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确立为独立矿种到发布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从公布页岩气“十二五”规划到宣布第二轮探矿权招标即将开闸……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页岩气相关文件的密集发布以及政府相关部门频频释放的政策信号,被业内视为撬动中国油气垄断格局的关键之举。
垄断多年的中国油气领域为何独向页岩气敞开大门?5月底结束的页岩气第二轮探矿权招标意向摸底调查显示,共有70多家企业递交招标意向材料,其中有不少民企。
页岩气开发是一个大投入大产出的行业,业内人士认为,油气勘探资质、投资成本、盈利风险等问题依然束缚着中小民营企业逐梦页岩气的手脚。要真正敞开大门,真正实现大规模商业开发,关键还在于体制机制的创新。
垄断大门初开
“页岩气独立矿种的确立,为各路资本参与中国油气开发打开了一扇门。”一位投资人在“第八届中国能源投资论坛”上兴奋地说道。
2011年12月底,国务院批准页岩气为独立矿种。国土资源部发布《新发现矿种公告2011年第30号》,明确页岩气为第172种新矿,对其按照单独矿种进行投资管理。
2012年5月17日,国土资源部宣布,进行第二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意向调查报名。对于投标者,仅要求为境内注册的内资企业,注册资金在3亿元人民币以上,具有石油天然气或气体矿产勘查资质或已与具有勘查资质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只要具备资金实力和油气勘探开发相关资质,无论民企、国企都可以参与,也允许外企以合资、合作的方式参与中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主任张大伟近日在公开场合表示,我国页岩气探矿权第二轮招标现已准备完毕,启动在即。
垄断了多年的油气开发之门为何向页岩气敞开了一条缝?
“从美国经验看,中小企业在非常规油气开发的前期阶段通常会发挥很大作用。通常是,中小企业不断探索技术、积累经验,逐渐形成独立技术、专业生产能力和一定规模。之后,大型油气公司会通过收购中小企业等方式介入,从而进行整体开发。”IDG资本投资部合伙人林栋梁指出。
“美国页岩气革命之所以获得成功,小企业文化很重要。”IDG资本投资部副总裁王静波指出,大公司做一个项目往往需走一整套流程,而小企业有冒险精神、做决策很快。他称,IDG在美国的一个页岩气合作基金现拥有10亿美元资产,但一共只有6个员工,所有工作都可通过外部专业化公司完成,管理以及资本运作很有效率。
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员陈卫东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页岩气的生产过程有别于常规油气,没有非常清晰的勘探、开发和生产阶段的划分,是一个连续生产过程。“页岩气的投资经营管理更像一个生产型企业,而非传统的油公司。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美国的页岩气革命是数以百计的中小公司推动的,而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康菲等巨头开始时都无所作为。”他称。
一位拟参与第二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的民营企业负责人认为,相比国企,中小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引进、体制机制等方面确有优势。“若要从国外引进专家,民企开的薪酬会比较有竞争力,而国企可能会涉及很多制度上的审批和制约;若要从国外收购有现成技术的小公司,民企去谈也比较好谈,而国企去收购,则容易引起当地政府或社会团体的一些抵制。”他举例道。
他坦言,目前许多企业对于页岩气开发多抱着“趟着石头过河、先跑马圈地”的心态。因此,对于已手握大量资源的国企而言,其在现阶段花大力气攻关页岩气技术的动力或许并不足;而民企一旦选择投入,则会真正花心思、下工夫,去请专家、攻技术、拿方案,以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回报。
数块心病难除
“有感兴趣、抢着要上的,也有压根不感兴趣、白送也不要的。”上述民企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在他的民企圈子里,对于页岩气的态度参差不齐。“不敢进门”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不确信中国能在近年内实现页岩气商业化,怕投下去的钱打水漂;二是不确定一些门槛是否真的能破除。
“我们现阶段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很难找到有油气勘探资质的单位进行合作。”这位民企负责人抱怨,在第二轮探矿权招标中,国土资源部要求,参与竞标的企业必须有油气勘探开发资质或者与有资质的单位合作。“全国有资质的单位大概100来家,多为国有。我们接触了一些,但要么没兴趣,要么狮子大开口,一上来就要上千万的挂靠费。这无形中就提高了我们参与页岩气开发的门槛!”
投资成本亦不可小觊。陈卫东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页岩气井需不断投入才能稳产,美国现在每年需投入1000多亿美元来维持年产1300亿立方页岩气的产量,“而在中国,天然气价不到位,补贴又没有跟上,常规气都难盈利,民企又没有国企的垄断资源,要持续投入开发页岩气,会比较吃力。”他称。
“中国打一口页岩气井的成本在几千万至上亿元不等。对于财大气粗的国企而言或许是洒洒水,但对民企来说,每分钱都是要精打细算的。如果没有气价补贴或税收优惠政策,且分到的区块出气效果又不好的话,单靠民营企业一己之力天天往里砸钱,肯定受不了。”该民企负责人也坦言。
煤层气开发曾面临的矿权重叠问题也同样摆在页岩气开发面前。“开发煤层气的时候,我国可供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区块已被少数输油和煤矿公司占有,在保障油气和煤炭生产指标的重压下,他们无心也无力投入风险大、利润低的非常规新领域的开拓。”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张抗指出,煤层气如此,页岩气亦然。
据悉,目前我国约77%的页岩气资源与石油区块有重叠,因此第二轮探矿权招标是在剩余的23%的空白区块内进行的。这也意味着,目前可供民企参与开发的区块并不多,而若以后要大规模开发,难免会遇到与几大油公司“争地盘”的尴尬。
“尽管第二轮招标只在资金方面要求注册资本在3亿元人民币以上,但竞标时,毕竟投钱多的会较受青睐。此外,在一些政府关系方面,国企的资源也较民企更丰富。”该民企负责人担忧,最终此次招标能有多少民企参与不好说,民企参与了能胜出的几率有几分也不好说。
张抗认为,融资困难、提供勘探开发的服务市场的缺乏、开采出的气进入天然气管网的困难等,都使得中国的页岩气开发难以出现美国那样大量公司尤其是中小公司活跃投资的蓬勃发展局面。“显然,发展滞后的关键不在资源、技术等硬条件,而在软环境,而这又取决于国家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他说道。
期盼制度红利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美国每年有上千亿资本投入页岩气勘探开发,每年打井十万多口。由于页岩气成功实现大规模商业开发,美国天然气价格已跌至10年来最低。能源价格的相对低廉,不仅为美国经济复苏带来成本优势,也大为减轻普通民众的生活负担,并增加了就业机会。
BP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新华认为,美国页岩气大发展得益于三个因素:一是技术突破与成熟;二是发达的天然气准入管网和第三方准入条款;三是对非常规能源税收方面的减免。
美国发达的金融市场也为众多中小企业掘金页岩气市场提供了便利的融资渠道。据王静波介绍,在美国,中小企业涉足油气勘探开发有多种融资方式。比如油气开发商可将区块中未来若干年的油气产量的百分比一次性预售给投资方,由投资方承担价格、资源量、利率以及公司运行风险。开发商既可转嫁风险,又可通过这种方式融资。又比如,让专业化评估公司对一个区块的探明储量进行评估,再按照评估量比例给予贷款,从而使得中小公司无需大股东担保,通过其资产和不断的工作量就能获得资金。
此外,美国页岩气开发企业在税率方面也能享受到优惠。王静波称,美国页岩气公司多为有限合伙人或有限责任公司结构。公司层面没有税务负担,所有营收费用都可以转嫁到投资人身上,而最终的投资人可能是个退休基金,本身也没有税务负担。“这对吸引资本进入页岩气行业极有促进意义。”他称。
反观中国,诸多体制机制的障碍以及资产市场的不健全束缚了中小企业成为页岩气开发主力军的手脚。张永伟认为,页岩气开发重在体制创新,包括矿权管理体制、利益分配机制、市场主体、开采监管、环境监管、市场监管以及建立综合试验示范区等多方面创新。此外,还应发挥各类资本在页岩气开发不同阶段的不同作用。“例如在早期勘探开发阶段,应放心地让各类专业化投资商进入,且应为这种进入尽量减少壁垒,如一些门槛设置、所有制因素、独资或合资规定等,该去除的要去除。另外,还应打通页岩气开采与境内外资本市场的通道,使得大量资金能够持续进入页岩气开发领域。”他总结称,对于页岩气开发,“谁能把轿子抬起来就应该谁上”。
“页岩气是贫矿,其开发机制的效率只有高于常规天然气,才可能盈利。在美国,不只是技术、管网,其整个社会都提供了这种效率。”陈卫东认为,美国页岩气的成功,制度因素是第一位的。制度孕育了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推动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成就了美国非常规天然气的突破性发展。
“政府应像支持技术创新一样支持制度创新。若油气行业全面开放有难度,中国至少应该开放天然气行业,去除贸易的准入限制,同时扩大勘探开发环节的对内和对外开放。”他说道。
我国页岩气发展大事记
▲2009年10月9日,国土资源部在重庆启动中国首个页岩气资源勘查项目。标志着继美国和加拿大之后,中国正式开始页岩气资源的勘探开发。
▲2009年11月10日,中石油与壳牌签署富顺-永川区块页岩气联合评价协议,联合开发四川的页岩气资源。这是我国首个页岩气开采项目。
▲2010年11月16日,中海油完成收购美国切萨皮克能源公司鹰滩页岩油气项目33.3%权益,进入页岩气开发领域。
▲2011年3月,国土资源部正式立项启动“国内页岩气开发政策”的相关课题研究。
▲2011年6月27日,国土资源部举办首次页岩气探矿权出让招标,共四个区块,分别为渝黔南川页岩气勘查、贵州绥阳页岩气勘查、贵州凤岗页岩气勘查、渝黔湘秀山页岩气勘查,面积共约1.1万平方公里。中石化中标渝黔南川页岩气勘查区块,河南煤层气中标渝黔湘秀山页岩气勘查区块。
▲2011年12月31日,国土资源部宣布,页岩气被正式列为第172种矿产,将对其按照单独矿种进行投资管理。
▲2011年12月底,国家发改委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其中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第9项明确“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限于合资、合作)”。
▲2012年1月3日,中石化收购德文公司在美国的5个页岩油气资产权益的1/3。
▲2012年2月2日,中石油收购荷兰皇家壳牌石油有限公司在加拿大的Groundbirch页岩气项目20%权益。
▲2012年2月24日,中国华电与湖南省政府签署《页岩气开发利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在湘西北实施页岩气商业开发。
▲2012年3月1日,国土资源部发布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首次评价成果:我国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为134万亿方,可采资源潜力为25万亿方。
▲2012年3月8日,中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四川元坝区获高产页岩气流。
▲2012年3月16日,《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发布,提出到2015年,国内页岩气产量达65亿立方,2020年力争实现产量600-1000亿立方。
▲2012年4月10日,国土资源部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征收中外合作开采石油补偿费工作,新规增加了企业使用资源的成本,征收对象从外国企业扩大到中国企业,由传统油气扩大到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
▲2012年4月11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同意“十二五”期间设立四川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
▲2012年4月16日,国土资源部审议《全国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示范实施方案》,提出在2012-2020年内,积极推进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实施勘查示范工程,促进全国页岩气勘查快速发展,基本摸清我国页岩气资源家底和开发利用前景。
▲2012年5月17日,国土资源部宣布,第二轮国土资源部页岩气探矿权招标投标意向调查报名截至5月25日。要求投标者必须是境内注册的内资企业;注册资金应在人民币3亿元以上;具有石油天然气或气体矿产勘查资质,或已与具有勘查资质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为独立法人,不得以联合体投标。(根据中国能源网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