忘返,足迹遍布庐山各个山岭。每次登山回来,他都会把人间的友情、世间的美景变成优美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发在庐山户外网上,与大家分享那份感悟到的人世间最美好的真情。经年累月地读书和户外活动,他已算得上是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博学之人,他发在网上和自己QQ空间里的文章文笔优美、图片视频生动精彩,点击率颇高,常会被一些电视台、报刊截取去换名刊载,但他并不介意。
凭着勤奋热情和生动的文笔,刘小文得到众多网友拥趸。在高手林立、人才济济的九江户外网站,他从“新手上路”级别,一路走到这个有着7大板块、32个子板块网站的超级版主的位置,经常帮助论坛上的朋友做点事,组织网友们去扶贫帮困,尽自己一份力量去做些社会公益事业。几年来,他尽情领略大自然美景,享受生活的馈赠时,多次组织庐山户外的驴友,开展了清洁庐山的活动;号召大家为湖口流泗希望小学捐款捐物;帮助家里遭受困难的驴友。累计金额达几万元。
2010年底,刘小文无意间听人说某省音乐学院的一个90后高材生大老远地跑到九江某道观出家,而且矮小粗鄙的道长似有以此为卖点,招摇撞骗之嫌。那还是个孩子啊,放着大学不读,千里迢迢地来九江出家,显然不合常理。热心的刘小文再也坐不住了,多次和一帮朋友前去劝导,并多方联系了几个心理专家轮番给那孩子做心理辅导,但囿于各种原因没有成功,为此刘小文耿耿于怀,不是为自己的热心遭受败走麦城而伤感,而是深深为那孩子的命运担忧。后来那孩子不知所往,刘小文一直深深自责没有尽到心,这事成了他心头一个沉甸甸的隐痛。
三
今年6月,厂里举办庆祝建党90周年诗歌朗诵比赛。领导把任务交到从未登过台表演的刘小文头上时,他不是没有犹豫。刘小文虽然爱好广泛,并颇有心得和独到的感悟,但平心而论,他觉得自己并不擅长此道,而且以50多岁的年龄站在表演的舞台上,去和小他十岁、二十岁青年人比长短,与其他单位几十人的队伍争高低,刘小文起初并不自信,生怕轻率地应承下来后,搞不好会辜负领导的期望,误了单位的事儿。但刘小文是个认真而用心的人,当推脱不掉时,他就一门心思地投入进去。就这样,命运又在他面前无意地打开了一扇窗。
为了熟悉稿子,每天在往返三鑫公司上下班的路上,刘小文骑在自行车上手舞足蹈地大声地演练,惹得路人误以为这个自说自话的人神经有毛病;为了给诗歌配上好音乐,他到处找合适的音乐,一遍一遍地调试,为此,他甚至学会了音乐剪辑。稿子基本成熟后,刘小文还专门找到当过广播员的老同事、现任老年大学校长的吴晓芬帮自己找不足。比赛开始后,观众眼里一个潇洒倜傥的“五四青年”,热情奔涌,激情四射,得到全厂观众的雷鸣般的掌声;评委们给了这个“感情真挚、声形并茂”的大男孩一个二等奖。有一个单位的领队忿忿地叨咕:我们五六十个人的大队伍,居然搞不过三鑫公司一个人!
刘小文单枪匹马过关斩将为单位抱回了一个奖牌,他的才情又一次得到印证。对此,刘小文觉得,获奖不是目的,也不是终点,在为自己的人生打开了一个崭新窗口的同时,他更多地感受到一份责任。他觉得通过这次比赛,显示了九江石化有一群喜爱朗诵的人,有一个发展语言艺术的土壤,如果把这些人以某种形式组织起来,通过开展演讲、朗诵活动,建立创作与鉴赏的新平台,推进创作,促进演讲、朗诵艺术走向大众,丰富九江石化社区文化生活,提升九江石化文化品位,对弘扬九江石化人的创业精神和时代精神,扩大九江石化的对外影响和提升九江石化的整体形象,无疑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他与一批语言艺术爱好者积极奔走协调,九江石化朗诵协会已出现雏形,刘小文以其丰富的知识、热心被众人推举为会长。
人生如旅行,有什么理由拒绝美丽的阳光和绝好的风景?无论工作,生活,只要抱有激情,庸常有限的生命旅程,就会充满生生不息的梦想和向往,就会体会到快乐。刘小文就是这样,在快乐和激情中深呼吸。(王群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