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结构转方式经验交流(7):陕西延长石油集团

   2012-05-10 国家石油和化工网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144

坚持油气煤盐一体化综合发展 打造创新型国际化现代能源化工企业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拥有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资质的四家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百年老字号石油企业。延长石油始创于1905年,1907年打成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结束了中国陆上不产石油的历史,曾为中国革命和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44年毛泽东同志题词“埋头苦干”予以鼓励。改革开放后,经过1998年和2005年两次重组,延长石油成为一个上下游一体化、采炼销相配套的大型石油集团。“十一五”以来,延长石油集团一年一个大台阶、三年销售收入翻一番,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举成为我国西部规模最大的省属企业和全国财政贡献最大的地方企业。2011年与2006年相比,延长石油集团销售收入由403亿元增长到1236亿元、年均增长25%,实现税费由144亿元增长到424亿元、年均增长24%。6年累计上缴财政1556亿元,为陕北革命老区和陕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全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影响力大幅提升。

    重组后的延长石油集团,作为一个地方性能源企业,发展面临着油气后备资源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高端精细化产品较少、产业链条较短等诸多问题。为此,我们把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提出并大力实施“油气并重、油化并举、油气煤盐综合发展”的产业战略,积极探索多种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路径、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我们的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单一的石油资源向油气煤盐多种资源转变

    拥有足够的矿产资源是资源型企业的生命线。与国家三大石油公司相比,延长石油集团所拥有的石油资源面积非常有限,仅登记油气资源面积8.67万km2(其中:陕北地区1.07万km2,陕西省外7.6万km2),而且主力勘探开发区属于特低渗透油田,地质条件差、开发难度大。特别是延长石油所处地区大部分已开采多年,勘探程度高,探明储量和面积几乎全部动用,油田储采比低于国际警戒线。资源接替严重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制约企业持续发展的瓶颈。但是,集团所处的鄂尔多斯盆地除石油之外还有丰富的天然气、煤、盐等资源,是国家重要的能源保障基地。为此,集团领导班子在深入分析企业内外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并积极推进由单一石油资源向油气煤盐多种资源拓展,为延长石油集团“调结构、转方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实现了千万吨级油田稳中有增。按照“省内省外并重、国内国外齐抓”的勘探思路,全方位多渠道拓展资源。陕西省内,坚持横向扩大面积、纵向查找新油层,“十一五”新增石油地质储量5.19亿吨,新增含油面积931.44km2,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1.01亿吨。陕西省外,在二连、海拉尔、松辽,以及羌塘、南襄、洞庭盆地等15个地区实施勘探,内蒙地区已形成10万吨原油产能。国外勘探,在马达加斯加、泰国、中非、吉尔吉斯斯坦获得勘探开发区块面积64420km2,已完成部分探井钻探、二维地震采集及分析研究工作,预计今年突破海外油气产量关。如今的延长石油,已从陕北一隅大步走向全国、走向国际。

    针对开采多年的“特低渗”、“超低渗”、“低品位”油田,我们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实践,创造了低品位资源开发的“延长模式”。一是由大规模上产向稳产增产转变。从油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保持千万吨级油田适度稳产增产,“十一五”以来原油产量年均增长6.67%,2011年达到1232万吨,位居我国第五大油田。二是由依靠新井求产量向新井增产与旧井挖潜相结合转变。以“少打井、打高产井”为目标,注重投资效益,调整产能布局,推广应用丛式井、水平井等工艺技术,向老油区、老油层、老油井要产量。三是由一次采油向二次采油与三次采油相结合转变。全面推广注水开发,“十一五”注水控制储量增加了4.51亿吨,是“十五”末的6.1倍。同时,探索出适合油田实际的表面活性剂、空气泡沫、微生物、CO2等驱油技术,油田采收率连年提高,综合递减率逐步降低。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延长石油这一百年老矿,在特低渗油藏条件下,实现了千万吨以上稳产增产,创造了我国低品位油田勘探开发的一个奇迹。

    (二)天然气和页岩气勘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通过创新地质认识,开展区域评价,相继打成了一批高产气井,累计探明储量2000亿立方米以上,形成产能10亿立方米,建成了两个LNG和1个CNG厂。规划到“十二五”末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5000亿立方米以上、产能80~100亿立方米/年。天然气已经成为延长石油集团重要的资源接替。

    页岩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延长石油集团从2009年开始地质研究,2010年承担了国土资源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页岩气高效开发示范工程》,2011年在延安甘泉下寺湾地区打成了中国第一口陆相页岩气井并压裂产气,实现了我国陆相页岩气勘探的历史性突破,受到国土资源部、国家能源局的高度评价。初步估算延长油气区页岩气资源量近18万亿立方米,显示出巨大的开发潜力。延长石油集团被确定为我国首批40个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之一。规划“十二五”末形成页岩气地质储量2500—3000亿立方米,形成产量5亿立方米。

    (三)获得了一批煤炭资源配置。陕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全省含煤总面积约57000km2,累计探明资源量1700亿吨,煤炭保有量位居全国第3位。通过积极努力,陕西省政府已将巴拉素、波罗、西湾、魏墙、海则滩等井田配置给了延长石油集团,总面积约1006km2,保有煤炭资源储量约186亿吨。预计可采储量50亿吨,规划总生产服务年限70年。部分煤矿项目已启动实施,规划到“十二五”末,建成几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煤矿,累计形成煤炭产能4000万吨、产量1900万吨。

    (四)岩盐和其他资源取得新进展。陕北盐田是国内罕见的巨型石盐矿田,远景储量达60000亿吨,超过目前国内已发现的岩盐储量总和,且与煤油气等资源同储一地。延长石油集团坚持“油气煤盐”立体式勘探,在陕北北部区域钻遇了厚度大、连续性好、品味高的盐岩层。此外,延长石油集团积极争取陕南的萤石矿产资源、钒钛磁铁矿以及硅资源,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更多的资源保障。

    目前,延长石油集团已成为国内乃至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在同一区域拥有油气煤盐四种资源的企业。这是延长石油集团发展的最大优势,不仅有效化解了石油资源接替不足的矛盾,而且为能源产品的产能扩张和资源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

    二、由单一的炼油加工向油化并举和油气煤盐综合利用转变

    资源综合利用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方式,也是国家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和国内外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延长石油集团“调结构、转方式”的重点和亮点就是:由主要依靠资源开采、初步加工向资源深度转化和综合利用转变,由粗放、高耗、低效、单一发展向集约、低碳、高效、多元发展转变,最终实现绿色发展、清洁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

    (一)由单一炼油向油化并举转变。由于历史原因,延长石油集团原油加工集中度较低,炼油一、二次加工不平衡,使得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不高,炼厂资源未能全部得到有效利用,制约企业效益的提升。为此,我们在不断完善原油加工装置配套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石油化工,初步实现了从单一炼油向“油化并举”的转型。一是建成投产了延炼300万吨/年常压及200万吨/年催化联合装置、120万吨/年连续重整、140万吨/年柴油加氢,榆炼180万吨/年催化等炼油改造项目,使97#、93#高标号汽油和高品质柴油成为主打产品。二是对全集团液化气和芳烃进行集中加工,建成了90万吨/年气分、30万吨/年聚丙烯、18万吨/年MTBE、12万吨/年乙苯苯乙烯等化工项目,进一步延伸了炼化产业链。三是正在研究利用醚后混合碳四和企业自产的醋酸,发展醋酸仲丁酯项目,可有效提高汽油标号,并解决醋酸与甲醇价格倒挂的问题。四是计划对CPP裂解轻油进行增值开发,发展橡胶填充油、导热油等特征油品,进一步提升整体效益。

    (二)由油气煤盐单一转化向资源综合利用转变。当前,世界上煤化工、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和盐化工大都各自转化,很难做到原料相互利用,综合能耗高,产品单一且成本高,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尤其是单一煤化工,面临投资大、能源转化效率低、产成品综合能耗高、生产成本高、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等突出问题。延长石油集团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充分发挥自身拥有的油气煤盐等资源优势,将其中所含化学元素综合利用,工业装置相互关联,生产工艺技术集成,使单一装置生产中的产出物、排放物互为原料,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工艺路线的优化选择、生产装置的相互利用、三废的大幅减量,使全部资源得以完全充分利用,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已启动建设榆林靖边、榆神、延安富县、洛川等大型化工园区和一大批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创新项目,努力开创一条清洁高效、低碳循环发展的新路子。

    1、榆林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区。该园区是一个以煤、油、气为原料的综合性、创新型资源综合利用的化工园区。一期启动项目装置总投资233亿元,主要建设180万吨/年甲醇、150万吨/年渣油催化热裂解、60万吨/年DMTO、60万吨/年聚乙烯、60万吨/年聚丙烯等装置及公用工程,将建成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生态型示范园区。目前已完成投资77.4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68亿元,预计2013年建成,2014年上半年投产。该项目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打破传统的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和石油化工的单一模式。通过多种先进技术的组合、创新和资源优化配置,可有效弥补煤制甲醇中“碳多氢少”和气(包括天然气、油田气、炼厂干气)制甲醇中“氢多碳少”的不足,还将渣油裂解中的干气用于生产甲醇,从而极大地提高甲醇合成转化率,在不增加原料消耗的情况下,甲醇产量可提高8.3%~15%。

    二是实现多种原料优化配置,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项目通过多原料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工艺路线的优化设计,使碳的综合利用率由传统煤化工的35~38%提高到67%,资源转化效率较国际先进水平高6.1%,比国内先进水平高12.68%。

    三是装置能耗大幅下降,节能节水效果明显。据测算,该项目吨甲醇能耗为37GJ,比国外和国内先进水平煤制甲醇装置低22.8~25.9%,年节约标煤达67.3~79.6万吨;DMTO、CPP、聚乙烯等装置能耗也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

    四是实现污染物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的转变,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据测算,该项目可减排CO2 435万吨/年,减排幅度60.42%;减排废水169.5吨/小时、减排幅度67%;减排废渣27万吨/年、减排幅度67.81%;减排SO2755吨/年、减排幅度54.36%;吨甲醇的水耗值仅为4.1吨,比国内先进水平低59~72.6%,年节约水1000余万吨。

    五是建设循环经济和生态型工业园区。项目充分考虑到了配套设计、建设雨水回收装置和浇灌系统,把雨水与装置深度处理后的废水加以储存和利用,作为园区绿化及沙生湿地的调剂水源,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和荒漠绿化工程,对于陕北半干旱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六是开创油气煤盐综合利用模式,示范意义重大。该项目依托同储一地的油、煤、气等资源优势,通过多种现代先进技术的组合、创新并进行深度优化和配置,建立起集约化并具有很强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特征的一体化产业集群,被评为“联合国清洁煤技术示范项目”和“陕西省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与传统煤化工相比,还具有明显的原料成本优势、投资成本优势、生产运行成本优势和低碳节能优势。随着国内外能源化工产业进入技术创新、成本制胜、低碳发展的新阶段,该项目的实施对于国内油气煤资源产地发展综合化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延安富县煤油气综合利用化工园区。以煤、油田气、炼厂轻油为原料,投资216亿元建设180万吨/年甲醇、60万吨/年DMTO、40万吨/年轻油裂解及配套装置。项目通过煤、油田气与轻油的结合,可以减轻煤制甲醇变换的负荷,使碳利用率由35%~38%提高到70%以上,资源利用率比国内先进水平高14.2%。采用世界首套轻油流化床催化裂化制烯烃(ACO)装置,使乙烯与丙烯总收率比蒸汽裂解技术提高15%~20%,副产混合C4进一步生产高附加值的MTBE、丁醇、二丙基庚醇等产品,提高企业效益。该项目吨甲醇综合能耗、吨甲醇原水耗量均比国内先进水平低,减排CO2348.2万吨/年,减排废水165.7吨/时,减排废渣27万吨/年,减排SO2750吨/年,效果十分显著。

    3、油煤共炼工业示范项目。油煤共炼充分利用褐煤或年青烟煤与炼厂减压渣油具有的良好协同效应,可使无水基煤转化率达到90%,煤与减压渣油1:1比例混合后的轻油收率可达70%。油煤共炼与煤直接液化相比,具有氢耗低、投资低、转化率高等优势,同时也可实现劣质渣油的深加工,开辟一条更为洁净高效的煤炭转化与石油深加工相结合的工业路线。目前,延长石油集团正在合作开展油煤共炼技术研发和中试,已开工建设45万吨/年油煤共炼工业示范装置,计划2013年建成投产。

    4、陕北煤化工CO2捕集与提高采收率技术示范项目。由于煤化工装置生产过程中排放CO2,而CO2又是油田开发的重要原料。利用CO2驱油或压裂,能够大幅提高油田采收率。延长石油集团正在开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陕北煤化工CO2捕集与提高采收率技术示范项目》,探索建立CCUS(CO2捕集、利用与封存)机制。集团内部既有化工厂,又有特低渗透油田,且距离近,运输成本低,能够实现内部配套。“十二五”期间,将形成陕北煤化工CO2捕集、储存、运输工业化成套技术,建成40万吨/年的CO2捕集装置,建立15km2、100个注采井组、近400口油井的示范基地,年埋存CO215万吨以上,每年可增油10万吨以上,最终提高原油采收率5~8%。该项目对于鄂尔多斯盆地特低渗透油田提高采收率和陕北煤化工产业低碳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油气煤盐综合利用符合国家能源产业政策,符合石化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要求,是一条石化产品原料多元化发展的新途径,对于我国能源资源高效开发和综合转化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因此得到了温家宝、贾庆林、周铁农、顾秀莲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和陕西省领导的充分肯定与支持,也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陈俊武、金涌,中国科学院院士倪维斗、张懿,中国石化联合会李勇武、李寿生等专家学者的一致赞同和认可。在第三届中外跨国公司CEO圆桌会议、世界石油大会、世界煤制油大会、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中国煤转化高新技术国际论坛等国际会议上,油气煤盐综合利用模式在国内外专家中都引起了很大震动。目前,延长石油集团正在建设多个资源综合利用化工园区和一大批前瞻性创新型项目,积极构建集约化并具有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特征的一体化产业集群。

    三、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和科技支撑型转变

    科技创新是“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支撑。延长石油集团作为一个资源型企业,不能再走依靠资源开发扩大生产规模的老路子,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具有重大技术研发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和科技支撑型转变。

    (一)构建具有延长石油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一是建立了三级科技经费投入体系。全集团科技经费由2007年2.8亿元增加到2011年26亿元。二是搭建了科技创新组织体系。集团公司成立了科技委员会、科技成果评审鉴定委员会和科技部,集团及下属单位配备了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工程师等技术岗位。整合形成了延长石油研究院、西北化工研究院、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陕西省轻工业研究院和北京石化工程公司等5个科研设计机构。三是打造科技研发平台。已建成1个国家级工程中心、8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正在建设1个省级工程中心、1个化工产品中试基地、10大研发试验平台、4个重点实验室和3个科技产业园区。四是加强政产学研合作。与陕西省科技厅共同设立“延长能源化工专项”,创造了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高效集成和政产学研结合的“延长模式”。参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国家能源化工联合实验室筹建工作。与国内各大高校建立了科技联合攻关,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二)取得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 “十一五”期间,延长石油集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32项、陕西石化科学技术奖21项、申报专利143项、授权69项,获得“联合国清洁煤技术示范企业”和陕西省“创新型企业”称号。一是采取新的勘探理论、先进技术与设备,提高了勘探成功率。尤其是承担了国土资源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页岩气高效开发示范工程》研究,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突破提供了技术支撑。二是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建成了五个注水示范区和提高采收率示范工程,改进工艺后油田采收率由10%提高到24%,递减率由11%降为9%,直接经济效益达50亿元以上。承担的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气田含油污水回用处理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国家科技二等奖,为油田稳产增产提供了技术保障。三是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上,与国内外技术公司、科研院所共同建立创新产业联盟,依托他们现有的技术成果与研发优势,由延长石油集团进行中试、放大和产业化,缩短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路径。

    (三)开展一批资源综合利用重大技术示范项目。延长石油集团依托自身资源、资金等优势与国内外技术公司、科研院所,联合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攻关和产业化项目,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目前,正在开展醇油联合制烯烃技术研发及20万吨/年工业示范装置建设,将开辟一条多原料生产烯烃的工艺路线。还在开展20万吨/年油醇制芳烃、10万吨/年合成气制乙醇、天然气无氧芳构化等中试及工业示范项目。这批技术的突破及工程化应用,不仅能够打破国外相关技术封锁,而且能够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能源化工清洁高效生产,对于国内外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四)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每年招聘硕士、博士及归国留学人才200多名,制定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吸引了一批行业内的重量级人物和学科带头人。二是加强人才培养。制定了《核心工程技术人才职级序列管理试行办法》,畅通科技人才成长通道。建立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主办了《工业催化》、《应用化工》、《延长能源与化工》、《非常规资源》等科技期刊。三是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实施专利申请补助,探索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和措施。鼓励开展群众性发明创造。目前,全集团拥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4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0名、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22名,省“三五”人才7名、三秦学者1名。计划到“十二五”末,全集团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9万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800名,高级工程师3000名以上。

    当前,我国石油和化学行业正处在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延长石油集团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油气煤盐综合利用的特色发展之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是延长石油集团“调结构、转方式”的重大突破,不仅可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扩展后续发展空间,而且可实现与国内大型石油、煤炭企业错位发展和差异化发展。

    展望未来,延长石油集团将在“十一五”形成油气煤盐综合发展产业布局的基础上,“十二五”形成油气煤盐综合发展产业格局,“十三五”全面完成产业结构调整目标。2012年计划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以上、冲刺世界企业500强;规划到“十二五”末,实现年原油产量1500万吨,天然气产能100亿立方米,原煤产能4000万吨,煤制油300万吨,各类化工产品总量超过1000万吨(其中烯烃350万吨),年销售收入2000亿元以上,把延长石油集团打造成产业结构合理、产业链条完整、产业优势凸显、核心竞争力强、发展后劲充足的创新型国际化现代能源化工企业。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