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燃料油、精对苯二甲酸(PTA)、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氯乙烯(PVC)、焦炭、甲醇等期货的上市,我国石化行业与期货市场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尤其是以LLDPE、PVC为代表的塑料期货,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市场深度显著增加,对我国塑料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规避风险、稳健经营的积极作用。
在外部环境越来越严峻的背景下,我国塑料行业如何更好地运用期货这一有效工具,提高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上月底召开的2012中国塑料产业大会投资组合与风险管理论坛上,几位来自石化企业、投资公司、期货公司的专业人士阐述了他们对塑料期货与产业发展的一些看法。我们把他们的观点和认识整理出来,以期对行业认识期货之类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经营手段有所启迪。
二○○九年五月,聚氯乙烯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如今,它已成为近几年全球上市的聚氯乙烯期货中唯一还在持续交易的品种。(本报记者 陶加 摄)
期货作用不可小觑
袁小明(浙江特产石化有限公司总经理):PVC期货是2009年上市的。这几年,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工具实现了从现货市场向期货市场的跨越。我们的体会是,期货市场为现货贸易流通企业做强做大、提升经营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对此,我想谈几点体会。
第一,期货操作,可以规避规模经营带来的市场波动风险。我们公司在国内的销售网点比较多,在华东、华南、华北、东北各地建有20多个销售网点。而我们合作的工厂,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受运输因素的影响,要让西北的产品进入华东等下游市场,相对来说物流的周期会比较长。为了稳定经营,我们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库存,而库存是一把双刃剑。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可以带来价格上涨的增值效应;一旦市场价格下跌,则会带来巨大的风险。而通过期货操作,可以规避市场价格给我们带来的风险,有利于我们的规模经营。
第二,期货操作,有利于我们作出科学的经营决策。原来我们经营PVC,主要是了解基本的商品成本、供需。而现在PVC上市之后,其金融的属性越来越强,除了原来的商品属性之外,我们还要更多地关注商品的氛围。这样就能帮助我们把握市场的走势,使我们作出的经营决策更加正确。
第三,期货操作,丰富了我们现货经营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大家知道我们石化行业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如果没有一定规模,靠传统的一买一卖的方式来操作的话,经营的难度非常大。现在我们通过期货操作,一方面规避了市场的风险,依靠规模来取得稳定的收益;另一方面,通过期货,可以带来一些期现的套利,使得我们的盈利水平更高。应该说期货市场对于我们现货企业来说,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我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原来我们在现货市场是赤膊上阵,而现在有了期货之后就算是有了护身符,有自己的武器,最终这个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崔玉龙(新疆中泰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新疆自治区国资委是我们的大股东,他们要求我们在新疆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过程当中,为新疆的长治久安和经济建设作出贡献。因此,我们选择利用期货并不是做投机赚钱,而是要利用这种金融工具,对冲发展中的市场风险。
新疆中泰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80万吨/年聚氯乙烯树脂项目从2010年10月开工建设,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今年下半年投产。届时,该公司的聚氯乙烯树脂产能将达到160万吨/年。 (本报记者 高俊昌 摄)
大商所塑料期货上市以来的4年,也是我们中泰化学飞速发展的4年。2008年前,我们的PVC产量只有40万吨左右,去年的产能则达到了近90万吨,到今年10月,我们还将增加80万吨产能。这样,到今年年底,我们的PVC产量应该在160万吨左右。这些年我们的产能在不断扩大,发展却非常平稳,可以说期货这个工具对我们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洪江源(象屿期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我觉得对于企业来说,不管是上游企业,还是下游企业,期货都是一种风险管理工具,能够促进多方共赢。如今的塑料期货市场已经有了LLDPE和PVC两个品种,与国外的原油形成了一个化工期货体系。当这个系列越来越丰富的时候,对我们投资者来说,选择的余地会大很多,也会让我们的生产商和消费者找到理论上的竞争对手。
在我看来,期货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让我们的资金配置更加有效率。这几年塑料期货的运行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个定价中心,尤其是对于LLDPE行业,期货的定价比以前拥有货源的大型国企有更强的定价影响力。期货形成我国的塑料定价中心,对全球产业的引导也非常有意义。所以,我认为期货出来以后的几年,是多方共赢的,不管是投机者、参与的企业,还是投资机构,都获得了收益。
其次,期货有利于社会淘汰机制的形成。2001~2008年,我们象屿是个贸易集团,有大量的化工产品经销,主要是靠规模的扩张。但随着期货市场的推出,企业需要懂得如何规避非显性的风险。我认为3年以后剩下来的才是最优秀的企业,因为期货是拉开企业差距的很好的工具。
期货市场还需拓展
张拥军(浙江敦和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和投资者的需求,需要完善塑料的期货品种,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来拓展。横向上来说,现在已经有了LLDPE期货,PVC期货,能否尝试发展PP期货?纵向上来说,现在有期货市场,能否尝试开辟期权市场。这样才能完整地满足企业和投资者双方的需求。
袁小明:现在大商所已经有了LLDPE和PVC期货品种,而我们现在除了PVC之外,还在经营其他的塑料产品,所以希望大商所还可以推出PP、PE等其他多种期货产品。而如果有了期货却没有期权,其实也是不健全的。最近听说大商所在推出期权的仿真交易,我们希望大商所能够推出更多的期货衍生产品,这对于我们现货贸易企业来讲会更有帮助。现在是一个全球的塑料消费市场,如果大商所推出的期货品种更多,影响力就会更大。这样我们的塑料产业也可以在全球拥有定价权,有利于我们整个塑料产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现在PVC的现货和期货并没有完全融在一起,现货的定价机制是一种模式,期货又是另一种模式。需要通过深入的发展和制度建设,让这两种定价机制的关联性更大。
洪江源:我认为现在的塑料期货市场虽然做得不错,但未来还可以做得更好。一是可以丰富这个体系,包括我们的套利。现在的价差是比较多,而吸引更多不同类别的市场,增强市场的厚度,才是真正有效的市场。二是完善期货品种。中国已经逐渐成为国际化的塑料定价中心。交易所如果能在此基础之上,开拓更多的期货品种,让中国成为全球的化工定价中心,这将很有意义,也是很现实的。
崔玉龙:作为生产型企业,期货对于我们来说也很简单:市场行情好的时候,我们就交割;行情低的时候,我们就拿回来补贴。如果可能的话,像食盐、电石等产品,我们都希望能够推出期货交易,因为这与我们PVC生产线相关。但目前还是有难度,我们只能希望期货能让整个金融市场情况更好。
政策服务有待加强
袁小明:我们是现货贸易企业,我们的优势是网络和购销渠道,但是随着PVC商品的金融属性越来越强,期货的操作我想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期货的操作对于我们公司来讲是一个短板,因此,我希望大商所和合作的期货公司在专业知识方面给予我们更多的指导,包括如何进行期货人才的培养,以及套保策略等方面。
此外,现货贸易企业参与期货是比较关注交割环节的,因为交割环节是否顺畅,包括仓单配对的有效性,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希望大连商品交易所在合约的设计、仓单的串换方面给予我们现货企业更多便利的服务。
崔玉龙:现在不管是欧债危机,还是我们国内的房地产行业,都与PVC产业相关。以后的发展路线会根据国家政策、资源现状、市场调配、物流等情况进行完善。现在有很多的大企业、大集团到新疆来,包括民营的、国有的,还有一些上市公司,所以新疆的PVC产能以后会非常大。
而目前很多行业在世界范围内关联度都很高,不管是在期货还是在现货市场,受国际影响非常大。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这个关系特别明显。所以我们一直关注着国家的产业政策,也充分利用了期货工具,还跟国内一流的院校和金融机构探讨了下一步的发展。
张拥军:中国的期货市场是全世界监管最严厉的市场,有证监会、保证金监管中心,还有各个交易所和期货公司的自查。但我认为当前中国的期货市场有点儿监管过度,服务严重不足。监管过度大家看到了,持仓不能过大,交易不能过大,这是一种保护。但是我们的交易工具那么少,期权喊了好几年也没有喊出来。我们希望中国出来更多有广度有深度的金融市场。
还有服务严重不足,为什么我们的期货市场不能够全球化发展。在我国,通道服务超出了期货公司的层面,但海外所有类别的资产通过期货公司都能做;期货公司也可以提供信息和研究服务,我们也有信息,但期货公司的信息是不一样的;还希望期货公司能够进行资源整合,搭建一个平台,让市场内的各方代表能够交流和学习。
(本报记者张木早 高重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