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电石到厂价高达3200元(吨价,下同),而聚氯乙烯(PVC)出厂价仅6500元,每吨亏损1000元。若非烧碱产品利润填补,绝大多数氯碱企业生存命运恐怕都难以维系。”陕煤化集团北元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彦勇近日向来榆林考察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专家汇报情况时这样说。
据他介绍,去年三季度以来,在综合成本不断抬高的情况下,PVC价格不涨反跌,目前出厂价仅为6500元,同比下跌1000元,比去年的最高点下跌1500元,比大多数企业的成本低1000元左右,迫使众多企业减产或停产。
“你们其实正面临包括产能过剩在内的几大问题,企业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否则,不仅会面临巨大的投资风险,甚至可能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石化联合会专家这样告诫企业。
专家们表示,一方面,“十五”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助推乙烯价格攀升,抬高了乙烯法PVC企业的成本,使得电石法PVC成本优势凸显,刺激了电石法PVC新建项目连年增加。尤其是西部煤、盐、石灰石资源丰富的地区,产能增长异常迅猛。统计显示,到2011年底,全国PVC产能已经达到2162.2万吨(其中电石法PVC占比超过75%),PVC年产量1295.2万吨,行业全年平均开工率仅60%。即便如此,西部地区今年仍有众多新建PVC项目投产,产能过剩将更加严重,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那些规模小、工艺落后,能耗高、又无资源优势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另一方面,电石法PVC企业不仅自身能耗高,其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电石也属高耗能、高排放产品。与乙烯法相比,电石法PVC无论能耗、水耗都较高。尤其一些是那些仍然采用内燃炉生产电石和隔膜法烧碱工艺的湿法PVC联合企业,其能耗、水耗不仅较乙烯法高出一大截,也较先进的干法乙炔工艺高出许多。加之相当一部分企业尚未对电石炉尾气和电石渣进行妥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这些企业面临的节能减排压力将日益增大。
“汞污染防治是电石法PVC企业面临的最大考验,甚至关乎整个行业的生死存亡。”石化联合会安全环保部主任周献慧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据她介绍,在生产过程中,电石法PVC企业普遍采用了含汞触媒,我国每年因此消费含汞触媒达1.1万吨,且大多为含汞10%以上的高汞触媒。由于汞排放对大气环境和人畜健康影响很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已经决定2013年初将形成一项具有全球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汞公约》,强制各国汞污染防治与减排。
为大幅削减汞用量和排放量,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文件,对电石法PVC企业用汞情况进行重点监控和防治,并提出到2015年底,电石法PVC企业要全部使用低汞触媒;从2011年3月起,新建、改建、扩建的电石法PVC生产项目必须使用低汞触媒;现有电石法PVC生产装置在未完成低汞触媒替代高汞触媒前不得改建、扩建。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低汞触媒推广应用情况差强人意,部分新改扩项目并未按规定使用低汞触媒。为确保2012年电石法PVC企业低汞触媒使用覆盖面积超过50%和2015年底电石法PVC企业全部使用低汞触媒,环保部将组织低汞触媒使用与汞污染防治工作执法大检查,强制企业按规定使用低汞触媒、上马先进的汞减排设施,相关企业将面临投入运行费用增加和汞减排的巨大压力。
“乙烯及氯乙烯来源多元化是电石法PVC企业面临的又一挑战。”石化联合会科技部主任胡迁林这样告诉记者。
胡迁林说,电石法PVC与乙烯法相比最大的优势是低成本。但随着煤经甲醇制烯烃技术的突破和工业化装置的增多、中东乙烷制乙烯规模的扩大,以及北美欧洲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化开发应用的成功,不仅使乙烯来源多元化,还将打压乙烯价格下行,缩小了乙烯法与电石法PVC的成本差距。尤其是新疆天业集团联手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共同开发的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设备及工艺,由于不产生废渣、废水和废气,又较电石法生产乙炔节能30%~35%,一旦实现工业化,将对电石法PVC企业产生颠覆性影响。
石化联合会专家因此建议,氯碱企业,尤其是西部企业,绝不能凭借手中的丰富资源,一味扩大电石法PVC规模,而应在如何延长产业链,消化现有产能,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经营多元化、产品系列化、差异化上下功夫。否则,现在轰轰烈烈上马的项目,投产之日将成为亏损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