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鼓吹中日印减购伊朗原油 中石化称未披露交易数据

   2012-02-23 国际金融报国际金融报

34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从未对媒体、机构披露过任何与原油采购国有关的交易量和价格的数据。”2月22日晚间7时左右,中石化相关人士主动给《国际金融报》记者打来电话回复,“现在市场上出现的与中石化有关的减购数据均不是官方信息,最多是媒体的预计。”

    昨日上午,英国路透社和《金融时报》先后报道称,中国、印度和日本正计划将伊朗石油进口至少削减10%。路透社还援引“中国知情行业官员”的话称,中石化旗下贸易公司——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可能在2012年的供应合约中“将进口减少10%-20%”。

    “姑且不论其他国家,中国与伊朗之间的石油贸易往来一直都是正常的贸易事务。”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震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但在敏感时刻,中国与伊朗之间的交易往往会被国外媒体过分解读,并上升到政治高度。”

    “中国减购”存疑

    中国一直是伊朗最重要的原油进口国。至去年前11个月,伊朗占中国进口原油比例的11%,仅次于沙特和安哥拉,排名第三。美国能源部则估算称,中国是伊朗原油的第一大买家,2011年日均从伊朗进口50万桶原油,占伊朗石油出口的22%。

    所以,中国不出意外地排在了国外媒体减购名单的“首位”。路透社援引行业人士的话称,联合石化2012年进口量将比2011年减少20%,且“多数削减在第一季度”。国际能源署(IEA)2月中旬的报告也暗示,“目前中国从伊朗进口的日均石油量比2011年减少了一半左右。”

    在分析人士看来,相关媒体的预计或有一定道理,因为中国海关最新统计显示,中国1月进口伊朗原油208.391万吨,约49.0727万桶/日,这比中国去年12月的进口量环比下降了14%。

    但在能源专家林伯强看来,就此认定中国全年会从伊朗减购“比较武断”。“首先,1月数据有特殊性,因为至少要去掉春节7天假期的时间。其次,从目前的主流观点看,伊朗和西方国家动武的可能性正在减少。”他说,“此外,出于自身的国家利益,中国没道理抛弃与伊朗长期、稳定的供应合同。”

    对于上述信息,中石化相关人士并不置评,“因为这是商业合同,属于企业的商业机密”。他透露给记者的信息是,联合石化与石油贸易国或企业签署的都是长期合同,其中,伊朗是联合石化“主要的采油国之一”,“到目前为止,联合石化在中东的采购量都很大,比例也不低”。

    除了联合石化外,中石油和珠海振戎也是伊朗石油的主要贸易商。但截至发稿,前者未回复《国际金融报》记者,后者则一直强调“没有这方面的信息对外披露”。

    有意思的是,在西方媒体认定中国减少原油采购的同时,伊朗《德黑兰日报》也报道称,伊朗国家石油公司与联合石化达成协议,“决定今年伊朗向中国出口的原油数量上升到50万桶/天”。

    业内人士认为,“上升”这个词或不准确,因为中国与伊朗的石油贸易最近几年大致都维持在这个水平。王震则表示,从中可看到的信息是,“中国的态度依然是维持正常的进口水平,不大幅增加,也不大量减少”。

    日减购可能性大于印度

    除了中国外,在西方的减购名单中,日本和印度排名第二和第三。有估算显示,日本占比伊朗石油出口14%左右,印度为13%。路透社的计算是,“中、日、印三国的购买量,约占伊朗原油出口的45%”。

    然而,在林伯强看来,印度没必要冒成本增加的风险去寻找其他地区的油源,尤其是,印度的石油消费需求不低,能否短时间内弥补伊朗原油的进口损失尚存疑问。资料显示,在IEA每月的报告中,印度总是与中国并列为原油消费大国。

    “从石油进口多元化的角度出发,伊朗石油是印度的一个可选项。”王震则分析,“作为日本而言,从之前其表示‘将派军舰到波斯湾’的态度看,有可能会配合美国制裁伊朗的政策,作出减少从伊朗进口石油的决定。且从之前的历史看,日本与美国在一些国际事务上的态度高度一致。”

    据日本《读卖新闻》日前援引未具名消息人士的话称,美日两国达成了11%的削减幅度协议。这与本月早些时候坚持引进伊朗原油的表态有明显的反差。对此,政治分析家称,此举确实将避免美国对日本能源企业的制裁,也是日本展开海外金融业务所必需的举措,但却可能让处于困境中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

    “相关消息不管是真是假,‘幕后’推手是美国,目的也无非是给伊朗施压。”林伯强认为,“这意味着,关于伊朗石油出口的争议,实际上就是美国与伊朗及相关的采购国间的博弈。”

    今年早些时候,据外媒报道,美国财长盖特纳访问中国等国期间曾委婉地表达了希望“中国支持其对伊朗禁运”。而珠海振戎也曾被禁止获得美国出口许可和美国进出口银行的资金,原因是美国认为“珠海振戎是伊朗最大的成品油提供商,曾向德黑兰方面销售汽油”。

    “面对美国的压力,中国还是需要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先,考虑到中国的能源安全和石油需求。”林伯强对此认为。

    中石化相关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强调,中东不是联合石化的惟一原油来源。“我们一直在坚持多元化地采购原油。”他说,“目前,东南亚、非洲、南美、北美和欧洲均有联合石化的贸易业务。未来,中石化也将坚持原油采购的多元化战略。”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