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正林:在基层当“好学生”

   2012-06-11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154

一年半的基层实践锻炼,在吕正林看来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他说,这样长时间、有深度地在一个基层单位锻炼是第一次。这段经历,经过时间的沉淀,在十年、二十年之后依然值得回味。

2010年7月,炎夏时节,吕正林来到川庆钻探公司川西钻探40123钻井队。在北方长大的他,一开始难以习惯四川盆地潮湿闷热的天气。“夏天最热的时候达40多摄氏度。川中地区紧邻涪江,湿气重。觉睡不好。”他说。

说到这儿,吕正林想起一件对他触动很大的事。夏天热,但是钻井工人还得穿着长袖长裤打井。有一个小伙子热得汗流满面,眼睛都快睁不开了,于是摘下安全帽擦了擦汗,擦完立刻又戴上了。安全监督员看见后,找他谈话。在安全监督员看来,安全防护即使缺失只有1秒钟,也是隐患。小伙子被罚了钱。“这是鸡蛋里挑骨头吗?”吕正林摇摇头说,“安全生产制度必须严格规范执行。辛苦归辛苦,但是违反了安全生产制度,就会罚你没商量。”安全面前无小事。“身为质量安全环保系统工作人员,在基层就要帮助员工树立安全生产的属地意识。”他说。

40123队是一支获得过多项荣誉的“金牌钻井队”。就在吕正林到之前,这支钻井队在钻井提速劳动竞赛中获得优胜奖。吕正林说,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如此大的工作强度下,这支队伍依然能保证高效作业和安全生产,就是得益于全面落实HSE体系。

睡板房,上井场,参加井队搬家。在与钻井工人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吕正林不仅了解了一口井是怎么打出来的和钻井中有哪些关键技术,而且体验了石油人风餐露宿、日晒雨淋的辛苦。他说,以前这种辛苦只能想象,到基层实践锻炼才真正体会到;以前不熟悉的钻井知识现在清楚了,以前只听过的岗位现在都干过了。“队长、指导员、技术员和老工人都是我师傅。一张张面孔,现在想来依然清晰。”他说。

除了钻井队,吕正林还先后到川西钻探试修工程事业部和川西钻探机关实践锻炼。这种由基层生产一线逐步向上一级机关上移的锻炼方式,让他自下而上地系统了解了基层的实际情况。

“有了对基层工作的系统了解,今后在机关起草管理制度的时候,会多一些可操作性强的内容,以更好地服务基层。”吕正林说。(孙雨晨采写)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