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项涛这个名字,有很多人也许并不熟悉,可是在重庆石油,无论是两级机关、基层库站,还是普通员工,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2011年,在他的带领下,大观加油站保质保量完成各项销售任务,成品油销售同比增长30%;润滑油销售同比增长117%;非油品销售同比增长113%;燃油宝销售同比增长340%。
激士气,变压力为动力
“昨天一班完成销售36吨,今天你们有信心超过40吨吗?”这是项涛参加班前会常问的一句话。年初他接到年销量超18000吨的工作任务后,感到压力很大,加油站员工们也是忧心忡忡。为消除员工的疑虑,他一方面组织加油站全体员工加强对总部和重庆石油等“比学赶帮超”方案的学习,通过宣传这五个字精神的实质,和员工交流、沟通,提高员工认识,统一思想;另一方面,每次评比完后,他总会参加各班组召开的经营管理分析会,帮助各班查差距、找原因,制定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他经常抽时间找考核排名最后的员工谈心聊天,鼓励他们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向优秀员工学习。
员工杨美1、2月份连续排名全站倒数第一,情绪很是低落。细心的项涛,经过仔细观察后,发现杨美加油时都要比别人慢半拍,原来她每次加油都很小心,收款时要数好几遍仔细辨认,很浪费时间,工作效率较低。项涛立即针对杨美制定了强化培训计划。业余时间,安排记账员教她如何辨别纸币的真伪,辅导她练习点钞;交班时项涛专门陪她操练加油八步法;上班时不断在旁边提醒和帮助,使杨美的加油服务水平逐渐提高,3月份开始甩掉了倒数第一的帽子,并在8月份被评为重庆石油“销售能手”。如今大观加油站的员工个个精神抖擞,“有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的士气空前高涨。
立排头,实现销售大跨越
项涛一直认为加油站是以业绩论英雄、比高低。为完成公司下达的油品任务,他把维护客户作为增量扩销的重点,主动出击,走访客户。
2011年1月份,一个在大观木梁施工工程单位的车到站加油,见到加油站员工服务好,临走前随口说了句:“你们可以配送柴油吗?如可以请到木梁找我。”说完之后,电话也没留就走了,员工马上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了项涛。他做了一番了解后,就带上资料奔向木梁。由于木梁当时刚开工,工地还较散,老板也有4个,每个老板负责一个工地。找谁呢?问了几个老板都说已经有专门送油的,对项涛不理不睬。经过几天的来回奔波,费劲口舌,终于通过一个包工头找到了木梁的工地总负责人。项涛将中石化在质量、品牌,服务,小额配送方面的优惠政策给对方进行详细说明,并诚挚邀请对方参观重庆石油分公司油库加油站,确保油品能保质保量配送。工地总负责人说:“以前都是我为找油急得团团转,今天你这么千辛万苦地找到我,就为你这份执着,我相信你们公司,相信你们的服务,下月开始就从你们站进油!”从此,该工程单位成为大观站的固定客户。正是因为他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才为大观加油站争取到一大批忠诚客户。每当看到一个熟悉的客户,他都会主动上前攀谈,拉近与客户的距离。
提服务,团结协作有力度
2011年初,大观加油站增设了“易捷”便利店业务,虽地理位置优越,但由于员工对新业务不熟悉,销售的热情不高,非油业绩却不是很理想。项涛经过认真调研,决定从示范着手,提高员工销售热情。
项涛经常亲自示范推销便利店商品,在班前班后会为员工讲解销售技巧和服务用语,及时向员工表示关注、送上赞美、加以鼓励,将自己位置放低,真诚地说要向员工学习,由此带给员工的鼓励可想而知。在他的带动下,员工们也不再羞于开口向顾客推销非油品,现在,不少员工看见客户来加油就会主动热情地向他们进行推销,便利店逐渐打开销路。同时他专门开展了销售知识培训,让每位员工们都知道中国石化加油站便利店安全、便捷等特性。及时把销售情况进行公布,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充分调动了员工们的销售热情。
(彭华锋 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