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十二五’规划的正式文稿已经成型,正在等待国务院常务会议审批,预计在不久后将对外公布,”国家发改委一位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国内天然气价格偏低是目前天然气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必须要让天然气价格符合市场的供求变化。”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认为。
记者获悉,在天然气“十二五”规划发布的同时,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方案也将随后对外发布,新的定价机制有望两三年内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占比将提升
据了解,由国家能源局牵头编制的天然气“十二五”规划已在去年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这一规划在当初制定时,就要求各公司发挥自身优势,如中石油完成天然气管网和管道气方面的底稿,中海油负责完成液化天然气方面的底稿等。天然气“十二五”规划主要包括天然气的发展目标、配套的管道建设、调峰能力建设等专项规划,目前已形成正式文稿,正在等待国务院常务会议进行审批。
随着天然气“十二五”规划的发布,中国没有针对天然气专项规划的这一局面也将打破。
“此次天然气‘十二五’规划将提高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中的占比。”金银岛天然气研究员睢岭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到2015年,我国天然气供应结构为国产气1700亿立方米,净进口900亿立方米,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2600亿立方米,占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则将从目前的4%上升至7%~8%。
卓创资讯天然气产业分析师李祾譞也认为,作为一种清洁、高效能源,天然气将承担起调整中国能源结构的重任。国家为了鼓励“少用煤、多用气”,在“十一五”期间,煤炭占中国一次能源总消费的70%,在“十二五”期间这个占比要下降至65%,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很大程度上就需要靠多使用天然气来解决。
李祾譞称,2011年中国天然气的消费量为1313立方米,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天然气的消费量有望达到3000亿~4000亿立方米,届时天然气占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例可能将提升至10%~15%。
进口亏损
此前,英国石油公司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2011》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占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4%,远远低于23.81%的全球平均水平。
这一“窘迫”的数字背后,是中国天然气资源匮乏的现状。
“天然气的窘境比石油的窘境更严重。”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公开表示。受气源紧张影响,天然气的推广使用在中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只在各省地市级和县城少量使用,农村几乎没有。从数据上看,2011年中国天然气进口量是324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高达25%。
周望军表示,为了缓解天然气的资源紧张状况,一方面将加大国内天然气的勘探和开采,特别是加大页岩气、煤层气、油砂矿、油页岩、可燃冰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
近年来,页岩气被看做中国扩充天然气产量的一项重要资源。3月1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页岩气发展规划》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大力推进页岩气资源评价、攻关勘探开发技术、完善页岩气产业政策并争取形成一定的产能规模。相关数据显示,中国页岩气资源类型较多,可采资源潜力为25万亿立方米(不含青藏区),这相当于中国国内的常规天然气储量。
除了加大国内天然气开采外,周望军亦表示,“十二五”期间还将加大海外市场的开采购买。
据了解,中国进口的天然气主要有进口LNG(液化天然气)和进口管道天然气两种来源。目前,中国已经建成土库曼斯坦西气东输线路,缅甸线路也已在开工建设。此外国内已建成了LNG接收站,将接收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卡塔尔的气源。而乌兹别克斯坦石油天然气公司已从4月1日开始向中国出口天然气。
同时,中石油集团相关人士公开表示,2012年公司计划进口中亚天然气约241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近100亿立方米。
但不得不提的是,进口天然气销售到国内,却面临“价格倒挂”的烦恼。
中国石油(9.99,-0.09,-0.89%)2011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天然气板块利润下滑23.9%,原因就是进口天然气价格倒挂,公司进口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业务亏损额达214亿元。不仅如此,刚刚公布的一季报数据显示,中国石油销售进口天然气及液化天然气已经亏损102亿元。中石油集团相关人士公开表示,如果价格无法理顺,进口自中亚的天然气亏损额将进一步扩大。
与此同时,中国石油和俄罗斯的进口天然气谈判也因价格问题僵持不下。
4月底,在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访问俄罗斯期间,中俄企业一共签署了26项重要合作协议,但进口天然气的协议仍未就价格问题达成。据统计,这已是双方就此展开的第15次谈判。
据了解,中国石油最初准备购买的价格约为165美元/千立方米,后来随着国际油气价格的飙升在去年的谈判中达到250美元/千立方米。但俄方坚持,目前向欧洲出口的天然气为350美元/千立方米,尽管可以给中国打一些折扣,但中间仍有约100美元的价格差。
“量价齐升”
“中国天然气的价值相对于石油、煤炭已被严重低估,这已经成为制约天然气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韩文科认为,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首先得放开天然气出厂价格,使其适应市场的供求关系。
长期以来,国产天然气并没有统一定价机制,主要是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方法:天然气价格分为出厂价、管输费、城市门站价和终端用户价四个环节,定价以行政为主市场为辅,由政府部门根据生产与供应成本再加合理利润确定。
睢岭认为,上述定价方法没有反映不利于体现不同气源不同的价格竞争力,造成“一气一价”、“一地多价”、“进口倒挂”等弊端问题。
实际上,“成本加成法”这一备受诟病的定价方法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2011年国家发改委宣布,自当年12月26日起在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试点。
这一举动也被认为是天然气价改的破冰之旅。
按照试点方案,“两广”的天然气定价将以上海的燃料油和LPG(液化石油气)的价格作为参考,再加上管道运输和其他管理费用等来综合制定。“价改”后的广东天然气门站销售价格为2.74元/立方米,广西的门站销售价格为2.57元/立方米。而国内其他地区天然气门站价格仍维持在1.8元/立方米~2.3元/立方米。这意味着,国内多数地区的天然气价格都有上调空间。
将广东和广西确定为试点时,国家发改委还对外宣称:“将认真总结广东、广西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经验,评估改革措施对各方面的影响,取得经验后向全国推广”。这番言论,也为天然气定价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做了定调。
3月29日,在中国石油2011年业绩发布会上,中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吉平表示,公司正在积极配合国家发改委研究和推动天然气价格改革机制调整的推广,包括资源、管线建设、销售、LNG建设等全方位推动。
韩文科也表示,在天然气“十二五”规划即将发布的同时,预计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方案也将在随后对外发布,改革试点城市有望得到进一步扩大,天然气管道运输到各省的价格也有望放开。整体来看,未来中国天然气将进入“量价齐升”的局面。
小链接
“十二五”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的路线图:
部分省份天然气门站价上调:
时间点在2012年,通过分步调整天然气价格,疏导价格矛盾,使天然气价格水平逐步接近与可替代能源合理比价关系。
新定价机制全国推广:
时间点可能在2012年底或2013年上半年,届时全国天然气门站价将与2010年燃料油和LPG进口价格挂钩。
天然气门站价格参照最新的燃料油和LPG进口价格确定:
天然气门站价格调整可能逐步过渡到每半年或者按季度调整,价格参照最新的燃料油和LPG进口价格确定,时间点可能在2013年下半年或2014年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