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与新的转换:淄博博山区老工业基础转型启示

   2012-03-26

76

  生意社03月26日讯

  博山区近现代以来成为淄博乃至山东的重要工业基地。在机电装备、先进泵业、隔热材料等领域,博山已成功“突围”出多个全国领军企业

  料峭春寒,山东鲁桥耐火材料厂生产车间,没有一般建材工厂满地的灰尘,也感觉不到高温窑炉的炙热,诺大的车间只有几个工人监控着电脑,几个工人驾驶着叉车,显得轻松、有序。公司总工程师石绍忠告诉前来调研采访的《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虽然工人并不忙,但车间实际却在加紧生产,因为订单已经排到了2013年。

  “前几年我们没有引进新生产技术的时候,产品出口只能靠拼价格,拼成本,整个行业的利润率很低,运营得十分艰难。”石绍忠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企业越来越感觉到竞争的压力。当时,周围一些经营了几十年的耐火材料厂都倒闭了。

  鲁桥耐火材料厂所在的山东淄博博山区,是一个典型的老工业基地,是淄博市的“组团”城区之一,离中心城区有40公里的距离。依靠丰富的煤炭和高岭土等资源,博山区近现代以来成为淄博乃至山东的重要工业基地。但随着资源的日渐枯竭,节能减排等压力,曾经的传统“优势”企业面临着如何“突围”的生存困境。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让“突围”更显得沉重又迫切。

  新技术“突围”

  在内外压力交织的情况之下,企业不得不考虑转型升级问题。“为转型,公司董事长长年在国外考察跟踪先进成果技术”,石绍忠回忆起当时为生存而焦虑的情景,直到发现美国麦克温公司窑炉修补与焊补技术、瑞士阿尔科什公司冷硬化纳米耐火砖的市场前景广阔,“于是2009年开始,公司与国内行业先进设计院合作设计生产线。”

  在进一步论证探明市场前景的基础上,公司果断进行大规模投资,一期投资超过8个亿,总投资约为14.5亿元,2010年即投入开工建设。

  产品升级让企业前景“焕然一新”。石绍忠告诉本刊记者,“同样的原料、差不多的生产成本,普通的耐火砖一吨只有2000多元,而加入纳米磷酸盐的耐火砖价格却高达4万元/吨,不仅保温效果非常好,产品生产时的用能也降低了90%,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如果说鲁桥耐火材料公司依靠注重技术研发,对技术进行引进后吸收、创新,开发出独特的产品,重新赢得了市场,那么,位于博山区经济开发区的银仕来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则是通过细分市场领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身处传统纺织行业的银仕来公司,立足本业寻求“突围”。公司副总经理田成杰说,“从纺织业全国竞争力20强企业来看,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产品结构。”通过细分市场领域,在确立了自己的比较优势之后,“银仕来”通过避开“全方位”的激烈竞争,在高档家纺面料上做专做强,慢慢建立起自己的行业地位,目前大提花纺织布料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0%以上,位列全国第一。

  “内涵式”发展

  “山坡顶部有我们的水循环处理系统,通过处理可以把废水中的残留物加工成钛石膏再出售,水也可以再循环使用。”在博山区城东一个狭长的山沟中,本刊记者见到两边山坡上,忙碌的卡车来回行驶着。这是博山区销售收入最大的东佳集团所在地,该集团去年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钛白粉产量全国第一。

  “公司现在已尽可能实现循环经济,把水、能源、原材料、土地都做到最大程度的集约利用”,总经理孙鹏说。

  据介绍,东佳公司新采用的亚熔盐工艺使钛的转化率由硫酸法的85%提高到近100%,同时实现了碱酸介质的循环利用。公司今年将投产使用的硫酸余热发电项目将基本满足集团用电需要,届时产值20多亿元的大企业发电供热可不再使用一吨煤。

  博山区是老工业基地,淄博市经济贸易局局长孙永军说,许多产业是高耗能产业,节能减排压力非常大,并且城区土地资源有限,在这些硬约束条件的制约下,企业不得不内涵发展,用相同的资源创造出更大的附加值。

  据了解,在博山区已有不少企业通过集约化利用资源,找到了企业发展的新路。如,博山黑山玻璃厂利用废碎玻璃生产隔热保温材料,中科达耐火材料厂则通过废旧瓷砖制造耐火砖,这样既解决了上游企业废物处理的问题,又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了高效共赢。

  老工业基地转型启示

  本刊记者在博山采访发现,不仅在窑炉材料、纺织方面博山区的企业呈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在机电装备、先进泵业、优质汽车配件、隔热材料等不少领域,博山也已成功“突围”出多个全国领军企业;除东佳集团钛白粉产量全国第一外,华成集团生产的真空泵销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这些大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系列产业集群的发展。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郭松海认为,博山是一个老工业基地,在沉重的社会包袱下,能够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升级改造,把传统产业打造出新兴的经济转型亮点,实为难能可贵。

  受访专家认为,在国际经济形势不景气、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能耗和土地指标收紧的大背景下,博山区老产业焕发新活力,这其中的变化历程或许能给其他企业和地区的转型带来一些借鉴。

  首先,博山企业的转型发展有一系列投入的支撑。过去四年时间博山区共完成工业技改投入141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由2007年的20%快速上升到去年的32.5%,目前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23家,并且成为国家火炬计划泵类产业基地、山东省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山东省优质泵类和耐火材料产品生产基地。

  其次,博山的经济转型,既有企业面对严峻市场经济形势“自觉”或“倒逼”转型,也有政府引导扶持所起到的“助推”作用。

  政府方面,孙永军介绍,博山政府实施了主要包括搬迁改造扶持、技改投入税费优惠、优质项目政策支持等政策措施。

  企业方面,采访中,多名企业负责人对本刊记者表示,要转型,一是必须紧跟市场先进技术发展动向,及时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对产品结构进行提升改造,特别是要和科研院所联合,通过技术吸收、消化、再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二是找准定位、细分市场,尽量不要再发展产能已经饱和的低端产品;三是必须进行精细化、人性化管理,同样的技术引进,有的企业能迅速做大,有的企业仍然发展乏力,这其中现代管理技术起到重要作用。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