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汤森路透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金属和矿产业对外投资额达到154亿美元,仅次于2008年,位居历史第二高位。
但是,资源民族主义在全球的回潮,越来越严苛的针对外商资源项目的审查,层出不穷的针对资源企业的高税费,环保NGO和工会组织的博弈……亦让走出去的大批中资企业倍感困惑。
菲律宾的投资忐忑
5月29日下午,国家电网麾下的“国网国际”宣布,其已收购巴西七个输电特许经营项目100%的股权,总输电长度约为2800公里。
这笔交易,是国网国际在巴西的第二笔投资;此前,国家电网借助国网国际的平台,已在海外频频出手。
2009年1月,国网国际和两个当地财务投资者,共同赢得菲律宾国家输电网公司25年的特许经营权;2010年12月,国网国际收购巴西七个输电特许经营权项目100%的股权;今年元月,国网国际宣布收购了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25%的股权;今年3月,国家电网麾下的“巴西控股公司”和巴西科佩电力公司(COPEL)组成联合体,中标巴西特里斯皮尔斯流域水电送出输电特许权项目。
中国近年来对巴西投资直线上升,在2009年成为巴西头号贸易伙伴,2010年成为巴西最大的海外直接投资来源国,占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超过1/3。
目前,巴西全国共有10万多公里输电线路,国家电网已取得特许经营权的资产已超过8000公里。
中巴双边关系十分友好,这为国家电网的投资增加了安全筹码。2010年,中国成为巴西最大的海外直接投资来源国,占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1/3强。
但是,国家电网在菲律宾的投资,则因中菲黄岩岛争端,显得有些微妙。5月7日,中国驻菲律宾使馆经商处对外发出了《关于做好中资机构近期安全保卫工作》的紧急通知。
很快,国内媒体就出现报道,称中资企业在菲最大投资商之一的国家电网,其菲律宾项目受到了“威胁”。
接着,包括国家电网在内的几家在菲投资的中资企业,均表示至今企业运行并未受到黄岩岛事件影响,他们亦无打算撤回投资。
据接近国家电网菲律宾项目的能源界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虽然菲律宾项目目前还未受到实质影响,但是明摆着的政治风险确实让人担心”。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常务副秘书长许宁宁表示,中菲南海争端事态的发展,已使得一些准备投资菲律宾的中资企业感到担忧,处于停滞观望状态;那些已在菲投入巨资的中资企业,更是心急如焚。
资料显示,菲律宾拥有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如果仅以单位面积矿产储量计算,菲律宾金矿储量居世界第三位、铜矿储量居世界第四位、镍矿储量居世界第五位、铬矿储量居世界第六位。
正因此,2011年菲律宾总统阿基诺访华期间,很多中资企业向其表达了在菲投资开发镍、铁、镁等矿藏的兴趣。
据菲律宾媒体报道,自阿基诺访华之后,几乎每天都有中国公司就菲律宾矿业投资事宜进行咨询。《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和东盟其他国家相比,中资企业在菲投资总额并不大,但却密集集中在矿业领域。
但在众多专家看来,即使没有黄岩岛争端,菲律宾也远非理想的资源矿产投资福地。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称,菲律宾投资环境不良,法规较为苛刻,经济结构也不大适合外资进入,这些都制约了中国在菲投资的扩大。
尤其是矿业领域。数据显示,2011年菲矿业投资仅为6.185亿美元,大大低于政府预计的14亿美元,也低于2010年的9.68亿美元,同比下降约36.1%。
菲律宾媒体报道称,造成矿业投资额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当地武装势力2011年10月袭击了日本住友金属矿业公司、三井物产与菲律宾亚洲镍业公司在北苏里高的合资项目,烧毁了大量设备设施,致使该项目投资搁置。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员宋国明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历年来,在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发布的年度矿业投资环境评价中,亚太地区的政策投资环境相比其他地区来说都是最差的”,“其中菲律宾在最新发布的评价报告中,其政策潜力评分仅在整个榜单中的倒数第六位”。
中资企业境外投资风险上升
一直以来,我国对外投资合作业务,都相对集中在“高危”地区;其中,在我国对外投资存量前20位的国家和地区中,对高危或高风险国家的投资额就占到1/5。
据初步统计,近两年来,全球共发生涉及境外中资企业和人员的安全突发事件198起,共造成139人死亡。
这一点,在资源矿业投资方面,显得尤为突出:除了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外,我国矿业投资的绝大部分,都集中在拉美、非洲、亚太三个地区,“这三个地区,几乎囊括全球大部分的高危市场”。
据国际会计和咨询公司安永对全球矿业和金属业公司的商业风险排名,资源民族主义位居榜首;技能短缺和基础设施接入紧随其次。
2011年11月7日,在“2011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中银国际执行总裁李彤(微博)表示,资源民族主义、政府征收“暴利税”、成本增加等因素,增加了中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的难度。宋国明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近几年来,拉美、非洲、亚太这三个地区的矿业投资政策,呈现出一种急剧下降的趋势”,“这使得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各类境外风险总体呈上升趋势”。
根据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发布的年度矿业投资环境评价最新数据,世界上主要矿业投资地区的评分,都在呈现出一种下降趋势;其中,以拉美国家的下降趋势最为明显。
在这份名单中的后十名中,有一半的国家来自拉美地区;即使是已经连续四年保持在前十位的智利,在此次最新的名单中也滑落到了第18位——这已经是拉美、非洲、亚洲这三个地区在此榜单中排名最高的国家。
宋国明指出,拉美曾经是矿业投资政策环境较好的地区,在2005/2006年度的调查中,拉美国家的平均得分为51.2分;但是,由于近几年该地区许多国家的矿业投资政策变动较大,对矿业投资环境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使得拉美国家在本次评分中平均得分仅为2005/2006年度的一半。
即便如此,拉美地区的情况,依然强于亚非;亚洲国家的评分则是最差。
尤其是亚洲,其上榜的9个国家除中国外,均排在70位以后。其中印度、印尼、吉尔吉斯斯坦、菲律宾、越南排在倒数前10位中;与上一年度相比,亚洲绝大部分国家的评分和排名下降幅度较大。
而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矿业投资政策环境,依然是最为优异的地区。宋国明特别指出,虽然澳大利亚总体评分依然较好,但是仍旧延续了去年的下降趋势——这也使得该国连续第二年无缘该榜单的前10名。
“主要是因为,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租凭税的征收,使得各大矿业公司极为不满”,宋国明告诉《财经国家周刊》。
一直以来,中资企业都比较偏好选择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作为自己出海的首选之地,主因是这两个地方的政局稳定、投资风险相对较小。
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对外投在合作研究所周密博士看来,“海外投资的核心,并不是指风险越小的地区就是投资的最佳地区;而是要在可控风险的情况下寻求收益的最大化”。但进入2012年以来,这样的情况出现了一些变化。据路透社报道,当前不少中资企业已开始考虑,将投资的目标转向非洲、拉美、中亚等新兴市场。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到的诸多中资企业认为,像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这些政局稳定的传统市场,争夺优质资源的竞争实际上非常激烈,“这就使得资产价格变得太过昂贵,大大压缩了企业的收益”。
为了获取更大的收益,这些企业也倾向于选择了风险较大的新兴市场,作为海外投资的目标。
宋国明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强调:“之所以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在弗雷泽研究所的评分体系中备受推崇,关键原因在于矿业公司在当地的投资风险大部分可以通过计算得知;而新兴市场虽然可以获得较大的收益预期,不过却更加考验企业对于风险的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