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家能源安全基金会主席康斯坦丁·西蒙诺夫
在俄罗斯新一任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Putin)以“组阁”为由,宣布无法出席定于5月18日至19日在美国马里兰州戴维营举行的八国峰会之后,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代替普京前往赴会。这是俄方1998年正式加入G8集团以来俄总统首次缺席该组织峰会。一些专家表示,将于6月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有可能成为普京当选总统后的首次出访。尽管据分析称,普京首次出访的国家也很有可能是独联体国家,但访华仍将成为普京第三次进入克里姆林宫后的首次重要出访。
从一方面讲,应该对此保持冷静,这只是某种意义上的政治象征,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讲,这类政治象征往往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会引发各界高度关注。显然,普京已经表明其新总统任期内的首次出访不会是美国,或者更广泛地说,甚至不是某个西方国家。这貌似是简单的政治活动,但却与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密不可分。普京公开表示首次出访选择的非独联体国家为中国,而非美国,这使人联想到俄罗斯外交政策、对外经济及对外能源政策在未来的优先发展方向。
目前,俄罗斯国内的石油生产已达到极限,而天然气开采情况也不稳定。俄罗斯对中方示好,并表示愿意扩大对华石油出口,而在开采量不增长的情况下,这意味着将从其他方面获取石油以保证对华供应。几乎没有人注意到,今年年初俄罗斯方面开始减少通过“友谊输油管道”对捷克供应的石油。有人将此解释为“波罗的海输油管道二期工程”将启动,旧输油管道的石油供应将转移到新管道。然而这已经远非俄罗斯第一次表现出没有能力保障对欧洲的石油供应,敖德萨-布罗迪输油管线也面临这种情况。阿塞拜疆通过该管线向包括白俄罗斯在内的国家输油。最初,俄罗斯也曾通过该管线向乌克兰敖德萨输油,再通过油轮经黑海将石油运往欧洲,然而如今这条管线却要改道。据分析,乌克兰方面更改这条管线并非出于政治考虑,前总统维克多·尤先科(VictorYuschenko)执政期间曾多次表明管线将改道,然而改道最终实施是在维克多·亚努科维奇(VictorYanukovich)担任总统期间,因为俄罗斯方面已无法满足该管线的石油供应。上述事实无一不说明,俄罗斯已经无法继续向过去一样满足对外石油输出。
从一些简单的统计数据同样可以窥斑见豹,2010年俄罗斯石油生产同比增长2.2%,达到5.05194亿吨,而出口量与同期相比却下降了0.6%,为2.46816亿吨。2011年,石油增产1.23%,同期出口量却下降了2%。据统计,2012年前两月俄罗斯向独联体国家出口石油与2011年同期相比下降2.8%,为3347.7万吨,总价值271.24亿美元,汽油出口下降45.6%,仅为25.59万吨,而柴油出口下降7.5%,为544.8万吨,只有液态燃料的出口增长了11.9%,达到739万吨。2012年前四月,俄罗斯石油出口量继续缩减0.5%,为803.44万吨。
这一切意味着,在保持产量只有1%增长的前提下,若想扩大国内市场石油及石油产品的供应,那么必然将导致出口萎缩。同时,若在此基础上继续扩大对华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的石油出口,显然将无法满足欧洲市场的能源需求。
俄罗斯正在面临重大的选择。尽管可以为普京不出访美国找到合理的解释,但俄罗斯与欧洲之间也存在很多问题,欧洲更是持排斥态度。目前的问题在于俄罗斯该如何回应。如果对欧洲表示“上帝会与你们同在,而且我们的重点在中国”,必然迫使欧洲各国重新定位对俄关系。这样的战略是否对俄罗斯发展有利值得各方认真思考。因此,普京选择先访华,而非先访美,会给各方带来困惑,这是否能够代表俄罗斯外交政策、对外经济及能源政策的未来发展方向?这是否会彻底改变俄罗斯的能源政策?然而,在一切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人们没有理由相信这些改变会为俄罗斯发展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