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在稀土争战中做大绿色产业

   2012-02-10 国家石油化工网国家石油化工网

9

    按现有的生产速度,中国的中重类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年至20年,未来中国有可能将变成一个“资源稀缺大国”,对此,中国必须警醒。

    2011年7月5日,WTO争端解决机构于当地时间向WTO成员国散发了关于欧盟和美国诉中国限制9种原材料出口一案的专家组报告,报告称中国限制9种原材料出口不符合WTO规定。

    专家称,这份裁定无疑对中国原材料出口政策是个巨大的挑战。虽然这次案件中不涉及稀土产品,但这次欧美国家“投石问路”的举动得到WTO支持后,很有可能将下一个目标锁定被中国政府管控越来越严格的稀土。   

    曾在2009年6月23日,美国、欧盟正式在WTO框架内向中国提出贸易争端请求,称中国对铝土、焦炭、萤石、镁、锰、金属硅、碳化硅、黄磷和锌共9种原材料采取出口配额、出口关税和其他价、量控制,违反了中国2001年加入WTO时的承诺,造成世界其他国家在钢材(4275,-60.00,-1.38%)、铝材及其他化学制品的生产和出口上处于劣势地位。  

    稀土资源成为各国敏感的争夺焦点   

    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和新能源革命的兴起,广泛应用于信息技术领域和新能源领域的稀土矿产已成为各国敏感的争夺焦点。德国有研究机构称,2020年全球可能爆发稀有金属争夺战。   

    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稀土资源被称为是“工业黄金”,不但是新型电子器件、雷达、导弹制导部件等高精尖产品的关键性原材料,各种绿色技术也离不开它,包括电动汽车的电池、风电的涡轮机、LED灯、节能灯、液晶屏等。时下新能源和新产业作为各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重点,有望成为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而稀土因其特殊的物化特性,注定成为新能源、绿色产业不可或缺的核心资源,正面临着从“工业味精”到“工业食粮”的深刻转变。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说过的这句话一直被业内人士所津津乐道。中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储量30%,长期以来供应了国际97%的市场需求。然而,许多国家坐拥丰富的稀土资源,却拒绝开采和生产。近年来,由于过度开采和无序竞争,中国稀土资源储备大幅下降,1996年至2010年间减少了39%,若按现有生产速度,中国的中重类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年~20年,甚至有一天需要依赖进口稀土。而中国巨大的产能背后一方面是开采无序、环境遭到日益破坏、资源浪费非常严重;另一方面是出口竞争,导致走私严重、价格混乱,竟把与石油相媲美的资源卖了个“白菜价”,中国成了“冤大头”。在全球稀土材料需求量连年增长的情况下,1990年我国出口中低档稀土产品6 100吨,平均每吨价格为1.36万美元。但到2009年,我国共出口稀土冶炼分离产品3.61万吨,每吨平均价格却仅为8 959美元,这确实已是名副其实的“白菜价”。   

    专家预测,稀土将成为21世纪最犀利的经济武器,而中国掌握着这一“武器技术”未来的钥匙。当前,中国日益严格管制稀土的举措,引发西方尤其是日本的强烈不安和惶恐,日美欧等稀土应用大国纷纷联合起来,对中国的“责难”不断升级,上诉到了WTO,并要求各自政府对中国采取相应的贸易报复措施。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