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与地方国企博弈 稀土南北整合战打响

   2012-03-29 国家石油化工网国家石油化工网

37

    稀土南北整合,又一次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今年两会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为了珍惜我国宝贵的稀土资源以及可持续利用,全国稀土企业将整合组建为2—3家大型企业。

  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争夺“地盘”的稀土拉锯战由此拉开了序幕。目前参与稀土“争霸”的候选人既有中央企业,也有地方巨头,它们各有优劣,谁将笑到最后,一时还难见分晓。

  在中央军团中,中国五矿、中国铝业、中国有色集团可谓三强鼎立,个个“膀大腰圆”,欲摩拳擦掌争夺一席之地。再看地方军团,坐拥国内第一大稀土矿——白云鄂博、丰富资源的包钢最被业界看好,其次是广东广晟和赣州稀土,然而,在整个北方轻稀土行业几乎由包钢一家独大,其成为北方霸主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在美国、欧盟、日本联手向WTO提出针对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的贸易诉讼后,中国政府势必加快正在进行中的国内稀土企业整合进程,尽快结束稀土行业无序竞争的乱局。

  北方集团组建方案初成

  近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经信委获悉,由内蒙古经信委会同相关企业制定的《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建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组建方案》 已提交工信部,工信部回复意见,原则同意方案提出的稀土企业集团组建步骤。

  《组建方案》提出,整合涉及资源以我国北方轻稀土为主,将由内蒙古包钢集团公司牵头,联合甘肃稀土集团公司,吸收四川、江西、山东等地骨干企业共同发起设立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整合中体现国家控股、多元化投资,坚持控制总量和优化存量,加快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提升开采、冶炼和应用技术水平,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提高稀土行业集中度。”内蒙古包头市经信委一位官员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组建方案》明确表示,整合后的企业集团将借鉴国际三大铁矿石经销商的模式,并考虑实施跨国经营,初步建立起北方地区规范有序的稀土资源开发、冶炼分离和市场流通秩序,促进我国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

  工信部就《组建方案》提出以下意见:支持以包钢集团公司为主尽快组建中国北方稀土企业集团,但新组建的集团公司要体现国家控制力,要有一个合理的股权结构,如何优化新公司的资产结构还要进一步研究;原则同意方案提出的稀土企业集团组建步骤,应先易后难、整体推进,先完成区内企业整合工作,然后再联合其他省区企业。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在美日欧宣布将向WTO投诉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的特殊背景下,我国稀土行业的整合行动更加引人关注。

  “在目前的稀土企业整合过程中,已经出现关停落后产能判定标准不一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央企之间、央企与地方企业都可以相互持股,通过股份制方式吸收各地方的企业,包括私人企业参与整合,提高规模经济的水平。”业内专家告诉本报记者。

  据悉,按照工信部、国家稀土办的要求,内蒙古自治区经信委正在抓紧落实,尽快完善中国北方稀土企业集团组建方案,同时完成自治区稀土上游企业整合淘汰工作总结,并上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专营制度博弈定价权纷争

  继盐业和烟草业实行国家专营之后,稀土行业也将被纳入“国家专营”的范围。稀土专营制度,这个对稀土生产和开发有着重要影响的国家政策,在稀土南北整合过程中一直备受社会和行业的高度关注。而在此之前,这一专营制度被外界纷纷传闻于去年开始实施,目前,又传出“可能将于2012年6月在中国稀土的主产区内蒙古和四川率先试点”的消息。

  业内人士指出,稀土专营制度的背后反映出央企与地方国企利益的纷争。

  “稀土南北整合以及专营制度本身就是央企与地方国企利益的博弈过程,当两者在实际过程中碰触利益纷争的时候,将导致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国企产生抗拒心理并付诸实际行动,最终在利益分割上难以达成合作是导致整合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由于背后的利益纠纷复杂,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平衡各家利益。”一位业内专家向本报记者表示。

  2011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已经明确提出,要建立稀土开采、冶炼分离、产品流通台账和专用发票管理制度。

  不管怎样,在稀土专用发票的适用阶段,稀土专营体系的覆盖范围目前尚存争议,业内普遍担忧如果专营体系包含整个下游产业将会引发新的混乱。

  从目前来看,地方政府掌握着本地稀土资源,而地方官员往往都抱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理,面对强大的央企,他们纷纷打出“稀土保卫战”的口号支持本地企业,地方稀土企业具有“主场作战”的优势,也许会让原本牛哄哄的央企也一筹莫展。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