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净利润逼近中石化 中石油、中石化拓展新来源

   2012-04-09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时报

30

    中石油、中石化拓展利润新来源  

    三大石油公司中规模最小的中海油,2011年净利润再度逼近中石化。

  年报显示,按国际会计准则,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分别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29.61亿元、716.97亿元、702.6亿元。其中中石油成为唯一净利润同比去年下降的企业,降幅为5.0%,中石化同比略增1.4%,中海油则大增29.1%,增速再创历史新高。

  市场观察人士称,如不考虑中海油、康菲蓬莱油田漏油对其产量的影响,今年中海油年报本来或将更漂亮一些。中海油称,漏油事件令其每日减少约2.2万桶的原油产量。

  受炼油板块亏损严重影响,中石油和中石化纷纷拓展新利润增长点,如成品油销售环节和下游精细化工。

  炼油亏损958亿元

  未受炼油板块拖累的中海油,在加大上游勘探开采力度后,净利润已逼近国内第二大石油公司中石化。

  年报显示,中石油和中石化受国际油价高企、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到位等因素影响,炼油板块继续亏损,中石化亏损358亿元,中石油亏损600.8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石化生产成品油1.28亿吨,远高于中石油的8715.0万吨,但其亏损额却大大低于中石油。

  卓创资讯分析师张斌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分析说,两家石油公司加工原油成本不同,中石油参考大庆原油价较高,而中石化多加工进口原油,价格相对较低。

  去年全面开征石油特别收益金,进一步压缩了三大石油公司上游勘探开采利润,其中2011年中石油的特别收益金从2010年的521亿元增长到1024.58亿元,中海油上缴319亿元,中石化为376.82亿元。

  中宇资讯分析师王金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2011年中海油石油产量258.5百万桶,中石油有886.1百万桶,中海油的原油开采量比中石油少,因此受到特别收益金影响要低许多。

  后市难言乐观

  随着特别收益金征收起点从40美元/桶上调到55美元/桶,中石油和中海油税收成本或将下降。

  张斌认为,这将有利于增加两家石油公司,特别是增加中石油上游勘探的净利润。

  而以下游炼化见长的中石化,2012年下游化工板块对炼油亏损的弥补作用将被削减。

  王金涛向本报记者分析说,受全国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一季度化工领域下游需求不振,如果全年经济未见明显起色,下游化工板块的整体盈利将受较大影响,今年需求面对石化企业利润影响要多于税收层面。

  中石化上海石化董事长戎光道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如果国家不能及时调整成品油的价格,在国际油价继续高企的背景下,炼油企业的利润将继续萎缩,亏损的现状很难得到明显改观。

  戎光道说,自2008年中央财政对深陷亏损的两大石油公司补贴后,最近几年,国家再未对炼油企业的亏损进行补贴。

  3月下旬国家发改委年内第二次上调油价,随后不久,国家财政部下发《关于做好成品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资金发放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财政部关于预拨2011年度成品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的通知》,做好出租车、农村客运等行业预拨补贴资金的发放工作。

  寻找新利润增长点

  为弥补炼油板块的亏损,中石油和中石化纷纷寻找新的利益增长点。

  年报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中石化拥有加油站30121座,其中特许经营加油站从2010年的515座锐减至2011年年底的15座,而中石油拥有加油站19362座,其中特许经营等非资产型加油站仍有570座。

  王金涛认为,中石化“调整营销结构”,实际是减少批发和直销份额,提高零售市场份额。 “未来成品油改革逐步市场化,国际油价的涨跌或使得国内零售价格调整频繁,零售业务无疑将是中石油和中石化争取利润的重要板块。 ”

  年报显示,2011年中石化成品油的零售量占其国内成品油销售总量的66.31%,较2010年增长近4%,而直销和批发量均有不同幅度下降,其中汽油、柴油的零售量均大幅增加,批发量却同比大幅减少。

  非油业务成为油公司另一个利润增长引擎,在国内拥有约19200座便利店的中石化,2011年非油品营业额实现人民币82.6亿元,同比大增44.2%,这些便利店大多开在加油站内。

  张斌担心,随着两大石油公司在成品油销售领域的扩张,以及减少外销成品油数量,民营加油站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压,“批油难或将成常态”。

  中石化还在深耕来钱更容易的化工领域,上周中石化与沙特基础建设投资公司合资建设大型石化项目——中沙(天津)石化26万吨/年聚碳酸酯项目开工,此前双方已在当地建100万吨/年乙烯项目。中石油近年上马不少化工项目,特别是大化肥。

  戎光道说,通过生产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可弥补部分炼油板块的亏损。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