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由他负责的装备维修费用在千万元以上,物资采购的数额更是上亿元,但他出差的时候只选择条件普通的宾馆住宿,常常为尽力延长设备使用年限、降低维修费用绞尽脑汁。他就是魏士鹏,海洋工程公司钻井事业部副经理。
魏士鹏肩负着事业部装备管理、物资供应、市场开发、人力资源等多项重要工作,但这位手握物权、财权、人权的副经理,为了降低公司成本,平时很“抠门”。
2011年,1号平台的顶驱主轴按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到了使用年限,应该更换了。但魏士鹏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1号平台这两年工作量并不饱和,还可以继续利用。为此,他带领大家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科研,最终将轴承更换期限的计算方式由厂商提供的按年计算精确到按小时计算,成功地让1号平台的顶驱主轴延长了一年的使用寿命。
有一次,钻井事业部需要制作一个井控小平台。由于钻井事业部面临着较为艰难的市场环境,承诺的付款期限较长,对方希望能在项目费用上给予补偿,并适当增加人工费用。为了控制成本,他拒绝了这一要求。多次商讨无效之后,对方无奈地说:“这位老朋友太抠了,我们的生意可真没法做了!”
魏士鹏不仅对成本控制得很严,而且在人员招聘的时候对用人指标一样很“抠”,不符合要求的人,是过不了他这关的。油区有一位培养他多年老领导的孩子大学毕业后,想到钻井事业部工作,但因所学专业和事业部需求不一致,被魏士鹏拒绝了。
在钻井事业部,魏士鹏大力推动着民主决策程序的执行。“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魏士鹏用民主决策的方式,为自己,也为员工建立起了一个防止腐败的“防火墙”。“我们所有装备维修、物资采购等项目,都会由事业部包括纪检在内的几个相关科室一起研究决定;涉及金额比较大的,要召开公司办公会集体商讨,绝对不会让某个人私自做主。”魏士鹏告诉记者。
魏士鹏也有“不抠门”的时候。2009年,他千方百计挤出资金,为事业部建了4000平方米的大仓库,解决了困扰公司多年的材料露天堆放问题。
对于优秀的人才,他也会毫不吝啬地给予机会。在魏士鹏的推动下,钻井事业部建立起了一套跨钻井平台的人才选拔机制,让人才能在整个事业部内有序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