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服输的90后——记塔河采油一厂安全员吉之强

   2012-02-07

119

    一个精干的小伙子,一个永不服输的90后,18岁从新疆化工技校毕业,怀揣着梦想投身到大漠戈壁,成为万千塔河油田建设者中的一员。五年来,他一直在人生的路上奋斗着,拼搏着,他就是塔河采油一厂天然气处理站安全员吉之强。

    2007年6月,吉之强毕业后,把工作签到了塔河油田江苏矿业新疆分部公司,成为了一名集输工,以一名代运行职工的身份,投入到塔河油田建设大潮中。当时,塔河采油一厂正好进行一号联50万方轻烃装置建设工程,同步进行的是轻烃操作工的考核选拔工作。因为轻烃操作工在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都比集输工要高。吉之强得知此事后,便开始抱着厚厚的轻烃操作工专业书籍,不断钻研琢磨,不懂就找老师傅请教,最终在考试中,他和其余40名同事成为几百人中顺利过关的幸运儿。

    随后的日子是单位派他们到中原油田进行系统学习和培训,在培训的三个月里,18岁的他是队伍中最小的一个,却是带队领导最放心的一个。他对自己每天的学习都有一个系统的安排,在培训的最后考试中,他获得所有考核第二名的好成绩。

    2009年,塔河采油一厂天然气处理站在正式工、劳务工、代运行人员当中公开选拔生产班长,吉之强凭借自己对轻烃处理装置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鼓足勇气与比自己工作年限长、年龄大的同事们开始了激烈竞争,从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应急处理、工作思路几个回合比拼下来,加上他平时一丝不苟、敢干敢管、反应敏捷的工作优点,他的优秀扑入了领导的眼帘,领导对这个小伙子充满了更多赞许和肯定,最终他成为该站30万方轻烃处理装置的生产班长。

    当时,30万方装置已经运行将近10年,装置开始逐渐步入老化,经常出现管线腐蚀刺漏、压缩机故障停机等问题。面对此情况,吉之强组织班组职工召开班会,对装置运行情况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按照岗位制定了特殊的装置巡检方法,并经常和职工讨论解决生产难题的一些办法。吉之强告诉笔者,在当时,作为生产班长,自己的技术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一定要做好装置现场运行、定点巡检、查找隐患等工作,能解决的问题在班组内就及时解决和处理,不能解决的就及时给站领导汇报,确保装置安全平稳运行。在他和班组成员的努力下,他所在的班组也荣获西北油田分公司“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2010年3月,吉之强又走上了站安全员的岗位,安全工作是生产运行工作的首要保障,牵一发而动全身,从遵守安全工作的一线职工到安全工作的执行者,被管理者与管理者角色的微妙变化,吉之强深知责任重大。他还清晰记得成为安全员的第一次安全检查,值岗人员都是自己昔日的同事,工作上有点放不开,但几分钟后,他就把状态调整过来了。他告诉笔者“安全检查时严格一点,隐患查找的多一点,装置和同事的安全系数就更高,这个工作虽然得罪人,但得罪的值得”。每次整改通知单下发后,同事们看着他挑出的毛病,都有些不理解,大家都说吉之强变了,变得没了同事感情。他得知同事们的一些不好情绪后,就利用业余活动时间给每一位同事做思想工作,告诉大家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努力,同事们也慢慢理解了他。

    2011年该站对站内72台压力容器进行大检修,结合生产运行情况,检修周期从4月份一直持续到7月份。作为安全员,吉之强和其他同事坚持“步步确认”原则,从流程切换、隔离、气体监测,每个工序、每个步骤逐一检查。每完成一步操作,操作者和检查人双方进行标识确认。同时列出每项工序存在的风险及安全应急措施。不定时检查作业情况,确保施工各个环节安全。使现场施工步骤清晰化、精细化,有效规避了隐性风险。连续几个月的压力容器检修完毕后,吉之强才开始自己的休假。

    在采访中,他告诉笔者,“人一定要相信自己,给自己信心。”简单的言语让我感知到,无论从轻烃操作工到生产班长,还是从生产班长到安全员,每一次华丽的转身,都在诠释着吉之强对工作永不服输的拼搏劲头。

    (杨建熙)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