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急升 纯碱短缺或将贯穿08年全年

   2011-05-13 石油石油

42

  去年末,受化工品集体涨价风的联动,国内纯碱价格曾大幅飙升。近期,随着下游需求继续高歌猛进,加上部分纯碱产区受到恶劣雨雪天气的困扰,国内纯碱价格再度上扬,资源也屡屡告急。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一家咨询公司近日预测,因需求强劲,预计全球纯碱短缺将贯穿2008年。多位分析人士预期,国内纯碱价格接下来仍可能保持较为强劲的上升势头。

  现状

  出厂价突破2000元

  据统计,国内纯碱价格接续了去年下半年的“牛”气,近期又不断创出新高。目前,无论是轻质碱还是重质碱的出厂价均已突破了2000元/吨的重要心理关口。

  近期,江苏地区纯碱厂限电,政府下发文件要求各个厂家压产。与此同时,西北大雪煤外运困难也导致厂家原料不足,开工率降低。受此影响,江苏各纯碱厂本周按耐不住纷纷上调价格。目前,该地区市场轻质碱主流出厂价格达到1900元/吨,重质碱则达到2050元/吨,其中轻质碱上涨100元/吨,重质碱上涨50元/吨。

  此外,青海碱业最近的轻质碱送到价格为1950元/吨,重质碱送到价格达2010元/吨;山东海化轻质碱达2000元/吨,重质碱价格达2100元/吨;联合化工大部分产品仅供内部,外销轻质碱出厂价格则高达2100元/吨。

  和一个月前相比,上述价格又有了可观的涨幅。去年年底时,唐山三友的轻质碱出厂价为1800元/吨,重质碱为1850元/吨。山东海化轻质碱为1800元/吨,重质碱为1950元/吨。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去年底的纯碱价格和去年初相比也已天差地远,而目前的价格显然又创出了新高。

  原因

  需求拉动油价作祟

  “对纯碱而言,它的涨价主要是下游需求增大的结果。由于玻璃、氧化铝等产量持续激增,而纯碱的产能扩充速度没有跟上,导致供需脱节后价格上扬。”国都证券石化分析师贺炜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说。

  据介绍,纯碱主要用于浮法玻璃的生产,而国内新上的15条浮法生产线并未随春节临近而减产。同时,日用玻璃及制品改瓶型,包括红酒瓶出口量增加也拉动了需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1至10月份,平板玻璃增长14.6%,日用玻璃增长26.8%,氧化铝产量增长49.7%,化学农药行业增长22.2%,合成洗涤剂增长11.5%,而纯碱产量1至10月份的增长率仅为11.0%,明显低于下游行业的增长速度。

  纯碱涨价的另一个原因是最近大雪天气西北物流紧张,外运困难,造成全国纯碱货源紧缺。以山东为例,当地市场近期纯碱资源紧缺,下游积极取货,供不应求。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纯碱的生产成本包括煤、气、运、盐、劳动力等都有不同程度提高。这些都使纯碱价格达到历史最高位。

  不过,也有行业人士认为,国际油价的大幅攀升才是导致此次纯碱价格持续上升的最大因素。1月初,国际原油价格上升至100美元/桶。受其影响,作为纯碱生产主要原料的天然气供应一直短缺。

  趋势

  价格仍可能保持坚挺

  “据我所知,当前国内纯碱行业的在建产能规模很大,近期的价格上涨可能只是阶段性行为。”贺炜说。

  但安信证券一位分析师认为,到今年年底前,纯碱产能的投放速度将低于需求增长,供不应求的形势显然会继续维持。“因此,我们判断纯碱价格有可能跃上新的台阶,带动纯碱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

  另一位分析人士也表示,尽管纯碱上涨速度已超出了市场想象,但在需求强有力的推动下,市场价格仍保持较为强劲的上升势头。

  值得注意的是,总部位于休斯敦的美国著名咨询公司CMAI近日指出,当前全球纯碱市场需求为4700万吨/年,未来5年全球纯碱市场需求将以年均4%的速度快速增长,新增需求主要来自于中国。去年全球纯碱市场需求增长的32%来自于中国,预计未来5年中国纯碱市场需求增速将达到年均7.8%。

  这家咨询公司的分析师认为,由于世界范围内产能扩张放缓,中国纯碱需求的大幅增长已导致全球市场供应紧张。同时,来自中欧和中东地区需求的强劲增长也加剧了全球供应紧张的局面。

  分析师预计,全球范围内纯碱供应紧张的局面将贯穿整个2008年。虽然中国已经加快扩能的步伐,但仍不足以满足其需求的增长。

 
 
更多>同类资讯
• 强制性国家标准《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安全规范 • 大连发布《加快培育氢能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
• 【全国招募】国兴智能,诚邀合作伙伴! • 全球首个氢内燃机批量发电项目启动
• 总投资100亿!山西绿色氢氨醇项目签约 • RMI报告:工业场景中大规模绿氢应用模式研究
• 向AI要石油,华为发布油气行业上中游领域最新联 • 西南油气天然气增储上产保持增长态势
• 多个项目取消,审批收紧,绿氢已退潮? • 250千瓦级海水制氢联产淡水装置成功开车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