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向媒体透露,天然气十二五规划正式文稿已经成形,正在等待国务院常务会议审批,预计不久后将对外公布。
而这也是关于天然气的首次专项规划。值得关注的是,在天然气十二五规划发布的同时,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方案也有望随后推出。
十二五期间天然气消费翻番
自产无法满足仍需依赖进口
有数据显示,预计到2015年,我国天然气供应结构为国产气1700亿立方米,净进口900亿立方米,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2600亿立方米,占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则将从目前的4%上升至约8%.国内天然气产量有望达到1850亿立方米,供需缺口达750亿立方米。这就要依靠进口天然气满足国内需求。
近几年,我国天然气的消耗量日益增长,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一季度表观消费量39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9.7%,而国内天然气产量同比仅增长7.3%,为288亿立方米。在此情况下,一季度来自中亚天然气管道和LNG(液化天然气)的进口天然气大幅增长65.5%.
卓创资讯分析师李凌轩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天然气供应70%以上为自产,但是,十二五期间,在节能减排、调整经济结构的大环境下,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将会快速增长,加大进口成为弥补缺口的重要措施。2011年7月中国进口天然气/产量的比例拉升至40%,2011年下半年,这一比例一直保持在30%以上。
同时,他指出,进口资源大量涌入中国,也令非市场化的天然气产品面临市场经济的挑战。据卓创资讯了解,国内天然气价格相当于同等热量油品价格的30%,而国际上天然气价格约为同等热量油品价格的60%.
由于国内天然气价格过低,进口价格高于国内价格,2011年中石油天然气与管道板块实现利润155.3亿元,同比下降23.9%,其中销售进口天然气、液化天然气(LNG)累计亏损214亿元。
李凌轩指出,随着十二五期间天然气消费的不断增加,不解决进口倒挂的问题,恐怕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天然气市场。如此一来,推行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也势在必行。
统计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天然气产量年均增幅为13.74%,预计未来五年将保持在13%-15%的增长水平;然而,这相对国内消费年均25%的增幅依然相差甚远。
有分析师指出,想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配合充足的天然气气源供应和有竞争力的市场定价。通过大规模进口、开发非常规天然气等方式来增加天然气供应,是推进未来几年天然气市场发展的必经之路。
天然气定价机制逐步改革
或借鉴两广推广模式
一直以来,国产天然气并没有统一定价机制,主要是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方法:天然气价格分为出厂价、管输费、城市门站价和终端用户价等四个环节,定价以行政为主、市场为辅,由政府部门根据生产与供应成本再加合理利润确定。
生意社能源分析师周翠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定价机制是稳定的定价方式,它无法有效反映市场需求变化,无法反映其他可替代能源的替代效应对天然气价格的影响,因此不利于体现不同气源不同的价格竞争力,通常会引发'一气一价'、'一地多价'、'进口倒挂'等问题。
与此同时,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2011年12月26日,广东和广西开始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试点。
业内一致认为,这是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信号。按照试点方案,两广的天然气定价将以上海的燃料油和LPG(液化石油气)的价格作为参考,再加上管道运输和其他管理费用等来综合制定。价改后的广东天然气门站销售价格为2.74元/立方米,广西的门站销售价格为2.57元/立方米。而国内其他地区天然气门站价格仍维持在1.8元/立方米到2.3元/立方米中间。
改革效果到底如何?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宛学智向记者表示,两广的天然气改革迄今为止不足半年,效果尚不显著。
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两广的天然气改革在由成本加成的政府定价向市场净回值法定价的过程中,基本上确保了价格的稳定,未对天然气供应产生较大冲击。同时,改革过程中天然气上下游主体的利益分配更加均衡,各方主体的利益得到了尊重。
对于天然气改革,业界还是很看好的。3月29日,在中石油香港举办的2011年业绩发布会上,中石油总裁周吉平表示,国家发改委今年会加大天然气价格改革机制的调整力度,将在广东、广西两省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到全国范围。中石油正积极配合国家发改委,研究和推动此项工作下一步的推广。
有多位业内人士也向记者透露,天然气十二五规划发布的同时,有望推出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但是,天然气价格市场化会导致天然气价格上涨,考虑到市场的承受能力,需要一个逐步推出的过程。
此外,中投顾问研究员宛学智还指出,两广地区的天然气主要依赖进口,对国际价格的变动更加敏感。而不少省份的气源主要来自西气东输,二者的价格以及运输距离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是天然气改革中必须注意的方面,不能照搬照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