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中油化建,但你可以听说过王友仁、李国才、石利军等人的名字。再退一步讲,如果这几个人你还不熟悉,那徐龙杰、何天伦的名字你一定耳熟能详。
如果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算起,在中国石油吉林化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这个历史悠久的企业里,每隔10年便出现一名全国劳动模范,这在全国大型企业里也是少有的。
我们可以从这样一个历史片段看出中油化建当年典型人物的辉煌:1957年出席吉林省先进工作者会议的代表有42人,出席原重工业部先进生产者的代表有13人,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大会的代表有6人。
直到现在,先进人物依然层出不穷。据统计,中油化建的先进典型人物比率占到了员工总数的7%。是什么让劳动者的光荣血脉流过半个多世纪依然新鲜?或者说,有着如此众多先进典型的企业,到底是一块什么样的“生态园”?
与许多单位不同的是,中油化建党委高度重视典型现象的研究,并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典型管理制度。这个公司专门编制了《企业典型管理规定》,设定企业典型管理的主管部门和工作职责,明确了典型评选的条件、原则、程序、待遇以及典型本身的义务。
一名员工从入厂的那天起,就成为被培养对象。企业要求员工向典型看齐,通过编写劳模事迹书籍和光碟,组织巡回报告、举办大型演讲会、召开各类表彰大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典型事迹,扩大典型的影响力。
只要肯学,人人能学到技术,哪怕你是个农民工。农民工徐龙杰到厂没几天,便分到了技术精湛的王喜江师傅门下。王师傅毫无保留地向徐龙杰传授技术,并鼓励徐龙杰大胆实践,最终使徐龙杰脱颖而出。几年来,28岁的徐龙杰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集团公司技能专家、中央企业知识型先进职工标兵等多个荣誉称号,2007年还光荣地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一个农民工,从放下镰刀拿起焊枪,到登上劳动者的荣誉殿堂,仅用了13年的时间。
目前,由典型现象形成的典型文化正在成为中油化建的一个显著特征。中油化建的每一个岗位、每一种身份的员工都能找到学习的榜样。
仔细研究这一典型群,不难发现,在中油化建大大小小600多名各类典型中,绝大部分是一线员工。6位全国劳动模范中有5人是来自一线的工人。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的安装电工何天伦从1971年参加工作那天起,没有离开过生产一线。
中油化建公司领导介绍,实际上这种现象与中油化建多年来普遍开展的劳动竞赛有关。在实践当中,这个公司已经建立起了一套有效的劳动竞赛激励机制,在竞赛当中选树“焊花”、“焊星”、技术管理能手、巾帼英雄、立功个人等十几个系列的典型群,并授予荣誉称号。实践证明,这一手段充分调动了员工在施工生产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人们还记得,1993年国家重点工程吉化30万吨乙烯工程施工期间,郭启俊、蔡殿博、王云第等8名老工人被树为工程现场的8棵“不老松”,而后朱淑芬等12名女工被评为“焊花”。“不老松”和“焊花”们激发了年轻人的斗志,公司因势利导,开展了争当“焊星”的劳动竞赛。于是,又有了17颗“焊星”在现场熠熠生辉……
中油化建总经理范喜哲认为,每一名劳模都是一面旗帜,他们会站在前面引路,直到走出困难。通过培树典型,中油化建把最需要的力量凝聚起来。事实上,正是因为树起了一个徐龙杰,才使农民工成为了公司工程建设中的主力军。
中油化建树起的每个典型都是“常青树”。分析来看,中油化建的典型都有两个特点:一是技术过硬,二是甘于奉献。曾有企业高薪聘请何天伦、徐龙杰等加盟,可他们根本不为所动。何天伦明确答复:“我必须把我的技术留在中油化建。”而让徐龙杰感慨的是:“中油化建是劳动者的家园,它给每一名员工以主人的身份,而不是一个打工者。”
典型众多,能人云集,这让中油化建成为国内化工石油建设行业中资质最高、类别最全、技术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被行业誉为“乙烯建设专家型企业”。而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也当仁不让地成为这个专家型企业最有代表性的名片。
记者郭立杰 特约记者吴均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