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石油储备可用40天 藏油争议再起

   2012-02-24 国家石油化工网

85

核心提示: 国家石油储备从无到有,储备基地开始在我国版图上陆续布局。 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底我国石油储备规模达3.62亿桶,初步形成约

  国家石油储备从无到有,储备基地开始在我国版图上陆续布局。

  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底我国石油储备规模达3.62亿桶,初步形成约40天消费量的储备能力。这一储备规模与欧美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此前,国务院高层已做出专门批示,要求发改委研究国家能源安全问题。其中,完善石油储备体系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环节。

  受中东、北非地缘政治影响,国际油价呈上涨趋势,这是增加石油储备成本,影响石油储备建设的进程。

  此外,在石油储备体系完善过程中,民间资本一直呼吁'藏油于民',希望得到国家政策及财政支持,但争论始终存在。民资'新36条'细则的落地,或许为其提供机会。

  2020年石油储备规模8500万吨

  我国石油储备体系主要由国家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组成。在3.62亿桶石油储备中,战略石油储备1.42亿桶,企业商业石油储备能力为2.2亿桶。

  目前,我国一期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库容1640万立方米,约1.04亿桶,分布在镇海、舟山、黄岛、大连,已于2009年全部投产。

  业内人士介绍,第二期石油储备共8个储油基地,计划于2012年投产,规划库容2680万立方米,总储存能力达到1.7亿桶。2011年底,已有甘肃兰州、新疆独山子两个储备基地竣工。

  此外,三期战略石油储备工程仍在选址论证中。按计划,三期石油储备工程将在2020年完成,届时国家石油储备能力将提高到8500万吨(5.35亿桶),相当于100天石油净进口量。

  商业石油储备是石油储备体系的重要补充。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建成商业石油储备基地19个,储备规模3495万立方米,约2.20亿桶。

  与国外相比,我国现有储备规模差距较大。国际能源署对成员国的最低要求是,石油储备规模至少是前一年90天石油净进口量水平。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已经超过此标准。

  在石油储备基地建设过程中,除储备基地建设投资外,国际油价是影响石油储备进程的关键因素。

  2月19日伊朗宣布停止对英法两国石油供应,油价随之飙涨。大宗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金银岛分析师莫俊杰说:'受此影响,国际油价达到9个月来最高价位。NYMEX原油期货突破10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达到121美元。短期内,叙利亚、伊朗等地缘政治因素将推高油价。'

  中化石油勘探开发公司高级分析师朱润民预计,'国际油价在今年7月份之前继续上涨,WTI原油可达到120美元/桶,布伦特原油达140美元/桶。'

  高涨的国际油价无疑将增加中国石油储备的成本,低油价增持战略储备的时代一去不返。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曾透露,2009年我国以58美元/桶平均价增持一期战略石油储备。

  争议'民资储油'

  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建设一向低调、神秘。现有储备模式是,以政府为储备主体,国家发改委代表国家出资,国家石油储备中心行使出资人权利。财政负担基地建设投资、油品占用资金和储备基地运转费用,三大石油公司负责操作运营。

  与欧盟等国家相比,这种模式缺少市场化运作,成本高,财政负担大且不公平。为完善我国石油储备体系,国内民营企业和机构一直呼吁'藏油于民',参与石油储备。

  与此相呼应,我国民资'新36条'提出,'支持民间资本参股建设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

  2月21日,发改委召集45部门研究'新36条'实施细则,油气行业是国家鼓励民资进入的重点领域之一。

  就民资参与石油储备而言,目前学界、政府官员内部意见不一。支持者称,'藏油于民'可减少财政支出,又能引入市场机制;反对者的顾虑是,石油关乎经济命脉,且储备成本高、风险大,现有市场条件和政策下,不适合民营企业大规模进入。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毛加祥说:'油气领域是资金、技术、资源密集型产业,个人认为不需要竞争便可提高产业利用效率、国际化水平,发达国家油气产业也只有几个大型石油公司。况且,国内石油市场尚未完全市场化,民营企业进入油气领域应该慎重。'

  另有石油企业政策研究人士坚称:'民间资本进入油气领域不现实。在石油储备过程中,石油收储、轮换需要占用大量资金,风险大。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没有什么利润可言。此前有民企把油罐建成后闲置,由于成本高没有投入运营。'

  油气专家张抗说:'藏油于民是国外其他国家通用的做法。国家规定成品油批发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储运能力,关键问题是民营企业做不做的问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陈永杰认为,民间投资进入油气、铁路等垄断产业之所以障碍重重,原因是'触动现存的利益格局,影响一些既有利益者的利益。'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