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背后的故事———记塔河采油一厂天站文艺队

   2012-02-03

96

    塔河采油一厂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了油田职工过年的一种习惯,也成了油区营造浓厚年味氛围的一种方式;更成了新春佳节,坚守在生产一线的石油人最美的“年夜饭”。认真地欣赏春晚节目,所有石油人都会在其中感受到温暖和幸福,感受到欢乐与笑声,感受到春的气息和脚步……

    辛卯年腊月二十九,塔河采油一厂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如期在厂部举行,当该厂天然气处理站选送的小品《天站达人秀·2012春节版》一登舞台,风格迥异的开场舞,匪夷所思的道具、诙谐幽默的台词一下子把整场晚会推向高潮,笑声、掌声回响在整个晚会现场。

    笑声背后,是这支团队十几天加班加点的努力和付出,从1月5日开始组建表演团队人员,到最终完美呈现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是他们为新春佳节依然奋战在戈壁的石油人奉献的“特殊礼物”。

    “要选取的题材,既要贴近生活,又要笑点多多;既要符合实际,还要环保经济;既要展示出我们站的形象和职工的才华,给观众带去享受,又要通过节目让每位观众从中受到教育;更要秉承天然气处理站‘编排最好节目,送去最多笑声’的敬业精神。”该站文艺队核心成员,被大家亲切的称为“高导”的小高告诉笔者她们的创作的思路。

    文艺队立足社会、捕捉热点、集思广益,几番易稿,经过四天的精雕细琢终于拿出了小品的剧本,剧本从始至终贯串一条主线,就是让常年坚守在大漠的石油人在龙年开心幸福的笑。故事情节主要以宋代“包青天”审理一诈骗案件为内容展开,并切合社会“电视相亲节目”较多的现象,用诙谐幽默的台词鞭笞社会上的一些不好的做法,弘扬大漠石油人坚守“精神家园”的高尚情操。

    在节目编排中,他们融进舞蹈、音乐、小品、快板、穿越手法等元素,并且在每个小品版块中都设置包袱。值得一提的是“防暴服”与“拖把”的结合,演绎的那段“迈克杰克逊”舞蹈。

    “我们想利用现有的道具,把这个舞蹈跳成我们独有的舞蹈,大家在谈到穿什么样的服装、手里拿什么样的东西时,就地取材,我觉得站里的防暴服与拖把正好适合我们的这个舞蹈,大家觉得不错,就选用了。演出后,效果真的不错,看着每一位职工开心的笑,我们的创意就值得,就有意义。”舞蹈领舞吉之强告诉笔者。

    演出中,石油职工杨晓东一曲“贵妃醉酒”响彻整个会场,真有“李玉刚的范儿。文艺队“高导”告诉笔者,在一次同事聚餐时,杨晓东的一曲“男唱女声”的贵妃醉酒,就让同事们发现了他的一个新优点。正好小品中,有一个组合要唱歌的情景,就派上了用场。

    因为大家白天都要上班,所有的彩排时间都在晚上,加之那些天塔河油田连降几场大雪,上班时做好正常的执岗工作意外,还要清理装置现场积雪,一天班下来,其实已经很累,但每一位参赛人员从不言苦,互相对台词,找领导同事现场观摩挑毛病,齐心合力,精心参加排练。

    在正式演出前的第二次彩排中,因为要按演出一样正式走台,文艺队一些人员在演出中有些紧张,使小品衔接不是太好。彩排一结束,文艺队人员立即开会,扮演“包公”的李磊磊提议大家在休息时间去晚会现场单独练几次,在演出舞台上把所有流程都走几遍,防止大家在演出时出现差错。最终他们为全厂职工送去了龙年最美的笑声和心情。

    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总有回报,该站文艺队为职工送去了欢笑,最终他们也收获了成绩,在该厂1月28日公布的“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评选结果”中,他们表演的《天站达人秀·2012春节版》获得小品类第一名。

    在得知获得第一名的消息后,远在乌鲁木齐休假的该站党支部书记杨伟给文艺队发来了一条短信:“这是好消息,这也是我们大家所期待的,收获与付出成正比。大家为坚守在戈壁的职工们送去了欢乐,我们要引以自豪”。

    (杨建熙)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