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瓶颈难过 页岩气临第二轮招标企业继续观望

   2012-05-30 第一财经日报

18

  相对于页岩气第一轮招标以国企参与为主,国土资源部第二轮招标引来了更多的新面孔。

  在5月25日第二轮页岩气区块招标预登记停止之前,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玉喜透露,有意角逐的除了石油公司和来自电力、煤炭的国企外,还包括了一些民营企业和地方能源公司。

  作为被国家新立项的独立矿种,摆脱油气专营权约束的页岩气成为国资、民资和外资共同竞逐的目标。实际上,相对于第二轮招标,第一轮招标进一步放宽了投资者范围,尤其是肯定了国企和民企都具备投标资格,也允许一些无气体勘察资质企业寻找合作伙伴进入招标。

  然而,相对于其他企业在页岩气上跃跃欲试,已在四川、贵州等地区进行了一系列考察的美国昆塔纳能源集团中国副总裁张儒一直不敢贸然进入这个领域。

  人才瓶颈难过

  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张儒表示,在国内现阶段没有实际大规模开采经验的情况下,要分担开发的资本和技术风险,如果没有成熟的外资厂商进入,页岩气的成功规模化开发几乎是不可能的。虽然该公司一直希望能在第二轮招标中找到合作伙伴,但中国页岩气开发的人才配套和开发模式仍然令人担心。

  比如说,页岩气开发所使用的水裂压力法就需要运用到测量、钻井、各种泵压操作等复杂技术,对于人才储备要求极高。

  昆塔纳能源集团在美国已经有丰富的页岩气开发经验,该集团在美国拥有四个定向钻井公司、一个泵压公司、一个CO2供应企业,正好囊括了页岩气开发的主要技术环节。但即便在美国本土,页岩气开发的人才瓶颈问题也十分明显。

  张儒对本报记者表示,由于美国页岩气开发势头良好,油服企业在业务订单上都十分“饱满”,其中最抢手的就是熟练的钻井操作人员。由于一个熟练的钻井操作人员需要5~6年左右的培养时间,很多页岩气项目能否顺利开工就部分取决于人员是否能到位。

  另外,在开发模式上,中国页岩气开发面临的问题在于资源家底不清、缺乏核心技术和补贴政策支持、管网设施不足等问题,短期盈利能力并不乐观。

  重蹈煤层气覆辙?

  此外,中国以往在煤层气开发上停滞不前的先例也让张儒感到担忧。

  页岩气之前的煤层气,也曾经被寄予厚望,但最后结果却并不乐观,“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煤层气开发就没有达到规划目标。原因一是严格准入制度使得一部分有开采积极性的企业无法进入,二是掌握开采权的企业如中联煤、中石油等企业因煤层气开采成本较高,盈利前景不明朗,部分先期掌握煤层气开采权的企业甚至“跑马圈地”、“圈而不探”或以出让采矿权直接牟利,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相对于煤层气,页岩气开发难度更大,短期收益更不乐观。页岩气属于非常规天然气,矿藏分布较为分散,不仅打井的成功率有限,而且依据美国经验,气井通常两年内产能衰减80%,所以需要不断地打井和压裂来维持产能。虽然此次第二轮招标对参与企业注册资本的限制是3亿以上,但实际开发工作中,仅以勘探、打井的费用就以亿为计,后期还要有管网设施、液化设施和终端使用设施的投入,资金实力不足的企业难以实施开发。

  很多专家也担心,如果国家过快开放页岩气开发,难以把握适度的资质控制,可能会重蹈“煤层气”的覆辙。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文瑞就明确表示,目前主要还应以示范为主,如果盲目推进,会掉入“炒矿权”的陷阱。

  事实上,政府在第二轮招标中对此也有一些防范措施。李玉喜透露,页岩气的第二轮招标采取合同管理方式,企业获取矿权后6个月内需开工,3年内如果进展不顺利,将按比例收回矿权或转让。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阿克苏诺贝尔携手中国石化签署合作备忘录,以绿色高性能防护涂料助力中国企业扬帆海外 华为擎云深圳授权店落地,科技赋能千行百业
曙光云全栈式安全解决方案 保障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能源集团联合海康威视发布融合光谱煤质快检技术
dss+谢荣军:咨询公司需要从提供建议转变到建议的实施和落地 埃克森美孚中国重装亮相2024中国国际矿业大会 助力矿山向绿向智 迈向美好未来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