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PET)是重要的大宗化工消费品,2011年全球需求高达5500万吨,预计未来8-10年速仍4.9%,是GDP的1.5倍左右。
我国作为纺织服装出口大国,同时食品饮料消费快速增长,预计2015年PET消费量将达到2600-2800万吨。
PET产业链包括PTA、乙二醇、PET、涤纶和纺织服装等。
近年来,国内PTA、PET和涤纶产能迅速扩增,国产化进程全速推进。而乙二醇受制于石油原料的不足和煤制乙二醇工艺的进展曲折,产能迟迟未能大幅增长,目前进口依赖度在60%以上,如果不考虑煤制乙二醇产能扩展,未来3-5年内难以有明显改观,庶几成为PET产业链国产化的最后堡垒。
全球供需趋紧,最后一击正当其时
全球PET需求以每年5%以上的速度稳健增长,亦即每年110-120万吨,主要依靠亚洲和中南美洲新兴市场拉动。欧美产能的逐渐关停将使全球产能过剩的趋势逐渐缓和。基于中东廉价乙烷的低成本乙二醇受到边际增量有限、开采成本提升等因素影响,对全球乙二醇价格的打压效应或未可过度解读,全球乙乙二醇景气度预计将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
“十二五”阶段将是我国乙二醇自给率不断提高的时期,目前,国内乙二醇装置基本均为石油路线,成本领域不具备任何优势,依靠石油法大量扩产解决对外依存问题是不现实的。因此,我国要实现乙二醇自给,必须依靠煤基乙二醇工艺的发展。
煤制乙二醇:进展千呼万唤,又临突破关口
丰富而廉价的煤炭资源奠定了我国大力发展煤制乙二醇工艺的基础。在现有的四类二醇生产中,煤制头成本在3744元/吨左右,远低于基于国内乙烯原料的石油法和天然气法,仅较之中东乙烯法为高。考虑运输和关税成本和稳定供应因素,其竞争力殊不弱于中东乙烯法。
我国是煤制乙二醇工艺开发的国际先驱,丹化科技是首先尝试工业化突破的企业。由于催化剂和装置等一系列原因,工业化进程历尽曲折。近期,丹化科技和华鲁恒升的装置又到了技术可能突破的关键时间窗口,不妨拭目以待。
投资思路:把握预期容量,关注安全边际
目前,拥有或规划煤制乙二醇产能的上市公司包括丹化科技和华鲁恒升。乙二醇业务短期对两家公司均无法贡献显著业绩,因此我们认为关键的问题在于谁能够率先突破、迅速成长,成为龙头。投资思路在本质上也就转化为寻找潜在的行业龙头,并估算其潜在的市场容量的问题。预计未来行业龙头相关业务价值在150-300亿市值。同时,其他业务带来的安全边际也只值得考虑的问题。我们认为丹化科技短期内弹性具有优势,而华鲁恒升的技术实力和安全边际则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