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川气东送工程健步跨入2008

   2011-05-13 石油石油

71

      中国石油网消息:截至目前,川气东送工程勘探开发累计钻井进尺达到23万多米,完成了对16口井56层的试气工作;长输管道累计组焊860.72公里,占线路总长的39.1%,焊接一次合格率98.56%

    2007年8月31日,川气东送工程建设大幕拉开。

    为了早日打通我国这条能源大动脉,来自中国石化16家企业的两万多名参建职工,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川东北崇山峻岭间,汇集到长输管道经过的鄂西山林、长江两岸……半年来,建设者攻坚克难,努力把工程蓝图变为现实。

    勘探开发有序进行,管道工程稳步展开

    加大勘探力度,巩固资源基础,川气东送工程建设者肩负着推动中国石化天然气大发展格局形成的神圣使命。参建人员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勘探理论和勘探技术创新,2007年经过对16口井56层进行试气,其中普光10井、毛坝4井等10口重点探井获得良好天然气显示,普光9井经过酸压改造,获得日产百万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气流。

    开发井全年新开钻18口井、交井17口,其中普光301、普光302、普光303开发平台的8口井已具备试采气条件。普光气田总体产能规划取得新进展,投产准备工作全面展开。在进一步优化普光气田开发方案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普光气田主体投产方案》、先期20亿立方米单井投产设计方案,以及大湾、清溪场、老君等普光周边区块的开发概念设计等,为今年工程投产做好充分准备。同时,根据各项工程建设进展情况,编制完成了《川气东送建设工程总体统筹控制计划(总纲3版)》。

    在管道工程建设中,5条长江穿越工程已经累计完成总工作量的67.3%,其中宜昌长江盾构穿越于2007年10月29日顺利贯通,忠县长江穿越于2007年12月8日实现贯通;73条总长94公里的隧道工程,已累计掘进61.3公里,完成总工作量的64.9%;管道全线累计组焊860.72公里,占线路总长的39.1%,焊接一次合格率98.56%(高于创建国家优质工程96%的标准)。

    安全生产是基础,生态保护是责任

    川气东送工程资源气田是高含硫化氢气田,危险和风险系数是一般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数倍以上。加上长输管道跨度大、沿线自然环境复杂,安全环保工作面临的压力始终像一把高悬的利刃。

    去年,川气东送工程安全环保基础工作进一步稳固,建立了四级安全环保监管体系,严格各单位正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和追究制。制定了28项高含硫气田技术标准,并严格安全培训,要求所有参建人员必须“先持证,后上岗”。聘请了4家有经验的国外公司作为第三方对施工设计进行全面评估,完善施工方案。为加强抢险应急能力,斥资1.8亿元建立了普光应急救援中心。

    面对严峻的环保形势和压力,川气东送工程指挥部围绕建设“生态工程”这一基本框架,制定了“一杜绝、二达标、三提高”的环保工作目标,建立环保管理网络,加大现场监督检查力度,消除环保隐患,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目前,普光气田钻井废弃泥浆固化处理和钻井污水全部实现处理达标,第二钻井固废堆放场已开工建设,钻井废弃泥浆固化物烧砖资源化利用技术试验获得成功,污水回注试验取得积极进展,钻井泥浆不落地无害化处理工艺进入现场试验阶段,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开始安装,环境监测工作不断加强。

    2007年,川气东送工程没有出现一起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川东北气田正在努力实现“绿色气田”的目标。

    科技进步为生产提速,竞赛活动为工程助力

    推广应用新技术,解决川东北气田勘探开发生产中的复杂问题,提高钻井速度,缩短建井周期,是工程建设中的一个亮点。

    针对川东北钻井施工地质条件复杂,熔岩密度坚硬,易“井喷、井漏、卡钻”等严重影响工程进度的技术难题,确定了空气钻、随钻防漏与复杂井堵漏等21个钻井先导试验项目。在试验应用的基础上,将气体钻井、垂直钻井等一批最新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钻井生产中,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通过大规模应用“空气钻+空气锤技术”,使气体钻井进尺比例占到63%,机械钻速平均提高了6至7倍;形成了防渗透水泥浆体系,确保了主力储层段的固井质量,固井套管优质率由47%提高到71%。

    在长输管道施工中,推广应用钻爆和盾构施工技术,缩短了翻山越岭的线路,使山区段线路由原来的683公里减少到620公里,大型跨越由原来的7处减少到一处,与忠武线交叉由70多次减少到32次,降低了施工难度,减少了安全隐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