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

   2012-02-08 中国化工报

66

  2011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在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进程中,行业经济呈现快速平稳增长、整体效益显著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提升的良好态势。2011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投资稳中趋快,进出口再攀高峰;市场需求旺盛,重点产品保障能力增强;经济运行的内部环境持续改善,经济规模再上新台阶。但是,当前行业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日趋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化学工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较为突出;上游投资动力不足,炼油亏损加剧;行业成本高位运行;四季度经济运行下行风险骤增,应引起高度关注。

  行业经济运行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2011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实现快速平稳增长。据统计,截至12月末,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6832家(主营收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累计总产值11.28万亿元(现行价格,下同),比上年增长31.5%,占全国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3.2%。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34.3%;二季度增长34.5%;三季度增长35.5%;四季度增长23.4%。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4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3.4%;进出口总额6071.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3%,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6.7%;其中进口约占25.0%,出口占9.1%;贸易逆差2624.64亿美元,比上年扩大38%。

  2011年1~11月,全行业利润总额7357.02亿元,同比增长18.0%,占同期全国规模工业利润总额的15.8%。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37.8%;二季度增长27.1%;三季度增长25.3%,前三季度利润增速逐步趋缓。前11月,全行业上缴税金7621.21亿元,同比增长24.0%;主营业务收入10.02万亿元,增长31.8%;资产总计7.88万亿元,增长19.3%;从业人员685.85万人,增长8.1%。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较快增长。

2011年1~12月石油和化工行业产值、主营收入累计增幅走势 (单位:%)

  整体上看,2011年行业经济增长的结构进一步优化,效益进一步改善,运行的质量进一步提高。2011年,行业进出口继续快速增长;投资稳中加快;市场供需基本平稳;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的目标。

(一)石油天然气开采效益较好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经济增长较快,效益较好。截至2011年12月末,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规模以上企业276家,累计总产值1.3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占全行业总产值的11.78%。2011年,油气开采业固定资产投资2720.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占全行业投资总额的19%。进出口总额2085.47亿美元,增长47.2%,占行业进出口总额的34.35%。

2005年以来石油和化学工业万元产值耗能情况 (单位:吨标煤/万元)

  2011年1~11月,油气开采业利润总额3768.87亿元,同比增长35.4%,占全行业利润总额的51.23%;上缴税金2419.44亿元,同比增长61.5%,占全行业税金总额的31.75%;主营业务收入1.12万亿元,增长30.1%;资产总计1.81万亿元,增长13.1%;从业人员103.18万,增长0.4%。

  (二)石油加工整体亏损

  石油加工业规模持续扩大,但受成品油价格调控影响,行业整体出现亏损。截至2011年12月末,全国石油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1228家,累计总产值3.0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占全行业总产值的27.15%。2011年,石油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472.0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占全行业投资总额的10.29%。进出口总额623.45亿美元,增长32.0%,占全行业进出口总额的10.3%;其中,进口386.0亿美元,增长37.4%,占行业进口总额的8.88%;出口237.45亿美元,增长24.1%,占行业出口总额的13.78%。

2005~2011年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投资占行业比重变化 (单位:%)

  2011年1~11月,石油加工业累计亏损117.28亿元,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710.62亿元;上缴税金3348.82亿元,同比增长3.3%,占全行业税金总额的43.94%;主营业务收入2.81万亿元,增长26.5%;资产总计1.19万亿元,增长18.6%;从业人员48.24万,增长7.1%。

  (三)化学工业实力增强

  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截至2011年12月末,全国化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24129家,累计总产值6.6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3.9%,占全行业总产值的58.64%。2011年,化学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601.26亿元,比上年增长28.1%,高于全行业平均增幅4.7个百分点,占比67.13%。进出口总额3239.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6%,占全行业进出口总额的53.4%;其中,进口1838.28亿美元,增长21.2%,占行业进口总额的42.28%;出口1401.68亿美元,增长29.4%,占行业出口总额的81.33%。

2006~2011年非公经济和公有经济比重变化 (单位:%)

  2011年1~11月,化工行业利润总额3576.74亿元,同比增长35.7%,占全行业利润总额的48.62%。

  专用化学品、基础化学原料和合成材料制造三大板块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专用化学品总产值1.6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6.0%,占化学工业总产值比重25.15%;基础化学原料总产值1.69万亿元,增长34.9%,占比25.48%;合成材料总产值1.10万亿元,历史上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增长35.3%,占比16.63%。三大板块增速均超过化工行业平均水平,产值比重合计为67.3%,较上年同期提高约1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70%。

  1~11月,专用化学品利润总额1106.11亿元,同比增长38.2%,占化工利润总额的30.9%,对化工利润的贡献率为32.5%;基础化学原料利润总额为832.25亿元,增长42.8%,占比23.27%,利润贡献率为26.5%;合成材料利润总额520.37亿元,增长25.3%,占比14.6%,利润贡献率为11.2%。三大板块合计占化工利润总额的68.74%,对利润的贡献率为70.14%。

  (四)专用设备制造平稳增长

  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平稳较快增长。截至2011年12月末,全国专用设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1199家,累计总产值2744.2亿元,比上年增长32.8%,占全行业总产值的2.43%。2011年,专用设备固定资产投507.12亿元,比上年增长33.3%,高于石油和化工行业平均增幅近10个百分点,持续保持较快增速。进出总额122.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4%,占行业进出口总额的2.02%。

2005~2011年石油和化学工业投资自筹资金占比变化 (单位:%) (2011年为预测值)

  1~11月,专用设备制造利润总额128.69亿元,同比增长21.3%。

  (五)主要产品产量

  2011年,主要石油和化工产品产量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其中,烧碱、电石、甲醇、纯苯、农用化学品、石油钻井设备、化学试剂、涂料等产品产量增幅较大。全国主要化学品总量达4.18亿吨,比上年增长12.9%,增幅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石油天然气 原油增速减缓,天然气保持平稳。2011年,全国原油产量2.04亿吨,比上年增长0.3%,增幅较上年明显回落。全年天然气产量1025.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6.9%,占油气当量比重的31.2%,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原油加工量4.48亿吨,增长4.9%;成品油产量(汽、煤、柴油合计,下同)2.67亿吨,增长5.9%。

2011年1~11月石油和化工行业利润累计增长情况 (单位:%)

  农用化学品 化肥、农药增长较快。2011年,全国化肥总产量(折纯,下同)6027.2万吨,比上年增长12.1%,磷、钾肥、复合肥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合成氨产量5068.7万吨,比上年增长6.0%;农药原药产量(折100%)264.8万吨,增长21.4%,其中除草剂增长12.5%,杀虫剂增长16.7%。

  其他重点产品 2011年,全国乙烯产量1527.5万吨,比上年增长7.4%;甲醇产量2226.9万吨,增幅达36.3%;硫酸产量7416.8万吨,增长12.2%;烧碱产量2466.2万吨,增长15.2%;纯碱产量2303.2万吨,增长13.4%;化学试剂870.9万吨,增长25.0%;合成树脂4798.3万吨,增长9.3%;轮胎外胎产量8.32亿条,增长8.5%。

  装置开工率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国炼油装置开工率约为80%;乙烯装置开工率约为100.5%;聚氯乙烯装置开工率约为58%;烧碱装置开工率约为74%;纯碱装置开工率约为77%;尿素装置开工率约为78%;电石装置开工率约为68%;甲醇装置开工率约为49%。

  行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运行快速平稳,国内市场需求强劲

  2011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总产值历史性突破11万亿元,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增长总体快速平稳,波动相对较小。全年行业产值增幅达31.5%,月度最高累计增幅为35.0%,最低为31.5%,最大累计波幅在3.5%之内;前11个月,行业主营收入增长31.8%,最大累计波幅在3.4%之内,经济运行走势较为平稳。

  国内市场需求强劲。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快速增长主要依赖于国内消费市场的强劲拉动。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主要化学品表观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10.1%,增幅高于上年同期约4个百分点。

  石油天然气消费走势分化:石油增长由快趋缓,天然气消费持续高速增长。全年国内石油(原油及油品合计)表观消费量达4.28亿吨,比上年增长4.6%;原油表观消费量4.15亿吨,增长3.3%,进口依存度达55.1%,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307.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0.5%,为2008年来最大增幅,增幅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占石油天然气表观消费总当量的20.1%,较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对外依存度达21.6%,较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全年成品油(汽、煤、柴油合计,下同)表观消费量2.63亿吨,比上年增长7.5%。

  面对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有机化学品和合成材料总体缺口较大。2011年,我国净进口有机化学品2361.9万吨、合成树脂2663.7万吨、合成纤维单体1495.8万吨。

  不断扩大的国内市场是支撑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拉动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复苏发展的主要引擎。

   (二)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产品技术向高端领域延伸

  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有机化学原料不仅在经济规模上占据化学工业大半壁江山(产值占比56.3%),而且在行业效益的增长中举足轻重,是提高行业经济增长质量的主要动力。2011年,专用化学品利润占化学工业利润总额的比重约达31.5%,较上年上升约1.5个百分点;合成材料占比16%,较上年同期上升约1个百分点;有机化学原料占比13.5%,较上年上升约0.7个百分点。2011年,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有机化学原料三大领域在化学工业产值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59.0%。

  产品结构继续优化,国内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我国化工产品在质量和创新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产品技术加快向高端领域延伸。目前,我国“两碱”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烧碱中离子膜法比重已达86.5%;纯碱中,能耗较低的联碱占比47.6%,氨碱和天然碱分别为44.9%和7.5%;化肥中,磷、钾肥比重稳步上升,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有机化学品、合成材料等技术含量较高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稳步扩大。

  出口结构继续优化。在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也带动了出口结构的优化升级。2011年,我国橡胶制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继续下降,有机、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等产品出口占比则保持上升趋势。数据显示,今年橡胶制品出口额在行业出口总额的比重约为23.5%,较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有机化学品占比19.0%,较上年上升0.5个百分点。橡胶制品、有机化学原料和专用化学品是目前行业出口三大支柱,2011年占行业出口总额的53.1%。

  (三)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

  2011年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大约2.5亿吨标煤,同比增长6%;化学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约1.4亿吨标煤,增长7%。全行业万元产值耗标煤0.48吨,较2010年下降17.1%;化学工业万元产值耗标煤0.50吨,较2010年下降16%。重点产品综合能耗继续下降。

  依赖资源型行业发展放缓。近年来,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依赖资源、环保压力较大行业的发展受到制约,经济占比呈下降趋势。2011年,橡胶制品产值在化学工业中的比重约为10.9%,较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较2009年下降1个百分点;化肥产值比重约为10.5%,较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较2009年下降1.2个百分点;涂(颜)料行业比重约为7.0%,较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较2009年下降1.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结构继续优化,经济运行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四)中西部地区增长加快,区域发展进一步协调

  2011年,中西部地区投资继续加快,地区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区域发展进一步协调。

  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长较快。2011年,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分别达34.0%和24.1%,快于东部地区增速17.2和7.3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投资占行业比重达51.8%,较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投资加快向中西部倾斜,表明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有所加快。

  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较快,比重上升。2011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行业总产值分别为7.31万亿元、2.09万亿元和1.8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8.7%、36.0%和38.5%,中、西部地区明显快于东部。从产值比重上看,东部地区占64.78%,比上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分别占18.5%和16.72%,合计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占比上升有加快的趋势。东部与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进一步协调。

  (五)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非公经济比重首次过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行业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攀升,2011年首次过半。 

  据统计,2011年,行业非公经济总产值5.6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4.9%,占比50.11%,历史上首次过半;公有控股经济产值5.35万亿元,增长27.9%,占比47.38%;其他经济占比2.51%。

  自筹资金是行业投资的主要来源,在投资中的比重不断攀升。预计2011年,全行业投资自筹资金比重将达79%左右。三大行业中,石油天然气开采自筹资金比重最高,预计2011年自筹资金将达80%。

  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四季度市场波动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总体上看,2011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增幅较大,特别是前三季度运行十分平稳;但是,进入四季度后,行业经济回调显著加快,下行压力骤增。数据显示,10月份,全行业产值增幅首次回落至30%以下,为27.3%;12月份再创新低,只有22.4%,效益下降更为明显,这一现象应引起业内高度关注。

  市场波动加剧,价格大幅下挫。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以后,石油和化工行业价格总水平下滑加快。其中,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基础化学原料三大板块领跌化工行业。表面看,今年四季度市场波动情况有些与2008年相似。但不同的是,2008年市场动荡主要是金融危机造成市场资金链突然断裂而引发;今年四季度的市场波动主要是总体需求扩张缓慢、需求动力不足而产生。因此,要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一些行业由于产能严重过剩,供需失衡,导致市场长期低迷,竞争异常残酷。2011年1~10月,橡胶制品利润总额增幅为16.8%,涂颜料更低,只有14.5%,农药稍高,为25%,但与化工行业44.4%的平均增幅相比,差距很大。

  从装置开工率看,2011年甲醇、电石、聚氯乙烯、尿素等行业开工率仍然不高;“两碱”开工率虽然有所回升,但也面临产能进一步释放的巨大压力。据了解,2011年,烧碱将新增产能约400万吨,纯碱340万吨;此外,甲醇、电石、尿素等产能扩张仍未停止。

  煤化工发展仍在加快。近年来,各地规划中的煤制油项目总规模已超过4000万吨/年(有的已开展前期建设);拟建和再建中的MTO项目多达18个,能力达1410万吨/年,累计能力已达2800万吨/年;还要新建自行配套甲醇能力4230万吨/年,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甲醇开工率只有50%左右。

  (三)炼油效益大幅下降,开采业投资动力不足

  炼油出现亏损。据统计,2011年前11个月,炼油业累计亏损117.28亿元。炼油效益恶化,最根本的因素是市场价格机制的问题。成本上升使市场价格倒挂。2011年,我国进口原油达到2.53亿吨,到岸均价为每吨772.6美元,比上年涨幅37.0%。受进口油价强劲上涨推动,国内重点企业原油年均出厂价达4935.7元/吨,比上年上涨37.9%;但成品油出厂价涨幅明显较低,重点企业93#汽油、0#柴油年出厂均价涨幅均远不足原油涨幅的1/2,且差距有扩大趋势。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税负较重。炼油业是石油和化工行业的纳税大户,2011年前11个月累计上缴税金3348.82亿元,同比增长3.3%,占石油和化工行业税金总额的43.94%。

  在当前国际油价大幅高位波动的背景下,我国炼油业效益难以实现根本好转和稳定。

  油气开采投资动力不足。2011年,石油天然气开采固定资产投资2720.35亿元,虽然12月份投资大幅增加(当月投资达802.1亿元),使全年增幅达到12.2%,但仍明显低于全行业平均投资增长水平(23.4%);占全行业的投资比重为19.0%,较2010年下降3.4个百分点,比重下滑加快。初步分析原因有两点:一是开采难度加大,成本大幅上升。目前我国油气田很大部分是低渗透和特低渗透油田,经多次采油,成本很高。经初步测算,2011年,我国吨油当量年均生产成本达约2185元,比年初上升16%;供应链成本达约2763元,比年初上升21.8%。2005~2011年,我国石油天然气吨油当量生产成本年均升幅为17.3%;供应链成本年均升幅达22.0%。二是税金增长过快。前11个月油气开采利润增幅为35.4%,而税金增幅则达到61.5%。税金增长很快主要受资源税和特别收益金拉动。油气开采是高投入行业,投资下降有可能对未来油气生产产生长远和重大影响。

  (四)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艰难,对外贸易磨擦形势复杂

  2011年我国贸易救济立案3起,其中就有一起是石化产品。2011年前11个月国外对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实施贸易救济立案14起,其中新立案9起,日落复审立案5起。涉案金额1.86亿美元。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对外贸易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宏观形势。

  2011年贸易摩擦的特点:一是贸易摩擦手段变化多端。除传统的出口补贴、提高进口关税、实施进口禁令外,非关税措施如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已成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发达国家由于经济表现欠佳,冀图通过技术性贸易措施、知识产权保护、碳足迹、社会责任等更加隐蔽、貌似合理的手段,达到贸易保护、刺激本国经济的目的。

  二是涉案国家增多,产品个案间的贸易摩擦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2011年国外对石油和化工行业实施贸易救济调查的14起案件中,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案件有10起。印度、巴西、土耳其、巴基斯坦、阿根廷等是对石油和化工行业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最多的国家。

  三是发达国家更多利用政治、经济等非技术性贸易措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如在“汇率责任”、“顺差国责任”、“能源消费大国责任”、“碳排放大国责任”等方面,故意夸大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意在迫使我国承担超出自身能力的责任与义务。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华为擎云公布2024成绩单:四大行业规模化落地,铸就新质生产力发展新篇 原创 | 安全管理绩效与道德操守的关系
掘金西部新机遇!2025成都国际化工装备博览会盛势启航! 科思创联手广汽集团,聚焦飞行汽车材料创新
WPS 365通过一次性系统建设解决能源企业数字化七大核心问题 董事会变更,Monique Buch被任命为科思创新任首席商业官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