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队的“领头雁”——记塔河采油一厂采油四队严忠

   2012-01-25

130

    2004年,严忠怀着对人生美好的追求,独自一人踏上西行的列车来到塔河油田。一晃7年过去了,他从一名普通的采油工逐渐成长为高级巡检工,连续七年获得厂级、队级“先进个人”、“优秀职工”等荣誉称号。近日,塔河采油一厂采油四队模范操作岗评选中,获得了“高压油气井操作能手”的光荣称号。

    勤学苦练,他是分队的“领头雁”

    回想自己所走过的巡检路,严忠感慨万千,在勤恳与汗水、付出与收获、拼搏与奋进中,他练就了一身勤学苦练的本领。“万事开头难,一定要扎实练好基本功才能更好的工作”严忠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初到塔河学徒期间,他就勤奋好学,虚心向师傅请教。为了记住每一个操作规程,他认真熟记和反复操作,即使回到宿舍还在琢磨操作方法。他勤奋钻研各高压油气井口设备工艺流程,牢记设备参数、性能及其工作原理,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岗位练兵,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操作技术水平。他把平时工作中积累和总结的小技术、小经验、好方法毫不保留与同事沟通交流。凭着对工作的热情和敬业,严忠掌握了娴熟的操作本领。他巡检的高压油气井口,几年来未发生任何安全生产事故,他因此成为采油队伍前进中的“领头雁”,大伙儿学习的楷模。

    责任心强,他是油井的“啄木鸟”

    “上班早一点,下班晚一点,学习技术刻苦点,工作勤奋努力点”,这是他7年来工作的真实写照。每天300公里巡检路途,一年就得绕地球两圈半,他与狂风沙尘为伴,严寒酷暑为伍,每日和太阳比速度,采油四队管辖133口油气井,106口生产井,井井都布满严忠的足迹,司空见惯的诸如油嘴冻堵、立管冻堵、回压管线冻堵、水平管线冻堵等隐患,他都能及时准确判断排除;他的岗位上都是高压设备,并受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威胁,每次取样都会冒出难闻的气味儿。但他没有因此而退缩,凭借自己严格的操作方法,娴熟的操作技能,使偏远井站设备得到精心呵护。如何看护好这些设备?“只有靠技术,靠责任心”严忠说。

    2010年的一天,他和同事一起巡检至THN9井,正在取样时,突然采油树的右翼处发生油气泄漏,跟他一起巡检的同事顿时慌了手脚。面对紧急情况,严忠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当即跑到漏气的上风口,观察发现采油树右翼立管油嘴套压盖处刺漏。当机立断,鼓励大家并立即组织倒翼,待到压力泄完,打开压盖,原来是“O”型密封圈损坏,他立即取来备用的“O”型圈换上,随即向队领导汇报。面对紧急状况,他临危不惧,断然处置,他的班长高兴地说:“班有一老,如有一宝,严忠就像一只啄木鸟医生,诊断着油井,有他在我放心”。

    乐观开朗,他是徒弟的“启蒙师”

    严忠乐观开朗,虽然年近不惑之年,但跟年轻人一样有着同样的爱好,平时下班后,他和同事凑到一起拉拉家常,篮球场上跟同事你争我抢,搞怪的运球和投球姿势,引来大伙儿欢声笑语,他却自得其乐。有时,他会下下象棋,跟几个高手切磋,在暗藏的博弈斗争中,尽显智慧。在别人眼里他的生活应该是快乐无忧的,但那只是他比较乐观罢了。

    严忠的家远在青海的农村,妻子一人在家种着几亩地,带着一双儿女生活着,生活来源主要靠他一人在外打工的收入,生活不算富裕。欣慰的是有妻子和儿女的理解,他主动放弃休假时间,放弃与妻儿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坚持同职工一起奋战在一线,每年他有90天的假期,实际休假不超过55天。

    这几年中,他无偿协助班组帮教新人,把自己所学毫无保留的教给新人,他带的徒弟不下八十人,如今徒弟也都个个当了师傅,有的成为采油骨干,有的还成为采油工程师。成绩面前他不骄不躁,巡检路上创新不止。班里工作紧张,看到人员倒休衔接不过来时,该他休假就主动要求不休,替人分忧,解决困难,受到其他员工的称赞和敬佩,同事们亲切地称他为:“严老师”。

    在一次生产例会上,队长杨旭亲口说:“希望我们的班组长,能多培养几个像严忠一样懂技术、肯钻研、耐吃苦、会操作,能独当一面的人才”。当笔者问及严忠为什么要干这个行业时,他笑笑说:“因为我喜欢这个行业,在油田干了这么多年,我早把油田当成自己的家了”。

    (周先贵)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