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超过上年水平,GDP增长率将达到10.5%左右。如果2007年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不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国内不出现大范围的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重大问题,GDP增长将有所回落,可以保持在10%或者接近10%的水平上。以上是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6年秋季报告中的内容。
第33期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6年秋季报告会于昨日举行。报告认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2006年和2007年都将突破10万亿元大关,分别为112720亿元和137520亿元,实际增长率分别为24.8%和20.4%。与2004年和2005年相比,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继续加速的趋势。由于目前宏观调控措施已经初显成效,预计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望低于2006年,实际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较为合理的水平上。
报告认为宏观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增长,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局面。预计2006年和2007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变动将分别为0.7%和0.6%,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率将分别为1.3%和1.1%。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价格水平仍可基本保持稳定。
报告分析,外贸高增长、高顺差的“双高”局面在2006年和2007年将继续下去,预计2006年的进口和出口的增长速 度都分别达到22.5%和26.7%左右的水平,全年贸易顺差将超过去年,达到1500亿美元创记录水平。2007年将有所回落,但顺差仍有可能超过1200亿美元。
报告肯定了我国经济发展整体形势良好,表现在: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消费增长明显加快,过快的投资增长有所减缓,在经济加快增长的同时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市场价格平稳。
同时报告指出,必须清醒地看到以下问题:与消费增长相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偏高,投资增长存在反弹压力;与生产增长速度相比,货币信贷供给增长速度偏快;外贸和国际收支的双顺差继续扩大,对外贸易的不平衡压力加大,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突出等等。
针对问题,报告提出了政策建议,认为应该加强政策配套,避免政策冲突,努力实现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总体最优。具体是:继续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着力调整投资和消费结构的比例关系,在防止投资反弹的同时,应该继续加大保持居民消费增长加快的势头;加快税收体制改革,发挥财政政策的调控作用;加强金融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发挥好货币政策的调控功能;政府职能到位,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财权划分等十项政策建议。
--来源:上海证券报