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我国部分地区春季农业生产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农资销售也进入旺季。记者近日在山东德州、聊城等地采访时了解到,随着农业生产高峰期到来,主要农资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旺季涨价”问题再次凸显。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部分地区“卖油盐酱醋的小卖部也能兼卖种子化肥”,农资市场“多乱杂”现象较为普遍,宜通过设立许可经营制度提高农资经营门槛,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
主要农资价格稳中有涨
陵县是山东产粮大县,全县59万人口中近八成是农业人口。从事种子行业20多年的陵县金马种业有限公司经理马朝说,目前小麦种子价格为1.8元/斤左右,比去年同期上涨0.1元;单粒精播的玉米种子每袋普遍上涨3至5元。陵县乡村植保农药销售中心高级农艺师王兰英反映,目前当地农药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个别种类有所上涨。
据山东省农业厅统计,今年一季度,山东化肥价格同比涨幅依然较高。其中,尿素平均价格2223.94元/吨,同比上涨10.46%;复合肥价格持续上涨,平均价格3197.92元/吨,同比上涨9.03%;磷酸二铵价格稳中有涨,平均价格3584.01元/吨,同比上涨8.08%。
近期,为减少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央和地方财政给农民追加了部分补贴,但一些种粮大户还是有所担忧。
山东省临沭县大兴镇43岁的刘文献目前负责1599亩承包耕地的农业生产工作。“最近化肥、柴油和部分农药价格都涨了,跟去年比,每亩小麦追肥要多花2元,用油多花5元,除草剂每瓶多花1.5元。”刘文献说,幸好两个月前以每捆50元的价格提早买下了100捆地膜,现在每捆都涨了5元。
在刘文献看来,国家和省级财政追加的补贴虽是一场“及时雨”,但不断上涨的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正在蚕食惠农政策带来的好处。
化肥行业遭遇“量价齐涨不增收”
眼下的春耕春种时节正是用肥高峰。记者在占全国复合肥产能1/3的化肥生产大县山东临沭县采访时了解到,此轮用肥高峰期,化肥行业遭遇了“量价齐涨不增收”的尴尬。
目前,临沭县共有复合肥生产企业30家,年生产能力超过1300万吨。“最近10天,化肥销量和价格都是一路上涨。”临沭县经信局肥料产业整合提升科科长王金部说,清明节一过,山东春耕春种进入用肥旺季。硫酸钾型和脲甲醛复合肥今年一季度销售良好,销量提升了30%,价格也略有上涨。
虽然“量价齐涨”,但化肥生产企业利润却受到挤压。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宏坤说,不少化肥企业由于库存、产能有限,大多“随行就市”,容易受到原料和运费成本增加的影响,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此外,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在缩减化肥行业的盈利空间。陈宏坤说,一些企业不断追求产能扩大,却因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普通复合肥销量不畅、生产成本增加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开工不足,经营惨淡。
据介绍,今年一季度临沭县化肥企业销售纯利润由60元/吨下降至38元/吨,降幅达36.7%;全县30家规模以上复合肥生产企业中,第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同比负增长的有10家,占到1/3。
农资市场“多乱杂” 需“提门槛”“增补贴”
不少基层农业干部和农资经销商反映,在国家取消农药经营许可制度之后,近些年经营种子、化肥等农资不必再经过有关部门审查许可即可随意销售,部分农资质量安全堪忧。
山东多位农资经销商表示,目前市场上化肥、农药只要申请到“代理资格”,谁都可以卖;只要是包装完好的品牌种子就可以销售,甚至出现了“卖油盐酱醋的小卖部也能兼卖种子化肥”等现象,农资经销商“多乱杂”“小而散”问题突出。
山东省陵县农业局副局长张怀友告诉记者,以陵县的化肥经销为例,仅县城内就有30多家化肥经销商,乡镇一级大约有160家经销店,村一级还有些农户也卖化肥,陵县有989个自然村,每个村都能有两三户卖化肥的,这样就有近2000家。
不少人士认为,农资市场“多乱杂”导致部分农资质量安全堪忧。据山东省农药检定所此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山东省内有145家农药企业被假冒生产,约占正规企业的40%。
业内人士认为,针对目前农资“旺季涨价”、市场“多乱杂”等现状,国家需进一步加大农资补贴力度,以防农民增收被农资涨价所抵消。同时,从长远发展来看,应提高农资市场准入门槛或设立经营许可制度,规范农资生产和销售市场,保护农民和正规农资企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