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业”上显身手——记塔采一厂天然气处理站钱大琥

   2012-03-06

151

    “在采油厂的‘主业’里,我们的工作是‘副业’,不涉及直接采油等工作,但我们不能因为不是采油队,而不去把工作做好,给采油厂整体发展拖后退。”塔河采油一厂天然气处理站站长钱大琥经常这样告诉自己的职工。在他的带领下,该站连续两年超额完成轻烃、液化气产量,额外创造经济效益几千万,连续两年在采油厂各项指标考核中名列前茅。他本人也荣获塔河2011年采油一厂十大管理标兵“经营标兵”的荣誉称号。

    钱大琥担任站长两年多来,面对站内装置处理气量不足,凝析油来液量减少、密度增加,轻烃液化气产量下降等一系列不利形势,在全站积极倡导“时效=产量”、“时效=效益”的精细目标管理目标,积极推行“三精”管理理念,即“经营管理精细化、生产运行精确化、队伍建设精准化”。全面优化了天然气处理站生产运行管理、设备物资管理、成本预算管理、队伍管理,为完成全站各项生产经营指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在2011年西北油田分公司增储上产劳动竞赛中,他本人荣获“增储上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对于企业来说,良好的安全工作是保障生产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完成各类经济任务指标的根本保障。钱大琥带领全站职工坚持备好“安全课”,唱好“安全歌”,做足“安全文章”。他认真落实上级安全工作部署,在全站大力开展“查找身边十大薄弱环节”、“我要安全”等活动,积极推行“岗位风险识别卡”、“stop卡”、“安全小贴士”、“七想七不干提示卡”以及三卡合一的“七想七不干岗位风险识别卡”,进一步夯实了全站安全基础,也为全站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该站建站三年多以来,没有发生一例安全事故,2011年该站被西北油田分公司授予“安全生产先进分队”的荣誉称号。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面对装置老化等难题,钱大琥带领全站职工按照“能干自己干、能修自己修、能做自己做”的技改创新理念,大力实施技改创新工作,依靠技改,不断追求产量最大化,效益最优化,全力推动四个增效工作。建站3年来先后进行了《脱丁烷塔塔顶液化气冷凝技术改造》、《放空气回收优化改造》等74项技改创新合理化建议,累计创造经济效益2400多万元,他本人也多次获得技改革新奖项。

    (杨建熙)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