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十项计划锁定中国可持续发展市场

   2012-05-15 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经济报道

63

    和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高管一样,当Johannes Dietsch被任命为拜耳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时,他也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德友汉。

    “我对这个中文名字很自豪。”德友汉说,“它代表了我对中国的感情。”

    这并不是“德友汉”三个字由来的全部初衷。实际上,尽管在不少人眼中,阿司匹林已经成为了拜耳的代名词,但对于拜耳自己来说,“可持续发展”才是这家在中国开展了130年业务的德国公司最想被大家记住的。

    “我们的核心业务和创新活动都是紧紧围绕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需求展开的,这也是让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的原因。”德友汉表示。

    2011年,拜耳在中国实现销售额约30亿欧元,大中华区已经成为拜耳在全球范围内的第三大单一市场以及亚太区的第一大市场,约占到拜耳全球销售额的8%。拜耳全力推动着其医药保健、作物科学及材料科技三大业务在中国的发展,其中拜耳材料科技的高科技材料与技术更是与节能环保息息相关。

    “我们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中,材料科技业务的贡献显著。”德友汉说,“因为拜耳材料科技在汽车轻量化、生态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卓有成效的解决方案。”

    十项计划锁定中国可持续发展市场

    《21世纪》:中国市场在拜耳全球市场占有什么位置?未来对中国市场的发展有何预期?

    德友汉:拜耳全球第一大的市场是美国,2011年销售收入大约70亿欧元;第二大是德国,约为47亿欧元;中国排在第三,约30亿欧元的规模。

    但是我依然要说中国市场的增长非常迅速,因为在美欧市场拜耳本身有着非常好的基础,起点很高。而且,在美德市场上,我们的医药保健集团的业务发展也非常快,市场规模也很庞大。

    我们的目标是希望到2015年的时候把我们的销售收入翻番,达到60亿欧元,如果能够实现这个目标,那么我们跟德国市场的距离就大大缩小了。

    我们发布的《拜耳十项计划》正是基于拜耳对中国可持续发展需求的理解,阐述了拜耳是如何通过其在华业务和创新能力帮助中国应对医疗健康,食品供给及安全,节能环保,气候变化等挑战,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1世纪》:相对而言,医药保健和作物科学是更贴近于民生的,但是为什么拜耳过去几年在中国销售份额较大的业务是材料科技业务?

    德友汉:谈到材料科技在中国的发展,我最喜欢举的例子就是中国的汽车产业。我们可以回顾一下,2003年时,当时汽车的产量德国约500万辆,中国约400万辆,美国约1200万辆。现在的情况变了,德国基本上保持一致,接近600万辆,美国下降到800万辆规模,中国急速上升达到1800万辆规模。我想汽车这一个行业就说明了这个市场的巨大,汽车领域也是我们在中国很重要的一个领域。

    聚氨酯和聚碳酸酯两种聚合物是由拜耳发明的,这两块业务方面我们是全球的行业领袖。例如,聚碳酸酯车窗玻璃是有助于降低汽车驾驶能耗的轻质材料,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具有环保性和卓越的保温性能,有效降低了建筑的能源消耗。

    在第12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拜耳材料科技与中国汽车制造商长城汽车,共同研发了“哈弗E”概念车的车窗。该车的7个车窗组件均由模克隆?聚碳酸酯制成,比传统的汽车玻璃减重近50%,具有减少汽车重量、降低燃料消耗、提升能源利用率的优势。

    《21世纪》:您提到汽车行业和建筑行业,但是这两个产业如今在中国的发展也有放缓的趋势,中国现实的产业发展情况会不会影响到拜耳材料科技业务未来在中国的发展?

    德友汉:总的一个趋势是,中国正走在城市化发展道路上,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到城市居住,这对城市规划和建设提出了很大挑战,中国的基础设施发展也非常快,对拜耳来说是很好的机会。

    所以,我们仍然很看好中国的市场。现在,拜耳的材料科技领域已在上海设立了一体化生产基地,这也是拜耳集团在德国境外做的最大一个单笔投资项目。我们已投了21亿欧元,2010年底我们还决定截止到2016年再投入10亿欧元进行扩张。

    绿色生产可降成本

    《21世纪》:您提到了在中国业绩的增长将伴随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否会增加生产成本,在成本管控上拜耳是如何做的?

    德友汉: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拜耳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欧洲最开始提出可持续发展是25-30年前,拜耳也参与了其中,对于环境保护和环境安全拜耳做出了大量的投入。

    我们的原则就是采用安全,环保标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工厂里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以及最高的安全标准。同时也将把它转化为竞争优势,以此提高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举例而言,TDI(甲苯二异氰酸酯)设施采用现代化的工艺,与具有类似规模的传统工厂相比,节能量可达60%;新工艺技术可节约达80%的溶剂,并可将此类大型工厂的投资成本削减约20%。

    《21世纪》:很多跨国公司在中国执行着与其在海外市场上不同的清洁生产标准,在中国,很多时候一提到化学公司,人们就容易想到污染,在清洁生产方面,拜耳是怎么做的?

    德友汉:谈到环保问题,化学工业一直努力实现环保生产工序,甚至把环保嵌入产品中。也就是说,在设计生产工序时,就考虑到并解决降低资源消耗和降低废物排放等环保问题。

    拜耳从事环保工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1年,那一年拜耳在德国勒沃库森首次成立了“废水治理委员会”,标志着拜耳开始从体制上致力于环保问题。当时委员会由四名专家负责,主要任务是收集工厂排出的废水信息和监测莱茵河河水质量,如今这已发展成为拜耳处理健康、安全和环保问题的公司职能。

    拜耳对待中国市场和其他的市场是完全一样的。比如,拜耳作物科学在杭州的工厂就是按照同类企业中最高标准建造的,优化的设计使废物排放减少到最低。

    2015年减排35%

    《21世纪》:在帮助中国减排的同时,拜耳是否为自己设定了减排的目标?

    德友汉:我们的全球计划,就是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期望在2020年把我们的温室气体排放再降低35%,总的来说拜耳全球减排计划进展非常好,因为我们也采用了新的科技减少能源的消耗。

    我们还开展了另外一个重要的项目,叫做碳足迹项目。这个项目的目标是在生产环节上提升能效,我们也在对现有的生产环节考察,找可以提升能效的环节,采用新的技术之后进一步提升能效,节约能源。

    《21世纪》:2009年拜耳就在中国推出了自己的碳足迹计划,目前这项计划进展如何?

    德友汉:2009年拜耳中国在其子公司和生产基地启动“拜耳中国碳足迹”检测项目,全面检测其生产和商务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此项目旨在对集团在中国的碳排放进行科学系统的检测和控制,并为制定明确的碳排放标准和目标提供参考。

    “拜耳中国碳足迹”检测的范围不仅仅包括受到普遍关注的生产活动,而且扩大到了公司的办公楼宇,商务用车,商务旅行,物流等非生产活动。该项目旨在对拜耳集团在中国的碳排放进行科学系统的检测和控制,并为制定明确的碳排放标准和目标提供参考。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