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05月15日讯
陕煤化董事长、党委书记华炜指出,集团的每一步发展都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惜巨资投入进行科技创新,并重奖做出成绩的个人和集体,集团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取得的显著成效跟这些是分不开的。
据华炜介绍,陕煤化科技创新水平已经处于业内领先地位,取得了受到政府奖励的成果31项,获专利16项,申报专利6项。其中,如“新一代甲醇制取低碳烯烃工业化技术(DMTO-II)”及“块煤干馏中低温煤焦油制取轻质化燃料工艺”等一批科技成果,在助推陕煤化自身发展的同时,对于行业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华炜表示,在刚刚迈进“十二五”的2011年,陕煤化还将组建技术研究院,继续强化科技研发团队建设,同时,进一步提升了集团管控能力,各级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形成统一领导,理顺科技管理体制,营造浓厚的科技研发氛围。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长期以来,陕煤化集团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不断增强自身科技实力和生产力转化的能力,科技攻关硕果累累。
在对外合作方面,在董事长华炜的指导下,陕煤集团公司先后与中科院机电所、大连化物所、西北大学全国顶尖的研究院、教授团队建立合作关系,不断推出煤炭开采、煤化工转化领域的前沿技术。与淮南矿业、冀中能源、开滦集团等兄弟单位开展学习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共同促进提高。今年,集团公司又先后和煤炭瓦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展瓦斯治理,和中煤科工集团西安分院签订防治水战略合作协议,和煤炭工业协会咨询中心合作对所属矿井全方位安全会诊,有力促进了全集团安全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陕煤化集团董事长华炜强调:“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站得高,望得远,科技工作尤其如此。”
“十一五”期间,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共完成各类科技成果178项、拥有有效专利34项,获得着名商标3项,名牌产品10种。一大批国内先进的技术的成功开发并迈向产业化,奠定了陕煤化集团在国内煤化工产业中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由陕煤化集团主导开发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新一代甲醇制烯烃(DMTO-)工业技术仅仅用了2年零7个月的时间就研发成功,创造了原创技术由实验室到工业化试验,再到产业化示范项目启动的世界速度,2010年,“甲醇制烯烃(DMTO-)工业技术迈向产业化”与“嫦娥二号探月”等一同被评为“2010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
2011年5月,陕煤化集团加强内部科技资源的整合,成立了“陕煤化集团技术研究院”,华炜表示,陕煤集团将统一管理和指导集团公司科技工作。进一步奏响了集团公司科技创新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