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质量管理放在心上——记塔河采油一厂油研所胡友刚

   2012-01-25

127

    在塔河油区里有这样一个人,参加工作六年来,他时刻把质量管理放在第一位,全心致力于油田自动化、天然气处理、油气集输工程方面的学习研究,认真从事油田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奉献着青春,赢得了领导和同事良好的赞誉。他就是塔河采油一厂油研所副所长兼指导员胡友刚。

    “质量永远领先一步”的守护者

    无论是在操作岗位,还是在管理岗位,胡友刚总是把“质量永远领先一步”作为自己质量管理工作的座右铭。同事们经常称呼他为“质量永远领先一步”的守护者,成长于天府之国的他,有着巴山蜀水特有的细腻。在他眼里质量与生产,质量与安全的天枰总是一样平衡。他时常对同事们讲,没有良好的质量体系做后盾,就没有良好的生产经营业绩;没有良好的质量监督做铺垫,就没有良好的安全生产大环境。在该厂天然气处理站工作期间,他坚持把质量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来抓。他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积极参与并在所在站成立了“职工QC小组”,并根据天然气处理站实际情况,和其他站领导一道,率领骨干人员,对该站质量管理现状、业务职能进行全面梳理。并细化该站质量管理标准,明确质量管理目标和职责。还多次举行质量管理知识培训,将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和GB/T19000—IS09000标准等基本知识列为职工“应知应会”内容之中,纳入员工教育计划,进一步强化职工质量意识。基于这些扎实有效的工作开展,在塔河采油一厂天然气处理站形成了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全员熟悉质量管理,全员宣传质量管理,全员严抓质量管理的浓厚氛围。

    除此之外,在质量管理工作当中,他还刻苦钻研,大胆创新,学习大量质量管理工作方法,掌握大量质量管理理论和专业技能。有着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背景的他,在几年的一线工作中,并没有因自己专业与石油专业不太对口而却步,在塔河采油一厂一号联合站工作期间,他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全面掌握了集输系统中所涉及的各种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并独立分析排除故障,充分保证仪器仪表的正常工作之外,对油气集输工程,天然气处理等专业知识的潜心学习。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以求,成就了他对质量管理工作的精心管理,细心研究的工作态度。在他平时的工作行动上常常会体现出“质量永远领先一步”的硬道理和抓质量就要完善标准、提高标准、执行标准的工作风格。2011年8月份,塔河采油一厂天然气处理站30万方装置干燥塔进行分子筛更换施工,在施工中,由于要进行分子筛吊装作业,需要用吊车把新加装的分子筛吊到塔顶进行加装。施工方所选用的简易的吊装设施,被胡友刚盯上了,他和该站安全员坚决制止施工方停止施工,并要求整改后方可进行施工,并为施工方上了一堂在作业现场严格遵守“七想七不干”的HSE管理措施的“政治课”。事后,他与该站安全员刘敏、吉之强道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当时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安全管理的问题,二是质量管理的问题,如果在吊装过程中一旦发生安全问题怎么办?一旦这些袋装的分子筛洒落后又是什么结果,势必对站内安全生产等工作带来麻烦。那样不但没有缩短施工进度,反而因赶施工进度,导致安全、质量等新问题、新状况的发生。像这样的事情在胡友刚身上很多,在做好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同时,他始终把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纳入整个工作范畴当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干好每一项工作。也因为有像他这样优秀的员工和管理者,塔河采油一厂天然气处理站成立三年来,没有在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发生一例违规、违章事故,生产经营成绩也多次获得采油厂优异成绩。特别一提的是在面对该站30万轻烃回收装置运行将近11年出现装置老化,管线腐蚀,压缩机等大型设备故障增多的情况下,还要保证装置正常生产运行,质量管理要求以及安全管理目标,确保日均产量在计划之内的新挑战。胡友刚作为主管安全环保、设备物资工作,协助生产运行的副站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把精力奉献在一线”的践行者

    在质量工作岗位上,胡友刚踏实工作,顽强拼搏。年轻的他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每一次受命工作后,他总是率先进行自我学习,他经常告诉员工:“要想把一件事做好,特别是天然气处理工作做好,就要有超乎寻常的细心和敬业精神,因为大家接触的是气体,容易发生易燃易爆等事故”。正因为怀揣着这样一种敬业的态度和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参加工作以来,胡友刚同志的每一项工作都完成的很出色。在2008年他全程参与了塔河采油一厂天然气处理站50万方轻烃回收装置扩建工程的施工、投运与保运维护,主持了整个工程的DCS系统程序组态以及自动控制系统调试和全装置投产,并在后期独立完成新增压缩机C的数据上传DCS组态。还全程参与了投产方案操作手册的编写。

    从2008年7月建站至今,胡友刚在天然气处理站工作期间,两次荣获塔河采油一厂优秀职工荣誉称号。他先后组织参与了30万方轻烃回收装置的检修维护与投产工作,全面负责现场施工管理,并主持投产方案操作手册的编写和投产工作。全程参与了丙烷辅助制冷系统存在问题分析讨论,改造方案的制定、现场施工的监护,机组改造后的投运工作。全程参与凝析油稳定装置存在问题的分析讨论,新工艺技术的研究,改造方案制定优化,现场改造施工的监护,装置改造后的投运等工作。在每一项工作的开始到完成结束,胡友刚同志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质量放在第一关。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先后参与的《轻烃回收装置制冷技术改造》项目荣获2008年度西北油田分公司技术革新与改造奖、成果交流两项二等奖。《丙烷辅助制冷系统工艺改造》荣获2009年度西北油田分公司技术革新与改造成果三等奖;《塔河油田凝析油稳定工艺技术改造》荣获2009年度西北油田分公司技术革新与改造奖、成果交流两项一等奖。为保证装置安全平稳高效运行,提高装置运行效率,增加轻烃、液化气产量做出了巨大贡献,累计创造经济效益上千万。

    “共产党员榜样力量”的示范者

    了解胡友刚的同事都知道,胡友刚是一个急性子,他干工作从来不拖拖拉拉。只要站内有大型施工,设备出现故障和生产遇到难题,在装置现场总会在第一时间看见胡友刚的身影。他始终以“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的“四优”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他自己首先要做到。共产党员“特别能贡献”、“特别能负责”、“特别能自觉”、“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的优秀品质在他身上都能够一一找到。他常说,作为年轻党员就应该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把自己的标准定高一点,这样才能鞭策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为全站职工做出表率,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2011年8月份,塔河采油一厂天然气处理站在进行30万方轻烃回收装置UPS电池更换作业,需要全装置停车。作为党员的胡友刚又打起了“装置停车”机会,在更换工作开始之前,胡友刚组织生产运行、安全环保、设备物资技术和主管人员,对30万方装置近期安检当中不能在装置运行时排出故障的所有隐患点进行了二次排查和归类。共筛选出“膨胀机润滑油泵B再生气出口阀内漏”、“分子筛干燥塔B再生气出口阀内漏”、“膨胀机气封气放空管线不锈钢单流阀更换”等9项需停机彻底整改的各点进行了全部整改,在整改工作当中,胡友刚面对专业人员少,维修人员少的不利情况,积极号召所有办公室技术人员与生产班,维修班人员并肩作战,协同工作,最终提前一小时高效率,高标准完成9项整改目标。为保证装置运行时效,提高产量奠定了有力保障。而在整个的整改工作当中,胡友刚操心最多的、挂在嘴边最多的是UPS电池,阀门更换等等环节的质量关和安全关。作为党员的他在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同时,始终铭记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因为他心里清楚,唯有工作质量的高标准,才会换来安全生产的高标准,最终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敢为人先,创新不止”的塔河精神指引下,每完成一项工作,胡友刚就向下一个目标奋力进发。前不久他刚刚从该厂天然气处理站副站长岗位上,转任到油田开发研究所副所长兼指导员的岗位,他又开始从事新的工作。无论那种工作,在他的心中都有着同样的份量。因为他只有一个简单的目标,把每一份工作做到最好。他只有一个简单的信念:成功就是将平凡的事做到不平凡。

    (杨建熙)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