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用毛主席这首《咏梅》来形容2011年度中石化青年岗位能手姚安梅再恰当不过。她,年轻果敢,在科研攻关之路上屡有建树;她,参加工作还不足七个年头,却已肩负起精蜡厂特种蜡新产品研发的重任;她,把汗水洒进实验室,浇灌出多彩的蜡花;她,把青春奉献给精蜡厂,在特种蜡基地上激情绽放。
分析室里打持久战
今年32岁的姚安梅,是河南油田精蜡厂研究所的一名特种蜡研发人员。
2006年,精蜡厂特种蜡年产量首次突破1万吨,特种蜡新产品研发队伍急需扩充。刚参加工作两年的姚安梅主动请缨,从一联合车间调入炼油化工研究所分析室,从最基本的油品分析,到测定特种蜡产品的特定指标,短短一个月时间,姚安梅学会了油品及蜡产品的50余项分析项目,从一个蜡产品分析的门外汉成长为研究所工作效率最高的分析员。
在生产低温相变蜡期间,为保证每天的样品分析都能够提早交到操作人员手中,姚安梅每天提前上班,中午不休息,使军工蜡的生产周期缩短了一个月,提前完成了全年任务,节约成本十几万元。
研究室里打攻坚战
2008年,姚安梅走上特种蜡研发岗位。作为一名科研开发战线的新人,姚安梅自学了《精细化学品配方技术》、《石油炼制工程》等有关炼油化工、石蜡产品的生产研制等书籍10余本,光笔记就做了厚厚的3大本。她从最基础的配方优化做起,逐步深入了解特种蜡原料、产品的结构及性能。每一批橡胶防护蜡的生产都需进行一次配方优化,工作量大,也很繁琐,姚安梅主动担起这个不出成果但很重要的“绿叶”角色。对各种原料进行分析,根据原料定出配方,每周几十次不定期取样和检测分析几乎占据了她周末的休息时间,为配合生产,在半年的时间姚安梅累计加班三十多天,不到2岁的孩子只能由父母代为照看。
近3年来,姚安梅负责“系列橡胶防护蜡的研制”、 DZ-1900防老剂、乳化炸药专用复合蜡等科研攻关项目。她研制生产的十几种橡胶防护蜡经国内外用户使用,性能优良,受到好评。2010年,她负责的瓶装蜡、木材加工蜡和抛光蜡均研制成功,为精蜡厂特种蜡开发和产品转型做出了贡献。
青工组里树标兵站
天性活泼开朗的姚安梅在搞好科研工作之余,还兼任研究所青工组组长。研究所35岁以下的青工有39人,占所里总人数的78 %。为了让广大青工提高科研开发能力,她组织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干部给青工们讲授课程,并通过推行“炼化科研知识讲座”制度,每半月进行一次讲座培训,使年轻科研人员对科研知识学习已由被动转变为自觉行动,青年科研人员的业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人均开发新产品的数量比两年前提高了30%左右。
她还注重抓好团员的表率作用,从2008年1月开始,她组织在全所开展“岗位明星”评选活动,调动青工的工作热情;成立科技攻关小组,引导青年工作者开拓创新;倡议节约,使每一个青工成为节能降耗的实践者。在她的带动下,研究所全体青工呈现出了团结奋进、立足本职建功立业、努力奉献岗位成才的良好风貌,并获得了2011年度“河南省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蒋永明 王凤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