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或十年来首次无电荒 实体经济下行是主因

   2012-06-19 中国企业报

108

  从2003年开始,一轮轮的“拉闸限电”席卷着全国,但今年局面或将改观。

  专家指出,作为经济景气程度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今年用电总量始终低位运行,佐证了经济减速的预期。“但经济增长速度适度回落,并不是坏事。”

  电力消费持续低迷

  国家能源局6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至5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9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增幅回落6.2个百分点,为2009年12月以来录得的最低累计增速。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副巡视员鲁俊岭表示,用电整体回落主要体现在二产、工业用电增幅回落,体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电力需求的放缓也致使今年电力缺口明显减少。鲁俊岭表示,预计今年高峰时段全国最大电力缺口在1800万左右,将明显低于往年。

  从电力协会数据显示,今年用电量明显下滑,特别是用电量比较大的冶金、机械等。

  用电量持续低位运行,让电力企业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寒冷。

  2012年发电企业依旧没有摆脱亏损的桎梏,“但今年发电厂亏损,跟以往不同。”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级分析师宋亮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往亏损,主要是煤价市场化,而电价政府指导,造成煤炭价格上涨部分无法通过上调电价消化,企业出现亏损。

  “而今年电力亏损,更多是由于下游电力需求不足,电厂不能够饱和发电,从而出现电力运营成本相对较高的现象。”宋亮分析表示,“今夏不会出现电荒。”

  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看来,今年发电厂亏损较往年要少,原因有三。“首先今年电厂亏损主要还是由于电煤价格过高,但今年的形势明显好于往年,今年煤价比往年温和了许多;其次,2011年国家提高了电价,这对缓解电企亏损起到积极作用;此外,今年的用电量明显下降,电力消费市场低迷,造成发电量受限。”

  “这三个因素都将有利地避免今年电荒的出现。”林伯强表示,“用电量下降,对防止电荒出现是有利的。”

  重庆松藻电力公司安稳电厂的两台机组如今只有一台在运行,而这一台的发电量也只是以往的70%左右。电厂工作人员周梅告诉记者,“因为用电量有限,加上今年水力丰富,所以用不着火力发那么多的电。”

  经济下行是主因

  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今年一季度GDP同比上涨8.1%。虽然这个数字仍在8%之上,但这个数字略低于各机构、各学者的普遍预测,相比去年第四季度的8.9%低了0.8个百分点,同时更是连续五个季度增幅下降。

  国务院参事姚景源表示,中国经济连续五个季度在下行,不但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率在下行,在经济增长当中占据半壁江山的工业的增长速度也在逐季回落。

  统计显示,2011年一季度,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4%,比上年三、四季度分别加快0.9个和1.1个百分点。而今年一季度只有11.6%。“同时,具体的产品产量也出现了下行。”姚景源表示,宏观经济看产品产量,最重要的要看发电量,“因为生产多少产品,就需要耗费多少电,而发电量就是等于用电量。”

  据了解,2011年12月份,全国平均每天日发电量是130亿千瓦时,今年1月份、2月份两个月,降到120亿千瓦时。短短的两三个月时间,日发电量降了10亿千瓦时。“这说明经济增长速度在回落。”姚景源如是说。

  “一些重要的原材料产品,比如钢铁,去年出钢产量在高峰的时候,每天日产是200万吨,但是到了今年一二月份只有188万吨。水泥下降的幅度更大,去年12月份的时候,中国水泥的日产量一天565万吨,今年一二两个月360万吨。”姚景源表示。

  著名财经评论员马光远认为,从大的趋势来看,经济处在一个下行的周期。这个下行的周期一方面是外在客观的一些因素,一方面是调结构的结果,“这是必须付出的一个代价。”

  “现在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是在下行,但不是坏事。”姚景源称,从2005年开始,我国每年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的目标都是8%。事实上,这么多年没有一年增长速度低于9%,2007年是14%。“实际上这么多年来,中国经济还是偏快,甚至偏热。这种偏快、偏热就导致我国一再贻误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时机,显然增长速度的适度回落有助于我国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瓦卢瑞克集团与中国石化签署技术合作 全新上线:Fluke Connect Express 福禄克热像分析软件
中国防腐胶带:创新驱动,引领世界管道防护新潮流 阿克苏诺贝尔携手中国石化签署合作备忘录,以绿色高性能防护涂料助力中国企业扬帆海外
华为擎云深圳授权店落地,科技赋能千行百业 曙光云全栈式安全解决方案 保障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