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煤气化技术攻克世界难题

   2012-05-22 中国化工报姜小毛

24

  5月21日,江西昌昱实业有限公司正式对外宣布,其自主研发生产的全球首套大型常压固定床烟煤富氧连续气化炉装置在新疆准东五彩湾煤化工基地投运成功,单炉发气量超过13000标准立方米/时,结束了世界上常压固定床不能直接使用烟煤制气的历史。

  整套系统采用DCS控制,实现了自动加煤,自动测炭层及自动下灰,装置的生产工艺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流化床和气流床水平,攻克了固定床能耗高、污染重的难题。

  据昌昱造气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杜始南介绍,整套大型固定床烟煤富氧连续气化炉装置经过5个月的连续生产运行,发气量、吨氨煤耗、气耗、氧耗均达到并优于设计能力,实际运行效果达到国际先进气化水平。吨氨耗块煤1.6吨,吨氨耗纯氧575标准立方米,其中耗空分提供的纯氧464标准立方米;吨氨耗入炉蒸汽2.1吨,其中夹套、废锅自产蒸汽1.1吨。蒸汽分解率约45%,灰渣残碳低于10%。

  杜始南告诉记者,该套装置设计以新疆烟煤为原料,20台直径为3.6米的大型常压固定床造气炉,采用富氧连续气化工艺,制取合成氨所需要的半水煤气。这在我国煤化工领域,特别是化肥行业是一次大胆尝试,是国内乃至国际常压固定床气化技术首创。大规模生产运行结果表明,大型常压固定床富氧连续气化工艺与传统的间歇制气相比,具有流程简单、煤种适应性广、产气量大、各项消耗低、节能环保等优点。

  据昌昱公司副总经理贺光辉介绍,与国外粉煤气化技术相比较,常压固定床富氧连续气化技术投资少,见效快。以年产20万吨合成氨的煤制气规模为例:常压固定床富氧连续气化投资不到粉煤气化的1/6,不足水煤浆气化的1/4,建设周期比粉煤气化减少33个月以上,比煤浆气化少30个月以上。

  据了解,富氧连续气化用的无烟粉煤范围较宽,不受限制,可以就地取材生产,生产成本低。其吨氨生产成本比间歇气化炉、水煤浆气化和其他粉煤气化低100~200元,而且生产调整周期短,实现了零排放、无污染,技术更新简单易行。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进车用材料闭环再生,科思创推出采用报废车灯回收制成的消费后再生(PCR)聚碳酸酯系列 新品上市|FLIR Si2x系列防爆声学成像仪,引领工业安全检测新潮流!
汉威科技激光器、光电传感产品集中亮相慕尼黑上海光博会! 康士伯数字携手客户共赢共生,共绘数字化转型新蓝图
王钰:突破智能化边界,引领化工行业新纪元 华为擎云公布2024成绩单:四大行业规模化落地,铸就新质生产力发展新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