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结构转方式经验交流(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2012-05-10 国家石油和化工网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110

    解放思想 持续创新 在“磨刀石”上建设西部大庆

    长庆油田是中国石油地区分公司,主营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生产、储运和销售业务,勘探面积37万平方公里,生产区域横跨陕甘宁蒙4省(区)61个市(县),现有员工7万余人,资产总额2300多亿元,年产油气当量4000万吨。

    长庆油田开发的油气资源,属于世界典型的“低渗透”油气藏。40多年来,几代石油人牢记“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光荣使命,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艰苦的自然环境,攻坚克难,在“低渗透”上建成了我国特大型油气田。尤其是近年来,面对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国内石油需求对外依存度跨越50%之后直线上升的现实,长庆油田按照中国石油“把鄂尔多斯盆地建成我国重要油气生产基地”的要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不断解放思想,依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探索高效开发“三低”油气田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年产油气从2007年的2000万吨,攀升到4000万吨,相当于4年给国家新增了一个2000万吨级大油田。2013年,长庆年产油气当量将实现5000万吨,建成我国又一个“大庆”。

    下面,从三个方面汇报长庆油田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做法。

    一、解放思想,探索建设大油气田的思路和方法

    建设西部大庆,是中央对长庆油田的期望,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考验长庆石油人智慧和毅力的挑战。长庆油田转变发展方式,就是依靠解放思想带动实践创新,在“低渗透”油气藏上建设发展大油气田。

    找到了发展大油气田的“路线图”。长庆油田围绕思维方式、管理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解放思想、持续创新,着力于解决石油、天然气上产的资源问题、大规模建设的管理问题和效益开发问题,把在“低渗透”上发展大油田、建设大气田的战略,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的“1234”综合解决方案。

    “1”,就是运用“勘探开发一体化”模式,满足“三低”油气藏条件下大规模增储上产的需要。“2”,就是锁定苏里格气田和超低渗油藏两个发展战略区域,拉动油气快速上产。“3”就是做好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深化改革“三篇文章”,走低成本、内涵式、集约化发展之路。“4”,就是实施“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市场化运作、数字化管理”的“四化”模式,适应大规模建设、大油田管理需要。

    “1234”综合解决方案,是长庆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形成的发展“路线图”,它产生于思想的解放,形成于油气田大规模建设、开发、管理的具体实践。既是拉动油气储量高速增长的引擎,又是加快“三低”油气藏高效开发的利器,也是低成本建设现代化大油气田的思路和方法。

    落实了加快发展的油气资源。鄂尔多斯盆地巨大的油气资源总量和相对较低的资源探明率,使长庆有了建设大油气田的资源基础。据最新油气资源评价结果,这里拥有石油资源量129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5万亿立方米。对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而言,无疑是建设大油田的现实接替区。但是,在投资、时间、技术、环境等因素约束中,为了尽快把资源转化为经济可采储量,长庆打破 “先探明、后评价、再开发”的传统方式,着眼于落实探明储量、寻找富集区、控制储量规模,全面推行勘探开发一体化模式:勘探在点上突破,评价全方位跟进,开发整体部署,使新发现的油气储量能够迅速变成现实的生产能力。

    2008年至今,长庆油田新增油气三级储量连续四年突破15亿吨,其中探明油、气储量每年保持在2亿吨、2000亿立方米以上。目前已落实了四个10亿吨级规模储量区;苏里格气田连续四年新增天然气基本探明储量5000亿立方米,成为我国首个探明储量超万亿立方米大气田。实施“勘探开发一体化”,加快了资源向产能转化,实现了当年勘探、当年建产、当年开发,过去开发一个储量亿吨级油田需要5~8年,现在只用2~3年就可以实现从勘探到规模开发。

    锁定了油气快速上产的主战场。经历几十年“先肥后瘦、先易后难”的勘探开发之后,从哪里寻找油气大规模上产的突破口?长庆油田转变思想观念,在重新认识盆地油气资源潜力,重新认识“低渗透”诸多优势,重新认识自己的基础上,依靠科技攻关和技术集成创新,成功地开发了苏里格气田和超低渗透油藏,掌握了油气加速上产的主动权,打开了油气储量产量增长新局面。

    思想的解放,让长庆油田找到了“低渗透”上建设大油气田的思路、对策和方法。“重新认识”的找油思路,是长庆油气勘探经历多年困惑,深化地质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思维方式的结果。在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这十几年来,长庆靠不断解放思想,才能够坚持不懈地在“磨刀石上闹革命”,才能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最终攻破“低渗透”这道世界性难题。

    正是思想的不断解放,使我们过去认为的“小土豆”油气藏,如今变成连片的大油气田;以前认为不能有效开发的“特低渗、超低渗”油气资源,不但实现规模有效开发,还成为长庆建设西部大庆的主力油气田。

    二、坚持技术创新,破解“低渗透”效益开发难题

    能源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当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警戒线之后,石油对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在我们国家土地上建设几个大油气田,把能源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是亿万中国人共同的梦想。

    国家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油气,在低渗透上发展起来的长庆油田,深知在鄂尔多斯盆地寻找和开发油气的艰难。

    经过数十年的开发,在鄂尔多斯盆地找到的油气储量,易开发的都动用了,未动用的基本上都是难以有效开发的“超低渗”。 长庆油田面对的是世界少见的“三低”(低渗、低压、低丰度)油气藏,被称为“磨刀石”。国际上把渗透率小于50毫达西的油田划为低渗透油田,长庆70%的油气田渗透率都小于1毫达西,属于特低渗、超低渗范畴,是国际公认没有开发价值的“边际油田”。

    长庆油田发展,就是依靠技术进步,在不断挑战低渗透极限过程中实现的。曾因为受“低渗透”之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长庆原油产量在140万吨左右徘徊近20年。新世纪以来,由于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攻关不断获得重大突破,长庆油田步入发展快车道。攻克3~1毫达西之间油气藏,油气产量攀上1000万吨;突破1毫达西界限,实现了2000万吨;解放1~0.5毫达西之间的油气藏,实现了3000万吨。上产4000万吨、实现5000万吨,必须突破0.5毫达西以下致密性油气藏开发难题。

    长庆的油井平均产量只有2吨,苏里格气田单井日产量仅1万立方米,“低产多井”是长庆的最大现实。当把目标定位在建设“西部大庆”时,长庆油田将目光锁定渗透率小于0.5毫达西的“超低渗”油气资源。“超低渗”是比“特低渗”更难对付的“低品位”油气藏,其分布面积巨大,开发意义非凡,在于它不仅对长庆来说是第一次,在国际上也具有较大的挑战。

    长庆专门组建了苏里格气田、超低渗油藏研究中心两个科研单位,集中精力推进科技攻关、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石油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校和斯伦贝谢、哈里伯顿、壳牌等跨国公司展开合作。实施以12项关键技术、7项配套技术和7项开发试验为主的“1277科技创新工程”,每年投入10亿元,持续深化关键技术创新,加大水平井、压裂等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以苏里格气田为代表的致密气藏高效开发的12项主体技术、以华庆油田为代表的致密油藏规模有效开发5大技术系列的形成和完善,使超低渗油藏和苏里格气田实现规模有效开发。目前,苏里格气田日产天然气突破4600万立方米,年产天然气135亿方立米;超低渗区域日产原油水平达到1.8万吨,年产原油550万吨。

    技术创新带动长庆油田从“多井低产”向“少井高产”时代迈进。水平井钻探和压裂技术获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让地下油、气渗流通道由原来的“羊肠小道”变成了“高速公路”,目前投产的近300口水平井,单井油、气产量较直井提高了3~5倍。自主研发的裸眼封隔器、新型套管分压配套工具,打破了国外公司技术垄断。水力喷砂压裂技术,在气井先后实现一次压裂改造5段、10段甚至到15段的跨越。近3年先后获得38口日产超百万立方米的高产气井,最高试气无阻流量达到219万立方米。

    由于在“低渗透”油气藏领域科技攻关能力的迅速提升,长庆油气开发被列入国家重大专项示范工程、提高采收率示范区、重大科技示范项目,国家低渗透油田开发实验室、国家863项目课题也落户长庆油田。“十一五”期间,长庆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97项;授权专利253件,其中发明专利17件。2011年,长庆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9项,获得授权专利165件。

    技术的进步也为简化油气田地面工艺流程、节约土地资源提供了广阔空间。在苏里格气田创新应用的井下节流技术,实现了中、低压集气和井间串接,单井采气管线长度减少了36%,地面建设投资下降了50%。在超低渗透油藏,用自主研发的智能增压装置,代替过去的转油站或增压点,油田工艺流程从三级布站简化为一级半布站,减少占地60%,降低投资20%。丛式井开发技术在油、气田广泛应用,节约土地50%以上。新世纪以来,长庆油田依靠技术创新累计节约用地25.4万亩,节约资金65.2亿元。2012年,长庆作为石油石化系列唯一一家企业在全国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会议上介绍了经验。

    技术攻关、集成创新,让长庆油田掌握了高效开发“特低渗、超低渗”油气田的一系列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十一五”以来,长庆油田全面整合油田承担的国家专项、国家863支撑计划以及中国石油重大现场攻关试验等各类项目,累计投入科技项目研究经费40亿元,推广应用了500多项适用技术,形成了保障5000万吨油气上产和持续稳产的科技储备,建成了中国石油特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先导试验基地、低渗透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为年产油气当量5000万吨稳产奠定了基础。

    三、依靠管理创新,建设现代化大油气田

    早在2008年,长庆担负起建设5000万吨大油田的重任之时,面临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油气田建设工作量,每年仅需要钻机就达800部以上,现有队伍不足20%。按配套每部钻机2000万元、最少50人算,组建600支钻井队就需要100多亿元、3万余人,这还不包括压裂、试油(气)、固井、修井设备、队伍及后勤服务保障的配套。

    按传统的油气开发方式,长庆油气年产量上到5000万吨,员工总量至少需要10万人来保障生产运行,每年需要增加50亿元的人力成本,这必然给油田稳产背上沉重包袱。

    为适应“大油田管理、大规模建设”的新形势,长庆在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中,创造性地实施“标准化建设、数字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推动油田向现代化管理转型,迈上了低成本、集约化、内涵式发展之路。

    实施标准化建设,提升油气田发展质量。标准化就是以标准化设计与模块化建设为核心,用一套符合长庆地下油、气开发和地面工程建设需求的标准设计文件,统一油气田开发工艺流程,统一井站建设。标准化设计通过设计图纸的复用率,使设计速度提高近两倍;模块化建设通过建构部件的“工厂化预制”和“积木式拼装”,使油气田建设按照“组装”、“复制”的方式,降低投资成本,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率。由此延伸到物资、设备规模化采购,每年节省成本超过10亿元。目前,气田中小型站场标准化建设覆盖率达到100%,油田也达95%。标准化的思路还被延伸到管理、操作层面,推行标准化流程管理,建立了目标、业务和资源要素三大类、22册管理标准,基本建成涵盖公司和基层单位两级管理的标准化体系。推行标准作业程序,开发了覆盖油气生产的13个专业9126项标准作业程序,实现了公司所有业务的流程化、规范化运行。

    推行数字化管理,走低成本发展之路。长庆油田以数字化油气田建设推动传统石油工业管理向现代化转型,由于数字化技术催生油气生产前端、中间管理及后方指挥方式的革命性变化,产生了无人值守集气站、百万吨数字化作业区,百亿立方米数字化大气田。

    针对油田生产区域高度分散和大规模建设、快速上产的现实,长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石油工业的指挥、生产和管理方式。按照生产前端、中端和后端三个层次进行数字化建设,“让数字说话,听数字指挥”,提升油田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目前,长庆气田全部实现数字化管理,油田新建区域一次配套到位,老区逐步调整改造到位。

    数字化让原有油气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采油方法,要依次经过油井、增压站、转油站、联合站才能向外输送,与之配套的有井站、班组、井区、作业区、厂等多个管理层级,百万吨规模的油田全过程生产、管理需要近3000人,而现在井场无人值守、数据自动采集、储存,生产过程自动监控,只需1000余人。

    数字化管理让一线员工由“蓝领”变成了“白领”,以网络传输、自动控制、远程监控等高科技手段为核心的数字化,把长庆千里油气区的数万口油、气井,千余座站、库,数千公里长输管道的诸多生产、管理要素,集中在鼠标的控制下,使油气田的开发管理由过去的“守株待兔”变成“精确制导”。长庆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了油气田的网络化管理,也极大地改善了一线员工的工作环境,减轻了劳动强度,向现代化管理迈出了坚实步伐。

    运用市场化机制,组织国内最大规模油气会战。长庆油田每年钻8000口油、气井,新建各类场站上百座,上千家队伍、几十万人参与建设,怎么组织、如何保证质量和安全?我们运用市场机制组织了国内最大规模油气会战。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既解决了工程技术力量不足问题,又提高了油田专业化水平。2008年以来,组织上千部钻机、二十万人参与的油气大会战,钻油气井2万余口,建设场站及大型站库400余座,建成油气产能2800余万吨,完成了占中国石油50%的钻井工作量,创造了日钻井进尺超过10万米、一个月建一座集气站、三个月建一座联合站、半年建一座大型天然气处理厂的速度。

    实施结构调整,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油田重组整合后,长庆油田既面临着油田发展主营业务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同时也面临着未上市业务庞杂、效能低下的困境,公司确立了“做大做强油气主营业务、做精做专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做优做好矿区服务业务”的发展定位,坚定不移地推进业务结构调整,运用市场机制拉动资源配置,激活存量,用好增量,满足了油田快速发展需求,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实施未上市业务转型。整合五个采油、采气技术服务处,其中三个采油技术服务处退出原有检泵、小修等井下作业业务,整建制转型从事超低渗透油藏开发,其原有业务向社会市场开放。油田建设工程处退出筑路、道桥等业务,强化长输管道、油气田大站大库系统工程建设和维修抢险业务。机械制造退出传统“三抽”等低端制造业务,转型从事油气田数字化配套设施和采油采气高效节能设备的研发制造。理顺了物资供应、水电、通信、多元经济体制,形成服务油气上产的发展优势。未上市业务通过实施分类指导、定额减亏、定期扭亏等措施,提前实现了“三年内整体盈利”的目标。同时,着力改善矿区环境和提高服务质量,走用人少、效率高、逐步市场化的现代物业管理路子,形成了具有长庆特色的矿区服务品牌。

    着眼于发挥人力资源最大潜力,按照油气发展需求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用政策引导二三线富余人员向一线岗位流动,盘活用工总量1.5万人,一线用工比例由重组前的不到50%提高到66%。特殊工种人员向生产前端转移,技术人员向厂部集中,用工效率显著提高,人均油气产量从339吨上升到772吨,较好地化解了油田发展与人员需求刚性增长的矛盾。
近几年,我们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得到以下启发:

    思想解放是我们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前提。长庆油田的发展历史,就是不断解放思想、持续深化认识的过程。实践证明,唯有解放思想,打破固有观念的束缚,才能在解决影响和制约油田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问题上实现重要突破,面对复杂的地面地下条件和内外部环境,“三个重新认识”、“低渗透八个优势”等思路的形成,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实践,并在实践中形成新的思路、目标和举措,开创了长庆油气发展新局面。

    持续创新是我们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长庆油田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致密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的重大突破和持续创新。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攻克低渗透、解放特低渗、再战超低渗,实现了油气储量的快速增长和效益开发。多年的实践表明,实现低渗透油气田高效开发的根本出路在于持续创新。只有持续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不断提升资源掌控、资源转化和低成本发展能力,才能赢得发展新优势。

    市场机制是我们实现科学发展的动力源泉。在鄂尔多斯盆地规模有效开发“三低”油气藏,世界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长庆油田探索形成的“四化”模式,其核心是运用市场机制科学配置生产要素,加快了增储上产步伐,大幅提升了管理水平和效率效益。发展大油田、建设大气田,必须坚持市场化的方向,创新生产组织方式,综合运用信息化等现代管理手段,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

    各位领导,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是长庆油田建设西部大庆的战略选择和创新实践。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等相关机构、团体的支持下,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又好又快建成西部大庆,为中国石油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新的贡献。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