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人士认为:这意味着中国将告别缺乏石油战略储备的历史,这对中国的能源安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据东方早报消息,我国首个石油储备基地—————镇海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今年一季度基本建成后,何时向该基地注油成为海内外最关心的问题。10月6日,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徐锭明在北京透露,中国已开始向镇海基地注入原油。
徐锭明是在参加北京一个能源会议期间透露上述消息的。他同时表示,注入镇海石油储备基地的石油主要来自国内,但徐锭明并没有说明具体的注油数量,也没有透露该储备基地何时完成注油。
这是中国高层首次确认石油储备基地已开始注油。“这意味着中国将告别缺乏石油战略储备的历史,这对中国的能源安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从整个中国能源战略来说,这还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曾参加过石油储备课题研究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综合室副主任邓郁松在接受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构建石油储备体系还有一系列工作要做,如相关石油储备管理办法的制定、储备油品的来源、新储备基地的选址、符合中国需求的储备规模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此前,市场曾多次传出中国向储备基地注油的消息,但从未获官方确认。今年3月份,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十一五”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浙江镇海的石油储备罐基本建成,预计今年年底可投入使用。此后8月份,发改委网站披露,镇海基地剩余的36台储备罐将于8月底全部建成,10月份交付使用。在此期间,中国何时向储备基地注油成为海内外媒体追问的焦点。但颇具意味的是,直到上个月,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还在接受国内财经媒体采访时表示,石油储备不会马上就注油。“由于中国向石油储备基地注油将关涉到所注原油的来源问题,而后者又将牵动国际石油供需的平衡和油价的起伏,这是镇海基地何时注油受到各方关注的原因。”一位行业人士分析说。他认为,按照徐锭明目前的说法,注入镇海石油储备基地的石油主要来自国内,这意味着短期内对国际石油市场将不会构成较大冲击,而长远来看则会提高国际石油市场的需求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高油价。但另一方面,中国启动石油储备后也会提升本土的石油安全,这反过来也会消解国际石油市场的炒作因素。
此前,原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凤起曾在参加上海召开的一次能源论坛期间,向上海东方早报记者表示,目前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将主要不会采用从国际原油市场商业化采购的方式,而将以合作开采的“份额油”为主要储备油源。如中国和外方共同进行的大陆架开采,按照原来的思路是将开采出来的原油拿到国际市场上去卖再由双方分钱,但现在可能就是将开采出来的属于中国的一部分“份额油”作为战略资源储备起来。
作为中国第一批战略石油储备的四个基地之一,镇海基地位于镇海区,靠近镇海炼化公司,处于甬沪宁输油管网的前端,基地建设总投资约37亿元,储备能力为520万立方米,由中石化集团承担建设任务,实行EPC总承包建设模式。
--来源: 镇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