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2011年,中石化、中石油的成品油批发量大幅萎缩,零售量大幅增长,与此同时,两大巨头旗下的自营加油站数量迅速增加,光是中石化的加油站就增加了505座。两大巨头均在年报中表示,2012年将进一步减少成品油批发,增加直销和零售的比重。
石油巨头减少成品油批发,可不是要将批发市场拱手让给民营油企,而是要把成品油更多地供应给旗下的加油站,或者直接销售给用油大户,以增加自身零售比重,扩大零售市场份额。根据成品油定价机制,成品油最高批发价按最高零售价每吨倒扣300元确定,即每吨成品油至少有300元的批零差价,石油巨头增加自身零售比重,就是要把这一块利润更多地收入囊中。
显然,石油巨头的这一策略,与近年来他们动不动对民营加油站“限供”、“断供”一脉相承,无论从目的还是结果来看,此举一方面会强化石油巨头在零售市场的支配地位,另一方面使得民营加油站的生存空间更加逼仄。
石油巨头在零售市场上强势扩张、攻城略地,所到之处必定哀鸿遍野,民营加油站或将面临新一轮的倒闭潮。2008年,因被石油巨头卡住“油脖子”,全国约三分之一民营加油站倒闭。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每出现一次“油荒”就会有一批民营加油站倒下,而很多倒下或陷入困境的民营加油站,正是石油巨头“收编”的对象。据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会长赵友山透露,民营加油站所占比例近年来持续下降,目前仅占46%,实际销售量可能不到三分之一。
石油巨头强势垄断着原油开采、进口、炼化以及成品油批发环节,现在,他们又要将成品油零售市场完全变成自己的地盘。如果他们大功告成,则整个石油产业链将彻底“江山一统”,形成牢不可破的垄断堡垒。到时候,消费者不大可能找到便宜一点的加油站,降价促销之类的好戏更不可能上演。
2005年2月,国务院颁布“非公36条”;2010年5月,国务院颁布“新非公36条”,主题都是放宽准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温家宝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前表示,今年上半年一定要把“新非公36条”的实施细则制定出来。中央的政策很明确,然而,民资进入垄断行业面临的是“玻璃门”、“弹簧门”。就石油行业而言,大门确实是敝开的,可门口站着两个彪形大汉,不让人进去,一些民资好不容易挤进去,但没水喝、没饭吃,只得灰溜溜地败出门来。
石油行业的垄断,放在桌面上的最大理由是“石油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好吧。从原油到成品油批发均由石油巨头垄断经营,足以保障“能源安全”了吧?至于成品油零售,则完全可以交给民间资本经营,让他们也有一块市场膏腴之地。所以,石油巨头在成品油市场的垄断扩张应受到遏制,至少应对其市场份额予以限制,甚至应让其逐步退出成品油零售市场,给民资进入和民营加油站生存留下空间石油巨头控制着油源,让民资与他们在零售市场上竞争,相当于让平头百姓与手握大权的官员在商场上竞争,不可能公平,不可能破除垄断,结果只会加剧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