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乙烯工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生产技术、装置规模和单炉装置产能都有很大发展,从近年产能的急剧增长趋势,可明显看出我国乙烯工业近年来呈跨越式发展趋势;但目前乙烯工业布局分散、原料供应紧张等问题也应引起关注。
世界产能 集中四大产区
据统计,2006年世界乙烯总产能为1.195亿吨/年,同比增长2.8%。欧洲和北美的乙烯产能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而亚洲、中东及拉丁美洲所占比例逐渐上升。目前北美、亚洲和西欧成为世界三大乙烯产区,占世界乙烯产能的比例分别为29.2%、28.9%和20.1%,中东是世界第四大乙烯工业产区,占世界乙烯产能的10%。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乙烯装置规模迅速向大型化发展。目前全球以石脑油为原料的裂解装置规模已达110万吨/年,以乙烷为原料的已达135万吨/年,中东正在规划建设以乙烷为原料的超过150万吨/年的乙烯装置,一些公司在研究建设180万吨/年装置的可能性。
随着世界新建大型装置的投产和对原有装置的脱瓶颈改造,乙烯装置平均规模不断提高。目前,沙特阿拉伯乙烯装置平均规模提高到88万吨/年,北美地区及新加坡的乙烯装置平均规模在65万~77万吨/年。韩国、日本、我国台湾、印度和中国大陆的乙烯装置平均规模在38万~52万吨/年。
炼化一体化、装置大型化极大地提高了石化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优化了总体布局,可降低乙烯/丙烯生产成本,有效利用资源,减少投资,降低能耗,减少废物排放。
我国乙烯 呈跨越式发展
我国乙烯工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生产技术、装置规模和单炉装置产能都有很大发展,产量从1960年的700吨、1970年的5100吨上升到2007年的1024.8万吨。2007年国内乙烯产能达到997万吨,许多装置产能从60万吨/年提高到80万吨/年,以提高其规模经济性和改善资源利用率。从近些年产能的急剧增长趋势,可明显看出我国乙烯工业近年呈跨越式发展。
大型装置 将陆续投产
“十五”期间,国外公司加快在我国大陆投资大型乙烯的步伐,如巴斯夫、BP、壳牌和埃克森美孚已分别在南京、上海、惠州和福建合资建设60万~90万吨/年装置及其下游产品联合生产装置。其中BP参股的上海赛科90万吨/年乙烯装置,配套有60万吨/年聚乙烯、25万吨/年聚丙烯、30万吨/年聚苯乙烯等8套大型生产装置。扬巴公司60万吨/年乙烯项目由蒸汽裂解装置及9套配套生产装置构建而成。惠州中海壳牌80万吨/年乙烯及其下游联合生产装置,配套工程包括55万吨/年苯乙烯、25万吨/年环氧丙烷、13.5万吨/年多元醇和6万吨/年丙二醇等装置。
“十一五”期间,国内外公司投建乙烯项目热情不减,2008~2010年我国将陆续有多套大型装置投产,预计2010年国内产能将达1780万吨。
装置规模 逐步扩大
目前,我国共有乙烯装置21套,最大的是100万吨/年装置,最小的仅15万吨/年,技术以引进为主。据统计,100万吨/年乙烯生产装置与50万吨/年乙烯生产装置相比较,吨成本可降低约25%。建设大型化装置,发展规模经济,是国内外乙烯工业实现低成本战略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国乙烯发展开始注重规模效益,大型化已成为发展主流,新建乙烯装置规模一般在80万~100万吨/年,老厂改造的最终规模一般按80万~100万吨/年进行规划。茂名石化、燕山石化、上海石化和扬子石化乙烯单套装置规模分别为100万吨/年、71万吨/年、70万吨/年和65万吨/年;大庆石化、吉化公司、兰州石化乙烯单套装置规模分别为60万吨/年、70万吨/年和70万吨/年。2001年我国乙烯平均规模为26万吨/年,2006年达46万吨/年,预计2009年将达65万吨/年。
放眼未来 健康发展
为了乙烯工业长久健康发展,有些情况需要给予关注,并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问题。
我国乙烯生产原料全部来自石油,而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47%。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石油价格高涨提高了乙烯生产成本,严重影响我国乙烯工业发展。
如“十一五”期间,我国将通过改扩建与新建大型乙烯装置,形成长三角、环渤海湾和珠三角3个大型乙烯产业区,同时在新疆、甘肃、四川、湖北等中西部地区建成大型乙烯生产基地。若以化工轻油作为乙烯生产的主要原料,受相关产业发展的影响较大。2007年下半年,为保障成品油市场供应,两大公司再次大幅度压减乙烯产量,减少化工装置投料,为市场增供柴油。
目前我国60%的原油用于成品油(汽、煤、柴油)生产,而其中75%的成品油又用于交通运输。我国化工生产用轻油消费量约占石油消费总量的8%,约占原油加工量的9%。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要求的提高,未来我国乙烯原料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预计2010年和2020年,我国对化工生产用轻油的需求量将分别达5800万吨和9500万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将分别达15.2%、10.4%。因此,加大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力度,实施石油替代和燃料多元化战略,优化调整石油消费结构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