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失化肥”是中国科学院、安徽省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经过7年的攻关,研制出的新型肥料。通过对天然纳米材料的物理和生化改性,与化肥复配,形成胶体“捕住”化肥营养元素,达到固定化肥营养元素、减少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目的。
为了验证控失肥效果,在省农业部门和科技部门的支持下,科技人员对此进行了两年多的田间跟踪试验。结果表明,在粮食增产的同时,氮磷减排效果明显。2007年2月安徽省土肥总站、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安徽农业大学和安徽科技学院等单位土壤、肥料和植物氮营养专家对该成果进行了评估和研讨。专家建议,政府部门应加强政策引导,大力推广应用控失肥。在今年举行的安徽省2007年度第二批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省级验收会上,控失肥被特别强调列为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肥市政府结合巢湖内源治理也把控失化肥产业化列入了重大专项。11月29日至30日,由安徽省农技推广总站、安徽省土肥总站和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联合举办的“2007年控失化肥试验示范总结暨学术研讨会”上,收到肥东、贵池、蚌埠、黄山等12个县市提交的控失化肥实验和示范总结报告,报告数据显示,与等量的普通化肥对照相比,控失肥氮素减少30%-40%,挥发减少30%,增产均在10%以上。
专家指出,该控失肥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高肥效、低流失;二是价格与等养分化肥相差不大,不增加农民负担,便于推广;三是可提高农作物产量,对土壤不产生副作用,长期施用可减少投入。该产品的推广应用,将有效解决我国现代农业生产中化肥利用率偏低、浪费严重、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等一系列问题,而且可以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省工省力、增产增收,并大大减轻其对河流水体的污染,对保护环境和生态和谐具有积极作用。
为促进控失肥生产技术的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巢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2007年5月31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与中国化工百强,安徽省骨干企业、四方集团就控失复合肥生产技术转让签订了意向协议书,2007年12月1日该项目正式启动,这标志着“控失化肥”正式迈出实验室,走向了市场。现四方集团利用原生产线已开始生产控失复合肥,年底达到5万吨,正在建设的年产60万吨控失复合肥生产线,预计也将于2008年上半年建成投产。作为巢湖流域控失复合肥定点企业,在未来三年内,将达到每年60万吨的规模。届时控失复合肥使用区域将全面覆盖巢湖流域。
随着中科院控失复合肥技术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对巢湖流域污染治理乃至全国面源(化肥)污染的控制都将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