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结构转方式经验交流(10):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2012-05-10 国家石油和化工网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49

思想观点决定发展方式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由青岛科技大学(原山东化工学院)的一批专家、学者创建;2006年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是青岛市首家在国内上市的民营企业;现已成为橡胶轮胎全生产线所需软件、硬件装备最齐全的提供商,2011年橡胶装备行业排名全球第二,以现有发展速度,未来三年有望跃居橡胶装备行业全球第一。

    2009年,软控与青岛科技大学、赛轮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建了“国家轮胎工艺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简称“国家轮胎工程中心”)。近年来,“国家轮胎工程中心”向橡胶轮胎产业链上下游延展,现已成功构建起一条——从原材料生产、装备制造、软件研发到轮胎制造、技术输出直至国内外市场销售终端——环环相扣的产业链一条龙,实现了全产业链式发展。

    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上得益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转方式首在转思想,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式

    从怎样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层面上看,竞争性领域企业要想“转方式、调结构”,必须先转变思想观念——思想意识到位与否,决定了企业发展质量的好坏、决定了企业能否活得长远;而“调结构”,首先须要调整体制结构,体制的好坏是竞争性领域的企业能否成功的首要条件。

    进而言之,做企业,必须先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给企业准确定位才能明确、把握发展方向。

    山东是轮胎大省,橡胶产业是青岛的传统特色产业与优势产业之一,青岛科技大学又恰以橡胶化工专业见长。而橡胶产业虽是传统产业,但并非夕阳产业——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越来越离不开交通、汽车。只要人类还生活在地球上,地面是硬的,汽车就离不开轮胎。轮胎还承载着乘用者的生命、整个家庭的幸福,是一种安全产品,要求性能和质量要不断提升,需要应用大量的现代高科技;由此断定,轮胎是一种能够承载多种高新技术的产品。同时,轮胎还是国家战略物资:和平时期的建设、战争时期的各种物资均需轮胎运输,影响到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与认知,软控的创业者团队认定,进入橡胶轮胎行业发展必定大有可为。

    二、从“摸着屁股过河”转向“摸着石头过河”,掌握核心关键技术,迅速形成核心竞争力

    创新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但对于企业而言,强调创新,还应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实情,制定不同的原则。

    中国在走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之初,要“摸着石头过河”。“过河”是目的,“摸着石头”是手段。在“过河”的队伍里,若有人在前面,是否还有必要去“摸石头”呢?就企业技术创新而言,若有现成的成果可以利用,还非要从头做起、另行创新,显然不是明智之举。毕竟,新创企业没资金,没技术,没品牌,“闭门造车”式地搞自主创新,很可能就是“创(撞)死”了,而企业必先要争取活下来。

    正是出于这样一种思想认知,在创立之初,软控强调引进、消化、吸收。在公司成立的第二年,就到斯洛伐克等欧洲国家开展轮胎工艺与控制技术、重大装备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第一年在斯洛伐克采购额高达3.5亿元,随着逐渐掌握核心技术,采购额逐年减少;2009年,将曾经的“老师”收购了——时逢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斯洛伐克进行国事访问,软控欧洲研发和技术中心正式成立,以往的“老师”正式成为该“研发中心”的经营管理层。)此外,软控还与世界著名的轮胎检测实验室、大学进行定期技术交流,开展前沿理论研究,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软控在引进并迅速消化吸收之后,不禁然间,已走到了过河者队伍的最前面,自主创新随即提上了日程。为此,明确提出——“允许创新有失败,不许一日不创新”、“为创新失败埋单”,营造支持鼓励创新的公司文化氛围;同时,积极引入外部资源,以“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理念,汇集行业内外专家开展研发。

    截至目前,软控已自主研发了多项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的数字化装备和信息化控制系统,还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30余项;拥有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370余项;主持或参与起草国家标准30余项,并有近40项科技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已全部掌握了轮胎全生产线所需关键、重大装备的核心与关键制造技术,成为国际市场上轮胎生产装备最齐全的供应商之一,自主品牌“MESNAC 软控”已在国际上享有了较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三、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改造提升传统橡胶产业,构筑展示、示范平台,并顺势向产业下游战略延伸,全力推动轮胎工业整体技术进步

    2000年左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轮胎产业在技术、装备、应用软件、产品质量各方面都比较落后,基本没有机械自动化,工人工作环境差,生产效率极其低下,精度完全不符合要求。

    在初创期,软控具有智力资源和专业知识,但启动资金较少,所以巧妙地选择以应用软件为切口——软件生产主要是智力投入,而且做装备的控制软件,还能藉此深入了解用户,不断加深自身对行业的理解,又由于当时中国轮胎产业信息化水平比较落后,非常需要信息化技术,所以软控迅速找到了市场的突破口。

    不过,中国多数企业重硬件而轻软件,认识不到软件的价值,一家纯粹的橡胶行业软件企业很难发展壮大。鉴于此,软控在实现了原始积累之后,通过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开始重点发展橡胶产业重大技术装备;由于软控有着天然的信息化技术优势,做出来的装备比其它设备厂商的产品多了一个聪明的“大脑”;所以软控很快敲开了市场的大门,还实实在在地推动了中国橡胶轮胎工业的整体技术进步。

    与此同时,软控还认识到,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亟需一个展示、示范的平台。于是,2002年,联合业内专家、业内企业发起并创建了赛轮信息化生产示范基地。

    如今的赛轮,已是“国家轮胎工程中心”的科研示范基地——各项与橡胶轮胎行业有关的科研成果均可在该基地进行实验,完成小试和中试;也是国内唯一的行业人才培训、人才输出基地,为高校内与橡胶专业有关的学生提供实习场所,解决橡胶专业师生无处实验、实习的问题;还是轮胎产业化孵化基地,已技术孵化了17家已具经济规模的现代化子午线轮胎生产企业,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发展防御各类经济危机。2011年6月,赛轮成功在上交所上市,成为中国惟一一家上市的民营轮胎企业。

    四、新材料将引发行业新革命,国家轮胎工程中心系统引领行业低碳科学发展

    我们在很早之前就洞悉到世界需要“循环经济”,所以及早开始了行动——关注各种管理细节以节能降耗,投资开发高能效技术产品,并寻找新的商业盈利模式来应对产业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就橡胶轮胎业来看,我们认为,“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给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已经占领技术制高点的业内企业提供了新的商业机会——这些机会涉及了橡胶新材料、废旧轮胎循环利用、低碳生产装备、太阳能利用等多个领域。为此,“国家工程中心”着重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合成橡胶新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将为轮胎工业带来一场新的革命

    我国所需天然橡胶75%以上依赖于进口,上游原材料已经扼住了轮胎产业的咽喉。在国家轮胎工程中心看来,发展可替代天然橡胶的合成橡胶新材料-稀土(顺式)异戊橡胶,是使我国橡胶轮胎工业摆脱目前尴尬局面的一条必由且可行之路。目前,“国家轮胎工程中心”顺式异戊橡胶产业基地已成功投产。而“国家轮胎工程中心”反式异戊橡胶产业基地,将于2011年建成全球第一套反式异戊橡胶工业化装置,可实现年产反式异戊橡胶(TPI)6万吨。加入一定量TPI制成的轮胎,可使油耗降低2.5%,轮胎寿命可延长20%左右。以轮胎使用10万公里计,可以节省燃油35至50升。由此推算,第派的产品如果全部用于制造轮胎,可节油420万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200万吨。而且由于关键合成技术的突破,生产成本已大幅降低,且生产过程中没有“三废”的排放。

    历史地看,任何一个行业,新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都会为行业带来一场新的革命。如此则不难断定,橡胶轮胎工业一场新的革命不久后就将到来。

    (二)废旧轮胎是世界各国为之头疼的固体废弃物污染源,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世界性难题

    轮胎翻新不仅可以保证轮胎的使用寿命(翻新胎寿命相当于新胎的90%-150%),还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和能耗(原材料相当于同规格新胎的15-20%,能耗仅为20-30%)。但由于我国的运输业超载现象普遍,使得轮胎受到破坏以致无法翻新,造成翻胎业长期缺乏胎源,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而且高档设备与关键技术都依靠进口,浪费了大量资源,也严重制约着翻胎业的发展。

    现在,“国家轮胎工程中心”已成功自主研发出了废旧轮胎成套检测设备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旧轮胎环形胎面预硫化翻新与废轮胎制粉技术。对于无法翻新的废轮胎,制成胶粉,然后进行活化改性,不仅有效避免了硫化氢、苯、二甲苯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还可以直接用作翻新轮胎及各类橡胶制品,真正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制造业企业的节能降耗必须有整体方案,在日常运营中更应注意“管理降耗”

    软控重工园区、科研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均采用了地源热泵技术,满足园区供暖供凉需求。此外,还在各车间采用了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不仅使人体能有较好的舒适度,而且热损失小、节能达到30-60%、经济性好。采用这些技术,节省运行费用达到约40%,减少污染物排放40%以上。

    此外,还不断尝试利用激光识别技术、射频自动识别技术等先进的信息传感设备,实现产成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并通过计算机局域网和互联网实现产成品信息的互联与共享,形成了物物相连的“物联网”,在企业的生产、物流、销售、客服等多个环节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而为全行业的节能降耗考虑,“国家轮胎工程中心”专门设立了低碳技术研究所,从气动节能、能量系统优化、轮胎氮气硫化节能、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及其它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为业内企业提供咨询与节能整体方案的设计实施以及相关的配套节能技术与装备,并协助企业制定完善的节能管理和运行机制,创造社会、经济效益。

    (四)创建产学研结合新模式,掌握核心、前沿的低碳技术;“国家轮胎工程中心”着眼于产业链的和谐发展,作为低碳技术研发应用的“先行者”,引领行业低碳发展

    “国家轮胎工程中心”相当于青岛科技大学放大了的不同体制的技术应用型实验室。对应着青岛科技大学十几个与橡胶有关的专业分别成立了研究所,吸引老师和学生参与企业技术研发与管理,很好地实现了高校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以及高校与企业之间科研人才的共享。

    “国家轮胎工程中心”作为推动、引领橡胶轮胎行业发展进步的中国最高技术研发平台,有责任、有义务开发利用低碳技术,并向全行业推广以提高行业企业综合竞争力,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现在,“国家轮胎工程中心”以青岛科技大学、软控、赛轮为操作平台,与业界同行广泛开展交流、合作,联合进行产品、技术研发,所打造的产业链一条龙各个主体,都已成为低碳技术的研发者、低碳成果的应用者与推广者,不仅抢先一步进入了低碳经济时代,系统引领轮胎行业低碳发展,且自身业已因“管理运营的绿色低碳”受益匪浅。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一个产业,都有一条产业链。传统的轮胎业,做轮胎的企业只做轮胎,做装备的企业只做装备,做原材料的企业则只做原材料,一旦市场形势发生变化,损害了链条上的某个环节,整条链就会出现问题;上下游关系不通畅,某一环节上规模越大,包袱越重,风险越大。若整条产业链能够实现均衡和谐发展,向上可以解决原材料价格波动剧烈的问题,向下可以解决产品销售渠道通畅问题,各个环节关注于自身专业的部分,就能有效提高整体产业链利益。而且,在这个产业链中各个专业都有,天生就是一个组合的团队,面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从软件、硬件、工艺、配方、市场等多个方面寻找解决方法,集中优势资源攻关薄弱环节,从而实现产业链效益的最大化。一言以蔽之,产业链上下游的均衡与匹配,综合成本才最低,才是最大的“低碳经济”。

    为谋求产业链上下游的协调发展,“国家轮胎工程中心”重点在六个环节上发力——

    在原材料环节,建设合成橡胶研发、生产基地,降低对天然橡胶的依赖。

    在信息化装备环节,集中全世界的人才,攻克技术难题,提高现有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建设软控精工园区,专业生产高技术含量、高品质的轮胎模具;打造世界级橡胶装备研发制造基地,提升装备产品质量及其稳定性;与青岛科捷自动化公司合作,将机器人技术引入信息化装备制造过程。

    在轮胎制造环节,充分利用赛轮信息化示范基地的实验条件,攻克一次法密炼、巨胎成型机等行业高端技术,提高轮胎制造水平,并在越南、缅甸建立东南亚生产制造中心。

    在废旧轮胎循环利用环节,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废旧橡胶轮胎技术、装备和产品,并将提供从翻新轮胎、半成品、技术、技术支持、培训和装备到翻胎工具及消耗品等产品在内的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建立翻新轮胎示范工厂,融新胎销售、旧胎翻修为一体,在促进新胎销售的同时,实现循环经济。

    在市场渠道掌控环节,与北美轮胎销售商进行合作,建立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控制市场网络,提升产品的品牌价值;此外,充分发挥软控欧洲研发中心的作用,积极开拓欧洲市场。

    在物流仓储环节,在青岛保税区建设物流仓库,将所需原材料统一配送,统一计划调度,而生产出的不同型号的轮胎产品则在此统一配柜、统一发货。

    五、完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以文化推进管理;“让努力工作的员工过上更好的生活”,构建合理分配关系与和谐劳动关系;以“六高”理念建设人才队伍,助力企业发

    上市对一个公司改善治理结构,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非常有益,能使企业全面规范、透明、更具可信度。不上市,企业老板就类似于“土皇帝”,一个人说了算,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而上市后,企业老板就相当于“总统”,一举一动都在公众眼皮底下,必须透明,接受投资者监督,对投资者负责。所以,软控在成立之初,就瞄准了上市这一目标,并通过上市真正实现了规范运作,形成了现代企业的崭新机制。

    软控创业者的知识分子属性也决定了公司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与众不同。在软控看来,只有为民族工业的振兴以及全社会的和谐进步多多贡献力量,才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精神也才能更加富足;人不能片面追求财富,更要有奉献精神,有永续的创业精神,企业的生命将因此得以延长,企业的社会价值也才能真正体现出来。为此,在成立的第二天,软控高管集体就正式宣布:高管直系亲属一律不准进入公司工作;公司董事长还明确告知全体员工:其本人的股权收益将不留给自己的孩子;公司未来的接班人,将从在公司工作8年以上的职工中挑选。这些内容都写进了《软控基本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

    在软控,员工们自信的神态和幸福的笑容处处可见。原因很简单,软控一直倡导“软控人的私事是公司最大的事”、“软控人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等文化理念,关注每一位员工的个人成长与家庭幸福;年轻员工面临着婚姻大事,每年都会免费为员工举办集体婚礼;员工家里遇到疾病等重大事件时,“软控爱心基金”会立即为员工解决困难——“爱心基金”最初是由软控高管用每年所获各种奖励的奖金设立的……如此,员工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投入工作。

    软控还为所有员工提供完善的培训体系和公平的发展机会,每年都拿出大量资金,分层次、有重点地对员工实施专项培训和继续教育;先后派出大批骨干员工到美、德、法等国学习,积极吸取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还建立多通道的发展模式供每一个员工选择,通过内部招聘制度,凡有空缺岗位首先面向公司内部招聘;除此之外,还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晋升模式,使每一个员工的自身价值都能得到最大体现。

    概括来说,软控提出的——“通过提高入门待遇吸引人才,快速提升待遇稳定人才,满足价值需求留住人才”和“六高”即“以高待遇吸引高水平的人才,以高要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高标准选任高觉悟的人才”的理念,这些年来得到了很好地落实与执行,为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归根结底,就是要——让核心骨干得到充分的价值体现,让努力工作的员工过上更好的生活,让所有软控人“在家庭中有地位、在朋友中有面子、在公司中有价值、在行业中有影响”。

    六、结语:民营企业要想有更大作为,须胸怀产业发展全局

    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界别委员联组讨论时强调,民营企业要在三个方面“有更大作为”,即,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自身素质上有更大作为。

    而在当今世界橡胶轮胎行业竞争激烈的大形势下,软控认为,民营企业要想有更大作为,显然不能只囿于自身,必须放眼世界、胸怀产业发展全局,站到行业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高度上看问题。

    综上不难发现,如何实现“有更大作为”,软控早已明确思路并已积极付诸实践。概括说来,第一,以思想方式转变、体制结构调整、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创新为切入点来办好企业,争取更大作为;第二,用人本文化推进科学管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让努力工作的员工过上更好的生活”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争取更大作为;第三,将推动行业、企业低碳发展与提升自身素质结合起来,争取更大作为。如此,“有更大作为”也就现实可期。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