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十二五”规划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背后,依然是各地对煤化工项目的利益诉求与中央节能减排等政策的激烈博弈。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秘书长赵家廉7日对《第一财经日报》称,煤炭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的主体部分目前已基本完成,规划将于2月中旬在国家发改委煤炭司举办的国家煤炭工业座谈会上公布,但目前各界仍对规划中煤化工产业利益有分歧。
地方热推煤化工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本报,尽管规划目前已基本成形,但部分省份煤炭产业政策尚与中央政策缺乏协调;目前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及各煤炭资源省之间,正围绕煤化工问题博弈——一方面是中央政策谨慎收缩,另一方面却是地方规划狂热突进。
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主要包括煤制甲醇、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项目。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邢雷告诉本报,自2009年掀起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大潮以来,山西、河南等大部分产煤省份形成了“大集团、大基地”的产业布局。然而,在煤炭产业集中度获得空前提高的同时,各省也希望各国煤炭企业能将手中握有的财富更多地留在地方。
随即,各省开始收紧煤炭资源的控制权,要求各大煤炭集团开采的煤炭在本地利用转化,从而直接推动了各地煤化工项目的疯狂上马。
煤炭大区新疆此前已在全国率先提出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60%以上,以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政策一出,新疆的煤制天然气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目前已有华能集团、华电煤业、庆华集团等12家企业共14个项目布局在开发条件较成熟的煤炭富集区域。
随后,山西、陕西、宁夏以及内蒙古等地区也闻风而动,先后制定规则提高煤炭就地转化率。
山西更是打出“气化山西”的大旗,鼓励本省的同煤集团与山西焦煤集团大力发展煤制天然气业务。到2015年,烯烃总产能达到340万吨/年,煤制天然气总产能150亿立方米/年。
在诸多发展煤化工的省份中,以内蒙古发展的规模最大。目前国家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甲烷气、煤制乙二醇等新型煤化工五大示范工程均已落户内蒙古。
资源争夺
邢雷向本报指出,煤化工博弈的核心是地方GDP等利益诉求与中央节能减排等政策要求的矛盾。“表现出来就是地方上马煤化工项目的冲动与中央产业规划的谨慎。”他说。
2006年7月,国家发改委就曾下发《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2008年8月和2010年6月,更是分别就规范煤制油和煤制天然气发展下发通知;最近的2011年4月,还下发了《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指出煤化工产业盲目规划、违规建设、无序发展。
发改委不惜下“十二道金牌”遏制煤化工狂热的深层原因,则在于避免严重的产能过剩以及发展煤化工名目之下的煤炭资源抢夺战。
然而,种种努力始终未能有效遏制地方上马煤化工项目的冲动。
根据中国石化工业联合会公布的2011年上半年行业经济运行数据,全国在建和拟建的煤制油项目产能多达4000万吨,煤制烯烃产能达2800万吨,煤制天然气产能接近1500亿立方米,煤制乙二醇产能超过500万吨。各项目产能之和远远超过需求。据悉,晋陕蒙宁新等煤炭资源大省主要煤化工项目均已纳入地方“十二五”规划,成为地方支柱产业。
赵家廉告诉本报,各大煤炭集团此前两年在各省圈到不少资源,今后两年煤炭产能将开始集中释放。欲将资源留在本省,只有建发电厂和搞煤化工两个途径,而后者无疑是效果最好的。
他指出,煤化工投入巨大,导致很多省的煤化工项目已“大到不能倒”。银河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假设每个煤炭集团在“十二五”期间上马一个大型煤化工示范项目,则整个“十二五”煤化工产业投资可能达6000亿~10000亿元。
环境重负
然而,数年之间,环境问题已经不堪重负。邢雷表示,今明两年中国煤炭年产量将接近40亿吨,也会有更多的煤炭流向碳排放严重的煤化工领域。则“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5%”目标的压力会更大。
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一位专家告诉本报,国内试点的煤制烯烃、煤制油等新型煤化工项目的碳转化率一般在40%左右,60%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排放出去。此外,煤化工企业生产过程耗水量巨大,通常转化1吨煤需用水约10吨~15吨,是石油化工项目用水量的3~5倍。中国的煤化工项目广泛集中在煤炭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但这些地区水资源恰恰短缺。
因此他认为,要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全面评价煤化工产品能源利用效率和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