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五公司女质检员高珊:一路芬芳走滇缅

   2012-03-14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记者 高照

226

目前,我国四大油气战略通道之一的中缅油气管道缅甸段建设快速推进。中国石油的管道建设者正忍受高温,把保障我国油气供应的能源动脉延伸到异国他乡。

  管道在建设过程中,涌现出很多令人感动的人和事。这些人多为一线普通员工。他们抛家舍业坚守岗位,他们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他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展现出光辉亮丽的一面。

  2月底,中国石油报“走基层”第三报道组由昆明到曼德勒,沿中缅油气管道行进640公里,深入采访管道建设者。这里向您讲述3名女员工的动人故事,展示她们的真情实感。

我和夕阳有约会

她结婚不到一个月就告别家乡,每年在家仅一个月;

  她长期奔波在施工一线,被烈日晒得黝黑,依然说“来这后悔一阵子,不来后悔一辈子”。

除了整理大量数据的工作外,高姗每天要在这样的陡坡上走十几公里。

3月2日,缅甸眉谬,夕阳西下。在管道五公司G203机组的施工地——“49号桩五连坡”上,中缅油气管道的一位“缅甸女质检员”停在山坡稍作休息,痴痴地望着夕阳。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一抹甜蜜的微笑掠过她的嘴角。

她叫高姗,是管道五公司G203机组的质检员。她皮肤黝黑,瘦削的身体在红色工装里来回晃荡。

去年9月7日,高姗在老家黑龙江完婚;当月22日,她就起程奔赴缅甸。新婚还不到一个月就出差,一走就是近一年,丈夫不埋怨吗?

“他不敢。他走得比我还早呢。”高姗笑道。丈夫胡凯江去的是西气东输二线南宁支干线。

高姗和胡凯江从东北石油大学毕业后,来到管道五公司工作。2006年,两人开始到兰银管道上线工作。西二线西段、东段的工地上都有他们的身影。

管道建设项目时间长,开工时员工上线,竣工时才能回家。其间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两年,尤其是国外项目,中途回家探亲的机会很少。有时,两人不在一个项目工作。他在家时,她在施工现场;她在回家的路上时,他已再次出发。即便在一个项目工作,他们也经常是一个在项目部,一个在机组,一年能聚在一起的时间就一个月。这也是他们在2007年就登记结婚,4年后才举行婚礼的原因。

高姗给记者留下的印象是阳光、健康、踏实。

来到缅甸后,高姗更忙了。G203机组被拆分到几个工地施工。所以,她不仅要干质检员的活,而且要干技术员的活。

在G203机组的施工地,有5个首尾相连的陡坡。每个坡的坡度约为30度、高几十米。由于陡坡途经中缅油气管道线路的第四十九号桩,所以被称为“49号桩五连坡”。在暖风和尘土的裹挟下,记者翻过3个坡就花去半个小时,累得汗流浃背。高姗每天要顶着烈日,在“49号桩五连坡”上走两三个来回。时间一长,皮肤黑得就像当地缅甸人。监理、甲方员工初见她时,都笑称她是“缅甸女质检员”。

每天19时,高姗才能返回驻地。报进度、整资料、输数据……所有工作结束,已经到半夜。高姗习惯性地打开QQ。当发现丈夫没在线也没留言时,她有些失落,心想:加班一定没结束。

电话也是联系两人的纽带。但在缅甸,电话线路出问题是常事,并且,两人同时有空的机会不多。上次通话,还是一个多月前过年时。当时,高姗决定在除夕前两天打。因为她知道,除夕当天,往家打电话的人会排很长的队。

早已知道管道员工辛苦的胡凯江,在高姗参加第一个项目时就反对。理由很简单:女孩子不该那么苦,要过规律的生活,将来有了孩子,还有时间照顾。高姗的父母和妹妹也“轮番轰炸”,劝她早日告别这种没日没夜的工作。妹妹还从青岛赶到任丘,只为阻止高姗去缅甸。

执拗的高姗顶住压力,坚持认为“年轻人在基层锻炼是一生难得的机会”。

“来这后悔一阵子,不来后悔一辈子。”高姗说得很轻松。

现在,高姗每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看着夕阳落山时。她和胡凯江谈恋爱时,就到很多地方看过夕阳,还拍了各种夕阳的照片。高姗觉得,这是他俩最浪漫的约会。工作后,他们约定,想念对方时就看看夕阳。

高姗说,看见夕阳,就像看见了他。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