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伊朗与“P5+1”(美、俄、英、法、中+德)关于核问题的初次会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结束。从目前反馈的信息来看,会议并未取得任何实质性结果。不过从与会各方反映出来的态度,似乎颇有好转之象。
笔者认为,从本次会谈的整体情况看,基本确定了伊核问题的行进方式,目前已经基本排除了武力摩擦的可能性。而从伊朗态度的转变上来看,西方的制裁也开始逐步显效。从上周伊朗开始以延长付款期等优惠方式促销原油的情况来看,目前伊朗压力也在逐步显现,可以预见的是,本次伊朗核危机中双方的对抗态度将持续弱化,局势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在逐步缩减。
回归到能源市场本身,笔者预计,从目前伊朗核问题进程来看,后期继续激化的可能性较小,而出现伊朗原油出口被全面禁停的情况并不存在。国际市场原油供给不会受到突发性影响,而仍将沿着目前既定的路径运行,7月之前欧盟将完全停止进口伊朗原油,中韩印仍将持续削减进口。
从目前的供给格局来看,自年初以来,伊朗原油产量和出口已降低20万桶/天,预计在7月份之前,仍将持续降低40万桶/天。而从目前OPEC整体产能情况来看,伊朗原油并不存在缺口;3月份OPEC总产量较年初增长50万桶/天,而沙特产量并未出现增长,主要来自于利比亚和伊拉克产能的恢复,目前沙特仍有近280万桶/天的闲置产能。沙特石油部长近期连续两次表示,沙特有能力在一个月内将产量提升200万桶,并在3个月内再度提高70万桶。而从历史上来看,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时,沙特曾在3个月内将产量提高270万桶/天。目前沙特的闲置产能足以快速填补伊朗在7月份欧盟制裁生效后所转移的原油需求,市场不会存在原油供给的短缺。
而从目前的需求情况来看,欧洲经济疲弱,能源消费持续萎缩;美国虽进入汽油消费旺季,但成品油消费仍处于历史同期低位。全球一季度石油产品总消费量8940万桶/天,较去年四季度下滑逾30万桶。而美国能源部在最新一期的报告中对2012年全球原油供需进行了总体预估,消费增长仅为89万桶/天,供给增长则达到181万桶/天,相较于过去3年的紧平衡状态,今年能源市场整体供需格局将会较为宽松。
因此,随着市场对于伊朗局势可能进一步升温的担忧情绪的逐步释缓,上周伦敦纽约两地原油价差也收敛至18美元/桶下方;即便是上周初伊朗高调宣称对西班牙和德国等国实施禁运后,油价也并未受到明显影响。从原油远期结果来看,布伦特1208与1301合约价差也自月初高位3.8美元回落至2.6,暗示伊朗局势的影响已逐步缩小。
综上,笔者认为本次伊朗核问题会谈虽无实质性决议,但从会议透露出的信息可以看到,问题的解决将回归至会谈的方式进行,局势进一步激化或发生军事摩擦的可能性基本被排除。而从国际原油市场目前的供需格局来看,在伊核问题不会发生进一步恶化的情况之下,整体将进入供过于求的阶段之中。笔者预计,在4月份美国炼厂旺季前期备货结束之后,市场消费的疲弱将会逐步显现,预计届时油价将出现较明显的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