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张来斌近日对记者表示,中国应拓展西北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提高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程度。
张来斌表示,2011年,中国原油进口对外依存度高达57%,且中、短期内难以扭转上升态势。这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石油进口安全都造成了巨大压力。
张来斌说,中国石油进口主要依赖海上运输通道的格局正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在中东地缘政治对中国能源安全影响日益加深的新形势下,拓展西北陆上能源大通道对于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日益凸现。
张来斌表示,拓展西北陆上能源通道包括新疆能源基地建设、中亚能源合作深化和向南亚延伸三个组成部分。
首先,新疆是中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和输出基地。目前,新疆原油产量超过全国总产量的1/8,天然气超过1/4,煤炭预测储量占全国总量的四成,随着煤电、煤制油、煤制气等的快速发展,对中国的能源供给能力将会大幅度提高。
其次,中亚既是世界重要的能源生产和出口地区,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合作区。新疆毗邻的中亚-里海含油气盆地及俄罗斯西西伯利亚能源资源极为丰富,仅中亚各国紧邻的里海地区就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有70亿至100亿吨。
第三,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周边国家有着可靠的政治关系和密切的经济联系,因此西北陆上能源通道可向西、向南进一步延伸到里海和波斯湾地区。巴基斯坦政府拟议修建连接其瓜达尔港和中国新疆的油气管道,打造中巴能源走廊;中哈原油管道二期完成后将为中国利用里海周边地区油气资源提供空间。这些项目的建成或进一步扩建,最终可将来自中东、西亚和非洲的油气输送到中国。
张来斌表示,在现有能源供给和输送的基础上,西北陆上能源通道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供拓展。包括:处于建设期的西气东输三线将进一步提高西北天然气运输能力。西三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东至福建省福州市,途经新疆、甘肃等10个省区,干线全长2445公里,设计输量每年300亿立方米,预计2014年投入使用。西三线建成后,将为从中亚引进的天然气增量提供运输保障,同时,也为新疆规划中的每年767亿立方米的煤制气提供部分运力。
中俄天然气管线前景看好。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资源国,中俄天然气合作是战略性合作,拟议了东、中、西三条线路,其中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经阿尔泰边境进入中国新疆、最终与西气东输管道连接的西线是目前双方推进的重点,管线全长2430公里,设计输量每年300亿立方米。
此外,新疆运煤铁路专线建设进入密集规划和实施期。据自治区政府的规划,新疆西煤东运2015年达到1亿吨,2020年达到5亿吨,2025年达到8亿吨以上。
张来斌建议,应建立专门机构统筹协调建设西北陆上能源通道,还应明确政府与企业在对外能源合作中的分工,协调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对外行动。此外,还应统筹规划新疆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全面提升新疆的能源生产和运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