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巨头预计下半年市场有转机

   2012-03-05

19

  生意社03月05日讯

  从2月份世界主要跨国公司发布的业绩报告看,尽管2011年是全球化工发展不平凡的一年,但行业仍保持了较高的利润。这主要得益于从几年前就发动的新兴、特种和创新引擎。跨国公司对于今年的前景保持了谨慎乐观的态度:虽然第一季度市场难以好转,但坚信下半年将迎来转机。

  去年业绩普遍刷新纪录

  日本地震系列灾害,北非局势动荡,欧债危机持续发展,美国主权债务评级下调,全球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受挫,原料及初级产品价格高位波动等不利因素,使世界经济复苏一波三折。在此背景下,大型化工企业以坚持不懈的努力,朝着2011年年初制定的目标迈进,取得了可喜成绩。

  拜耳集团2月28日发布的财报显示,2011年销售额增长4.1%,达365.28亿欧元;息税前利润增长52.0%,达41.49亿欧元,均创出新高。巴斯夫公司2月27日宣布,和2010年相比,公司销售额上升了15%,达到735亿欧元;息税前利润增长了近11%,达86亿欧元。陶氏化学在2月初就公布了2011年业绩:全年营业收入达到创纪录的600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2%,如扣除剥离影响后,销售额相比去年增长了18%。道康宁2011年销售额达到了64.3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较上年增长7%,主要是亚洲、东欧和发展中地区增长显著。塞拉尼斯全年财务数据显示,2011年净销售额为67.6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4%,实现了创纪录的业绩表现。

  此外,液化空气、米其林、科莱恩、苏伊士环境、普立万等公司业绩都有不俗表现,均实现销售额与利润双增长。

  新兴、特种、创新是引擎

  有远见的跨国公司早在几年前就调整发展战略,把投资重心转移至新兴国家和地区,并应对全球气候、能源、人口和环境等挑战,扬长避短,运作资产,加强创新,发展下游,转型为各具优势和特色的高科技型公司,从而成就了其业绩的持续增长。

  巴斯夫制定的'创造化学新作用'战略,追求可盈利性增长。根据这一战略,巴斯夫将亚太地区作为发展重点,尤其看好中国市场,在大中华地区持续进行投资,也获得了丰厚回报——2011年大中华区销售额超过65亿欧元,创出历史新高。巴斯夫同时加强特种化学品生产,全年特种产品销售额增长了28%,达到157亿欧元。

  去年陶氏化学在新兴地区的销售额超过了190亿美元,创造了新纪录,其中亚太地区销售额首次超过100亿美元;该公司创造全年折旧摊销息税前利润(EBITDA)历史最好纪录的业务板块有电子和功能材料业务、农科业务、功能材料业务,以及原材料和能源业务。塞拉尼斯完成对亚什兰两条产品线的部分资产的收购,支持该公司聚合物乳液业务的战略性增长。

  拜耳将新兴市场界定为亚洲(除日本)、拉美、东欧、非洲及中东地区,2011年在新兴市场的销售额达132.9亿欧元,销售额比上年增长了9.0%,已占集团总销售额的36.4%。其增长动力来源于创新领域的长足进步;目前拜耳有4种处于研发后期的药物,都具有为市场带来革命性变革的潜力,在新材料、作物保护和种子技术方面,拥有专业先进的开发线。

  普立万2011年剥离了SunBelt氯碱业务,收购了巴西Uniplen公司和全球添加剂和液体着色剂技术的领导者嘉洛斯公司,在其特种化进程中迎来了重要转折点。

  坚信市场将走出困境

  进入2012年,国际经济形势更为错综复杂。今年年初联合国(微博)发布的《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发达经济体经济陷入泥潭,新兴经济体也无法独善其身。加上近期伊朗核危机带来的国际油价高企,不确定因素增多,部分化工企业对今年前景做了谨慎预期。

  巴斯夫的年报展望2012年时表示:如果布伦特平均原油价格为每桶110美元,全球经济增长保持上一年水平的2.7%,那么全球化学品生产总值会稳步增长4.1%。巴斯夫执行董事会主席博凯慈博士称:'我们认为全球经济2012年初期将缓步增长,之后将加快速度。不过,严重的主权债务危机,特别是欧美债务危机使经济前景不确定,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化工行业的增长动力仍主要来自于新兴市场。'

  陶氏化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利伟诚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发展趋势,预计西欧所面临的困难近期内仍将持续;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市场情况不会有实质性改观,但确信下半年经济会逐步复苏。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的工作重心将主要放在执行上,将继续努力实现陶氏的增长目标。'

  拜耳集团首席执行官戴克斯博士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拜耳集团预计2012年总体销售额增长约为3%,EBITDA会实现小幅增长,主要来源于医药保健及作物科学业务的增长;鉴于当前市场情况艰难,材料科技的收益可能将与2011年持平。”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