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正式签署了将YPF公司国有化的法令,开始加强对油气产业的控制,此举实为阿政府经济政策调整中的一环。
追溯阿根廷石油国有化的背景和动机,与其地缘政治、国家经济发展瓶颈密不可分。从地缘政治来看,拉美在“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之间做出的政策摇摆,使其社会经济呈现出断裂式发展。拉美左派崛起后,开始对新自由主义政策进行反思,并寻求新的发展替代道路,强调向国有化回归。
在国际油价不断高企的压力下,资源国加紧对石油等战略性资源的控制,收回本国“石油主权”的说法或能让政府得到更多民众支持,但对投资这些资源的各国企业带来很大的影响,而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随着“走出去”步伐的加快,资源的并购成为投资热点,如何对投资国法律和市场情况做充分调查后,慎重决策,以规避风险,是阿根廷石油国有化事件留给中国海外投资的启示。
有研究表明,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缺乏明确的战略动机和风险意识。虽然国内在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但是,当前的经济增长模式对资源能源的需求和依赖不断增强,这种经济发展与资源需求带来的矛盾促使中国企业将目光更多地集中在能源资源行业。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一种被动式“走出去”,必然导致战略规划不够明确。同时,企业对投资区域和国家的政治环境、文化传统和法律制度等因素了解认识不够,导致海外直接投资的无形成本增加,甚至直接决定了海外直接投资的成败。
有专家提示,中国“走出去”企业并购的常见风险主要涉及来自非经济因素干扰导致并购流产的风险、资金链风险、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收益风险以及并购后的整合风险。中国企业要想走得更远,就要积极进行海外投资风险评估,规避相关风险。拉美油气政治现象复杂,对中国企业而言,如何应对资源国的政策不稳定性和政局的全面了解及评估至关重要。
另外,海外投资所在国政局动荡不稳,党派政治带来的政策不连续性及所在国政府对投资事务的可能干预提升了投资的政治风险。今年2月初,阿根廷政府宣布取消对大型石油企业的两项财政优惠政策,此举为阿政府节约20亿比索的资金,中海油入股的泛美能源公司和中石化在阿根廷的子公司都遭到波及并蒙受损失。
国有化风险对投资国、东道国、跨国公司三者的影响都十分重大,直接影响到对外直接投资的资金流向、发展趋势以及全球性战略的实施。
有专家透露,在对外直接投资前期阶段,跨国公司应当进行科学而周密的可行性投资研究和投资风险预判,在进入东道国投资和经营的实质性操作阶段还应针对东道国当地政府、企业、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深入考察和了解,并对战略选择、市场制度、法律等风险进行有效评估。跨国公司在企业并购中要对企业资产质量、或负债、估价方法选择、融资等风险进行规避。
海外投资风险发生后首先要做好谈判工作。在东道国国有化政策公布以后,中方若察觉所公布政策有可协商余地,应积极与东道国政府进行沟通协商。若谈判未取得理想结果,中方应想方设法争取东道国有关方面的支持。若谈判最终破裂,东道国政府正式启动国有化政策时,企业应果断将争端诉诸东道国法院或国际法庭,以期获得赔偿。放弃资产所有权,争取与东道国政府签订管理合同。对于跨国投资企业来说,与东道国签订管理合同,亦为风险补救的一剂良方。并非拥有资产、掌握股权才能获利,交出股权同样能够获得利润。因此,当以上办法均不能有效地解决争端时,我国企业可以考虑放弃资产所有权,换取与东道国政府签订管理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